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戰鬥粉圖鑑”:掐架軍團如何橫掃社交網絡

沒有在網上被粉絲罵過並全身而退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戰鬥粉,顧名思義,飯圈掐架中戰力最強、心眼最小的那撥,容不下別人說自家偶像一句不好。本期全媒派就帶你走近這支暴走軍團,圍觀他們“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

一、天下苦戰鬥粉已久

兩撥粉絲之間的飯圈battle,想必大家早已司空見慣。以流量界的四大三小(楊洋、李易峰、吳亦凡、鹿晗以及TFboys)為例,任意排列組合幾乎都結下過樑子,可謂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粉絲撕經紀人、工作室乃至合作方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據說,如果你在空蕩蕩的微博廣場喊一句“最差的經紀公司是哪家?”,就會有百餘路粉絲飛奔過來搶答。

最近,陳立農的26個後援站聯名發文,要求工作室立刻停止與微商的代言合作,就頗有一點各地起義勤王“清君側”的意思。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如果你以為以上情況只會發生在飯圈內部的糾紛中,那你錯了。不知從何時起,對飯圈的恐懼早已支配了社交網絡上的每一個人。

最可怕的真心話大冒險不再是說”我愛你“,而是在微博上罵蔡徐坤(此處換成任一流量明星均適用)。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知乎上所有關於“如何評價某個明星”的提問底下,也已經很難找到敢於不匿名的勇士。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每一個在網上提及和評價明星的普通網友,都有可能迎來粉絲的強行安利、教育乃至謾罵,漸漸地,這些公眾人物的名字成為了一個個“不可說”

上個月,素人網友@張不勤在微博上點名了“我最討厭的四個女歌手”,不但被藝人本尊轉發點贊,最後還慘遭粉絲人肉。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比起純粹的圈外路人,文娛從業者更是遭受粉圈攻擊的高危人群,工作風險不亞於曾經的調查記者。

脫口秀演員池子在一次表演中暗諷吳亦凡為“新生代老炮”,隨後便在微博上和其粉絲大戰三百回合。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貴圈》的文章《鹿晗的“垮掉”》起了一個頗具爭議的標題,然後毫無爭議地遭受了鹿晗粉絲的圍攻。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但神奇的是,文中作為“歸國四子”被提到的張藝興,以及作為“後起之秀”被提到的蔡徐坤、朱一龍的粉絲,也對自家愛豆被“捆綁”出鏡表示了強烈不滿。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就算那個明星沒被標題放大,也不在正文中出現,仍然有可能戳到粉絲的痛點。

《人物》雜誌在公眾號上發佈了一篇董潔的特稿後,湧入評論區的卻是其前夫潘粵明的粉絲,這篇文章也被質疑是對董潔的“洗白”: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而在藝人爆出重大負面新聞時,粉絲們也會擴大戰區,跟隨自家偶像從娛樂版來到社會版的頭條。

說唱歌手PGone被質疑吸毒時,他的粉絲先是私信公安怒罵“吸毒關警察什麼事”,然後又把紫光閣誤認作中餐館,表示要聯合抵制並且買“紫光閣 地溝油”的熱搜來黑它。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只要說過偶像一句不是,不管你是素人還是大V,媒體人還是官博,懟天懟地的戰鬥粉都一視同仁地罵,他們從不遲到,更不會缺席。

二、玻璃心軍團大閱兵

初級排雷

或許你也困惑過,為什麼自己只是在微博上隨口提到某個藝人,就會輕易地被粉絲找到並攻破?

初級偵察兵,在軍團中負責最基本的全網輿情監測,他們的一天是這樣的:

輸入自家偶像的大名,搜索實時微博,一條條翻閱,中性及正面評論在底下溫和安利,負面微博則呈報至反黑淨化組,由後者作為大本營進行統一舉報和處理。

做完這一切,返回搜索欄,輸入偶像的姓名縮寫,重複以上。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張藝興反黑組的日常

這些飯圈偵查員必須耐住寂寞,面對沒有大V、沒有精緻時間線的微博,就像面對一片充滿地雷的荒地。

而這些聽起來枯燥而平淡的任務,將會成為絕大多數飯圈戰役的導火索

高級偵查

而當戰爭真正發生,另一種更高級的偵察兵粉絲就會登場,負責維護己方“師出有名”的正當性。

他們會翻遍你過去幾年在社交網絡上發佈的所有內容,試圖扒出你的“不良居心”,為此後的進攻基調定性。

有時你莫名其妙收到粉籍(粉絲籍貫),被鑑定為“宿仇對家派來的黑子”,有時則戴上了“收錢發通稿”、“無良營銷號”的帽子。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鹿晗的“垮掉”》一文的評論

正面火拼時,他們還會將雙方嘴炮第一時間截圖,作為撕逼證據保留,並輔以擲地有聲的小作文,彙總成粉圈撕逼最常見的大招——時間線對比

這背後的行為邏輯來自飯圈第二定律 “先撩者賤”:率先挑事罵人的一方承擔所有道德責任(第一定律是愛豆至上)。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王鶴棣與朱一龍粉絲battle時的“羅生門”時間線

顯然,這項工作對於信息檢索和邏輯思維要求更高。雖然不輸出常規傷害,卻可以瞬間佔領道德高地,扭轉戰局,堪比魁地奇比賽中的金色飛賊,因而往往由圈內大粉擔綱。

正面輸出

好,現在他們找到了你,也找到了攻擊你的最佳立場,最貼合大眾印象的經典正面軍即將出現。

“圍剿”一個普通素人,基本只需要兩步:先攻佔評論區,再私信轟炸。

很快,原博主就會不勝其擾,不得不刪除先前發佈的內容。

當進攻的號角吹響,一場情緒發洩的狂歡就會開始,嚴重時威脅、人肉、惡意P圖輪番上陣,不勝枚舉。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而在面對體量更大的敵人時,粉絲的戰力會迎來飛躍,戰鬥的部署也更加規模化。

