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刀爾登的《不必讀書目》講到了四大名著。不過,我覺得這四篇中,除了《不讀紅樓》還可以外,其他的可以算是本書中最差的一撥兒了。可能是因為作者的天賦高,很小的時候讀來就沒什麼障礙。這麼多年過去了,很難找到什麼槽點。

而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很有必要來一期《吐槽大會》。

四大名著自成書以來就被無數人研讀著,相關的書籍和文章從多到少依次是《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們的受歡迎程度。接下來就依次說一說。


01 讀不下去的不讀紅樓:前五回是什麼鬼?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不讀紅樓》在我看來是四篇中最好的,文章給出的不讀理由有二:一是,青年讀者特別容易沉溺其中,把自己當成寶玉、黛玉,天天傷春悲秋,不能自已;二是,總有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讀者和專家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觀點,不僅有各種索隱寶玉、黛玉、秦可卿原型的,還有些人認為《紅樓夢》中藏著解釋宇宙的密碼,要用各種物理概念詮釋,比如有篇文章叫《〈冷月葬詩魂〉與多弦理論》。

確實很有道理,不過這是讀過的人的煩惱。

而初讀者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死活讀不下去”。隨便一搜就可以找到,在多個調查問卷中,《紅樓夢》都穩居“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的榜首。

那些“死活讀不下去”的讀者,應該是倒在了前五回。

紅學家說,《紅樓夢》前五回是全書的總綱。初讀者說,前五回是最大的攔路虎。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哈哈哈,感受一下提問者的無奈、氣憤和不甘。


我總覺得前四回和第五回之後的完成時間相隔很久。前四回中的絕對主角是賈雨村和甄士隱,跟全書的主角寶黛釵雖說有那麼半毛錢關係,但風格跟晚晴出現的《官場現形記》《孽海花》之類的譴責小說更像。在第五回,寶玉逛警幻仙境看到的“金陵十二釵”斷言,從此確定了全書描寫“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美麗女子悲歌的主題,從第六回開始,《紅樓夢》才真正開始,才越來越精彩。

所以,我更願意相信,寫前四回的內容時,作者想表達的是官場黑暗、人生無常,還有自己的不幸和憂憤。如果那樣寫下去的話,可能就是提前出現的《官場現形記》了。在回憶和寫作中,姐姐妹妹們的美麗和不幸引發的惋惜和同情戰勝了自己的憂憤,便有了以一群美麗女子為主角的《紅樓夢》。

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正是梳理情節、明確主題的過程,但還是沒有將前四回和後面的內容融合起來。

依我的愚見呢,讀者“死活讀不下去”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前四回與主題關聯不大,又故弄玄虛。讀者剛鼓足勇氣拿起這老厚的一本書,還沒看到寶玉和黛玉談戀愛就被嚇退了。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就是這個神神叨叨的老道,打敗了無數初讀者。


可能會有很多人罵我,但我還是要跟“死活讀不下去”的讀者說,不是因為你的水平低,而是因為曹雪芹沒把開頭寫好。讀《紅樓夢》時,前五回隨便看看,知道林黛玉進賈府了就行,從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就有意思多了!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劉姥姥真是老福星


02 讀不下去的水滸:就魯智深一個好人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寫《不讀水滸》這篇文章時,刀爾登的心情應該是複雜的,因為他超喜歡《水滸傳》,除最後一段之外,其餘的都是在為《水滸》辯解,為大家說《水滸》的壞話委屈。

他主要反駁的是“誨盜說”和“暴力說”。 “誨盜說”是明嘉靖時的田汝成最先提出的,他認為:“《水滸傳》敘宋江等事,奸盜脫騙機械甚詳,然變詐百端,壞人心術。”“暴力說”就是說《水滸傳》很黑很暴力。

在最後一段,刀爾登說他不喜歡武松,他覺得武松就是一個僱傭打手。

既然刀爾登把《不讀水滸》寫成了《愛讀水滸》,那我就寫一下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的、很黑很暴力的《水滸傳》。

初中、高中的時候曾多次拿起過這本書,又多次放下了,最後一次咬牙拿起一本簡明版,結果一下就翻到李逵為了逼朱仝上梁山把無辜可愛的小衙內劈成兩半扔在野外,嚇得我趕緊扔下了書。經過多年的心理建設,終於在心智比較成熟的研究生階段才看完了這本名著啊!不得不說,拋開善惡是非的評判,作者還是很會講故事的,一口氣讀完了,還看了一些周邊的觀點。但是,讀完之後,最清晰的感受就是,《水滸傳》這本書跟我們聽說的梁山好漢“路見不平一聲吼”完全不是一回事。全書裡面只有魯智深一人當得起《好漢歌》。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是為了救落難女子金翠蓮


其他主要角色裡,只有朱仝當得起“兄弟義氣”四個字,還不是大義;林沖是空有武藝的可憐人;武松是個能自己報仇的強人。孫二孃、朱貴等開的幾家吃人肉的黑店和李逵吃李鬼等多處直接吃人肉的情景,實在駭人。他們做的那些事算得上是人間至惡了,更可怕的是,他們惡得那麼理直氣壯,惡得那麼肆無忌憚!在我看來,少不讀《水滸》,不是因為打鬥,而是因為這種理直氣壯、肆無忌憚的惡。


