跨國餐飲網紅店“王辣辣酸辣粉”——獲融資的實體店

跨國餐飲網紅店“王辣辣酸辣粉”——獲融資的實體店

本文來源: 36氪 茉小莉 (本來純為信息分享)

36氪獲悉,近日新消費品品牌「王辣辣酸辣粉」完成千萬元Pre-A輪融資,資方為挑戰者資本、安賜資本,本輪融資將用於店面擴張、線上線下供應鏈完善及品牌傳播。

在王辣辣酸辣粉的經營中,我們發現,有這麼幾點特別之處:

1、它從海外景區網紅店起家,回國後走向社區、商圈店依然有生命力。

2、在口味正宗的基礎上,做小吃店的升級。

3、先線下、後線上,以“女性成長”為品牌文化內核。

2015年王辣辣先在泰國開始做線下店,次年回國開店。2017年開始做線上電商銷售,以微信社群電商為主。

至今在泰國普吉海灘、芭東海灘的遊客打卡勝地有 2 家網紅店,綜合日均消費 300 人次,客單價在 35 元左右。店鋪設計為當地傳統的古蘭納風格,方便遊客拍照、傳播,形成品牌傳播和聲量。據創始人 & CEO 王曼娜介紹,泰國的人工成本較低,淨利潤 50% 左右。

國內目前在北京合生匯、悠唐購物中心、和百子灣有商圈、社區店 3 家,面積在 50-120 平米,綜合日均消費 700 人次,客單價 30 元左右,客單價相同,但人工、租金成本更高,利潤率則在 30% 左右(以此推算,單店月盈利達數萬元)。

小吃是個大賽道,它在所有品類門店數中排第一,佔餐飲門店總數的 1/3。其進入門檻較低、剛需特徵明顯,但同時意味著競爭壓力極大。在餐飲業結構過剩的市場化環境下,餐飲業以每年 70% 的比例洗牌。但王辣辣卻能從海外穩步擴張到國內,有哪些經驗?

創業早期,王曼娜在供應鏈和標準化上做了不少功夫。

為了保證口感一致,在產品標準化上,王辣辣酸辣粉做了「真空速食包統一配比」,門店稍作加熱處理,配以當地採購的生鮮食材便可上桌。

據王曼娜介紹,王辣辣的調味料包由三十多味香料熬製,配方採購自重慶老師傅的百年火鍋底料配方;粉條為鮮粉條(溼粉)真空包裝;大多數競品配的黃豆為普通包裝的炒制幹黃豆,王辣辣則用了 10g 真空包裝的油炸黃豆;還配有新鮮的真空包裝肉末。

在門店標準化上,顯性來看,王辣辣在品牌 VI、店面形象上做了傳統街邊店的升級。隱性方面,它採購了 SaaS 系統,做管理流程、採購流程及門店服務、運營的 SOP。

其次,從餐品到場景,滿足個性化消費。除了經典口味,王辣辣還開發出了肥腸、骨湯、還有冬陰功等口味的澆頭。不同場景,門店的餐品組合也不同,王辣辣研發了上百個 SKU,各個門店挑選上架 20 多個 SKU,比如景區、商圈店配有飲料、炸串,社區店則配有燒餅等。

此外,王辣辣的社群也在店鋪擴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據瞭解,其泰國的第二家店就來自微信群的一次眾籌。王辣辣現有 100 多個粉絲群,總量有 1 萬多人。

據王曼娜介紹,這批王辣辣酸辣粉的死忠粉,大多為 20-30 歲的女性,有不少是年收入過億的網紅、微商。她們獨立、火辣、有強烈的自我實現慾望。公司極少在群裡發酸辣粉相關的內容,而是做女性成長、創業、變美相關的分享活動。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的調查,有 94.7% 的消費者會為了某個特定的產品或口味去一家餐廳消費。如此王辣辣突出單款爆品的策略,有助於提高復購率。而酸辣粉的口味本來就有攻擊性,容易形成強烈的味覺記憶 —— 這和“當代女性的自我實現意識”有強關聯。

從一碗酸辣粉起步,把品牌文化落在女性成長,這是王辣辣比較特別的一點。

目前王辣辣電商起步剛三個月,出貨量在百萬元/月、復購率達 40%。兩款顏值派產品售價 18 元、28 元,銷售渠道主要是微信群分銷。規劃中,除了推動電商,2018 年王辣辣預計再開 10 家直營店,100 家加盟店,國內和海外同期放開加盟業務,海外店將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東南亞的熱門景區,國內店將主要集中在商圈、步行街和社區。

據統計,2017 年我國 20-35 歲的消費者貢獻了 74% 的餐飲消費。據餐飲老闆內參預測,未來數年,面向年輕客群的消費升級,依然是維持上行商業收益的關鍵現金流,時尚、健康、品質將直接帶動單次消費容量。

國內類似定位的餐飲品牌還有伏牛堂、西少爺等。伏牛堂定位於日常餐食,相對於小吃拉高了有效營業時間和客單價;西少爺則專注於肉夾饃,同樣有爆款小吃的屬性,據此前數據,通過外賣其月坪效保持在 6000—8000 元之間。對比起來,王辣辣的線上線下渠道、產品策略以及運營效率還有待提高。

王辣辣團隊現有 70 餘人,創始人 & CEO 王曼娜有數年媒體從業經歷,有品牌策劃及電商創業經歷。(來源:36氪 茉小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