03 讀不下去的三國:老不讀三國,我還年輕,不知道為什麼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看得出刀爾登寫這篇《不讀三國》時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不喜歡。恰好,我讀三國時也是這種感覺。畢竟是名著,各種周邊太豐富,在通讀原著之前已經知道不少故事情節了。所以讀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注重細節和人物對比,對比曹操和諸葛亮,對比曹魏和蜀漢。

我覺得,《三國演義》中曹操最大的黑點就是在逃難途中殺了好心為他殺豬打酒準備飯的呂伯奢,還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一段在《三國志》裡是沒有的,不過在《魏書》裡有,說是自衛殺人: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對曹操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領導能力。開會討論仗該怎麼打時,有時是曹操自己提出最優方案,有時幕僚和將領提出好方案,這時曹操總是第一時間表示:“好巧!我也是這麼想的!”如果他確實想到了,那麼通過討論讓下屬提出、自己肯定,很好地團結和鍛鍊了團隊;如果他之前沒有想到,那麼單憑這第一時間的判斷力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領導了。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而諸葛亮呢,總是神秘兮兮地給個錦囊,只顧樹立自己天神般的高大形象,不給下屬討論和發言的機會。結果是魏國始終將星如雲,蜀國最後無將可用。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當然,小說中的形象不等於歷史中的形象。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為什麼少不讀水滸,我有點明白了。但為什麼老不讀三國呢?我不知道,因為我太年輕啦啊哈哈!於是,我專門去讀了一本叫《老讀三國》的書,有那麼四五頁粗粗講了,曹操、劉備、孫權這一代人之後魏蜀吳三國的幼主繼位,權臣們那些波詭雲譎的算計,真是令人心驚。可惜我讀的時候只對第一代有印象。


04 讀不下去的西遊:影視劇太精彩,原著太難讀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刀爾登的《不讀西遊》主要是說,很多書的讀者都是倒在了虐人的前言上,沒有什麼針對《西遊記》本身的言論。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西遊記》的故事情節最有趣味,改編的電視劇、電影也最受歡迎,自從有了央視版《西遊記》,四川臺的領導和全國的小朋友們都覺得,不播《西遊記》的暑假是不完整的。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你耳邊有沒有響起“登登等登,凳登等燈,丟丟”!哈哈


但是,從原著來看,《西遊記》是最不好看的。先從文字上來看,吳承恩老師可能是《爾雅》之類的詞典學得太好了,動不動就來一長串同一個偏旁部首的、表達同一個意思的、奇奇怪怪不認識的字。講風景美、講妖怪醜、講打鬥精彩,都要七個字七個字整整齊齊排列一大段,讓我一度以為吳承恩是說天津快板的。

再加上無處不在的道家和佛家的術語,簡直要人命。

總之就是,字太難、說快板、術語太專業,吳承恩像跟讀者有仇似的,非要把個有趣的故事搞得艱深複雜。對故事感興趣的時候讀不下去,讀得下去時又覺得故事好像沒那麼有意思了。還好現在很多版本把那大段大段的、沒什麼用的描述,用不同字體區分出來了,可以直接跳過去。

當然,也許是因為其他三大名著講的都是現實世界的事,而《西遊記》可以算是那個時代的科幻了,作者想用各種術語為讀者營造一種不明覺厲的距離感吧!

陪我們長大的央視版《西遊記》、動畫片《西遊記》、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還有小人書,都是童年美好的記憶。因為《西遊記》的故事情節真的是太精彩了!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我大聖的猴生巔峰


但是讀原著時的感覺就是精彩的內容太短了。《西遊記》的評說最少應該主要是這方面的原因。《紅樓夢》的前八十回處處精彩。《水滸傳》前八十二回,也就是宋江征討遼國之前還是比較精彩的,尤其是前面有魯智深、林沖、武松的情節都很精彩,還有宋江和晁蓋的故事,真是很氣人也很精彩。《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孫權這一代人的故事也都比較精彩。給人落差感的情節出現得比較晚。而《西遊記》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結束之後,孫悟空的傳奇就結束了,引人入勝的感覺也隨著結束了。進入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唐僧準備出場了,孫悟空就傻了許多,讀起來明顯感覺沒有前面有趣了。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自由自在才能精彩,受那麼多磨難,變乖了,也變呆了。


05 大學時讀也不晚


《中華讀書報》發過一篇文章叫《“死活讀不下去”,誰的“不幸”?》,開頭就說,在某出版社搞的名為“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的調查中,《紅樓夢》位列榜首,前10名中,四大名著盡數在列。結尾說到,“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這麼痛心疾首,真沒必要!


我覺得吧,大可不必這麼痛心疾首。“死活讀不下去”至少說明拿起來了呀!那個時代的讀書人愛讀是因為他們沒有幾本可讀的書,《紅樓夢》和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相比,就像現在的抖音和《紅樓夢》,能拿起來就已經很優秀了!

拿起來卻讀不下去,除了上述個人體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路文化人對這些書的神化和極力推薦。這些書都是看透世事的老油條寫的,我們的各路文化人卻要求中小學生讀,大部分中小學生簡直是被吊打!


吐槽大會I:四大名著“死活讀不下去”


高中時差不多有能力讀了,可是得準備高考啊!到了大學,也許會覺得這是小學時的必讀書目,拿起來有種補考的感覺,還是算了吧!在小學時就告訴大家這是大學必讀書目,說不定能有更多的人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