做海報、寫長文、剪視頻,這些都是基本操作,粉絲們甚至還會自發開闢新戰場,贏得主動權,譬如創造針對敵人的攻擊性話題,並通過轉發抽獎和手動輪博的方式刷上熱榜。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譬如迪瑪希粉絲在聲討藝人團隊的過程中,就創造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請迪瑪希經紀人回家種地”話題,張藝興的粉絲更是把#華為請尊重張藝興的tag刷上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推特“趨勢”。

飯圈無間道

作戰中有明攻,也得有暗守,各家的戰鬥粉中都會配備一個影子軍團,雖不如正面軍兇猛,卻擅長各種曲線救國的輿論戰:

假裝自己是路人,以便用一種絕對公正和客觀的姿態反駁diss自己偶像的鍵盤俠,雖然這些“路人們”往往對藝人有幾本雜誌、哪些電影如數家珍。

“連我這個真路人都看不下去了,實在不懂你們為什麼要罵他…”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假裝自己是粉絲——批評者的粉絲。多見於知名媒體和大V的評論區,心路歷程異常豐富。

“關注你好久了,沒想到你居然也和那些營銷號一樣無腦黑我愛豆,失望透頂,取關!”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假裝自己是黑子,通常會誇大自家愛豆的問題,或者誹謗抹黑自家愛豆,通過自導自演為己方進攻手動立一個靶子,附帶喚起部分圍觀群眾的正義感和同情心。

“女演員來例假為什麼不能下水拍戲?太不敬業了!沒藝德!“

在飯圈腥風血雨的征戰中,我們不妨稱他們為黃金輔助之百變小兵。

三、戰鬥粉:戰到最後,一無所有?

汙名化的飯圈

說了這麼多戰鬥粉對社交生態的破壞,也必須承認,飯圈本身是多層次的。

最微妙的battle從來都發生在粉絲內部,譬如聖母粉就是粉絲中的鴿派,主張“專注自家不引戰”的和平綏靖政策,常常和激進鷹派發生理念衝突。

戰鬥粉亦有理智和極端之分。即使在前文提到的撕逼例子中,也有不少戰鬥始於粉絲的合理訴求行事得體,很難用“玻璃心”一以概之。同時,幾乎所有成熟的飯圈中都會有規範粉絲行為的聲明,強調尊重和剋制。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兩位藝人各自飯圈的反黑規則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飯圈如此多元,為什麼瘋魔戰鬥粉會成為他們在各大平臺上的主流標籤呢?

因為人們注意力的分配並不均衡。吵架吵到近身肉搏的階段,個體的非理性很難控制,固然有據理力爭、好言相勸的冷靜粉絲,但那些出口成髒、窮追不捨的惡意戰鬥粉,卻可以在瞬間磨滅所有好感,在路人心中留下深刻的陰影,以至於整個圈子都在遭受妖魔化。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筆者無意給飯圈戰鬥的對錯下一個定論,也大可認下粉絲們的邏輯前提:“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偶像好嗎?”可即便粉絲們秉持純粹的結果導向論——懟天懟地四處戰鬥,就能實現他們維護偶像的目標嗎?

追星這件小事

“飯圈統共三百人,不是你爬牆我,就是我爬牆你”,多年追星女孩小K說。

說到底,飯圈還是一個小眾圈層,不追星的路人才是互聯網上的主流。

憑藉有組織的進攻,粉絲們可以輕鬆控制社交網絡上的信息流和輿論場。廣大路人則如同沉默的一盤散沙,在勢單力薄的battle中連連敗退。

然而,這種強勢似乎是一種“線上限定”,他們可以控場一時,卻無法真正靠罵戰支撐起偶像們的演藝生涯。

在社交網絡上敢怒不敢言的路人們,常常選擇用腳投票——譬如說,是否點開TA主演的網劇,是否走進TA主演電影的放映廳。近年來流量參演影視的不如人意,也意味著粉絲“面子工程”的坍塌,路人被證明是票房與收視的大盤。

用敗壞的路人緣和被汙名化的圈子,換取網絡最表層的浮華和自我情緒的發洩,這樁買賣似乎並沒有粉絲們想象得那麼值當。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如果可以的話,誰不想輕輕鬆鬆地追星呢?“ 小K喜歡了李易峰很多年,始終奮戰在反黑掐架的最前線,從不相信和平與愛那一套。

和她一樣,各大飯圈普遍認為戰鬥粉是不可或缺的,否則自家愛豆就會在輿論中永無翻身之地。

直到今年夏天李易峰的新電影《動物世界》上映,她切實地感覺到了路人風向的變化,”真的進步了,你看評論區居然沒什麼人黑他演技誒”。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你看,都說粉絲愛爬牆,其實路人是遠比他們善變的存在,實力自己會說話。

追星,真的不可以更平和、更輕鬆嗎?

“我想你是月亮”

圈外人常常看到戰鬥粉對外輸出的巨大傷害,卻不知道它帶來的嚴重內耗。

“有段時間打開微博首頁,時間線永遠烏煙瘴氣,不是和對家粉絲掐,就是和路人撕,怎麼可能不糟心?還不是靠著喜歡他一點點撐下來。”

剪刀手康康所在的飯圈格外好戰,作為一個佛系產出粉絲,她被這種負能量折磨得很苦,瀕臨退圈邊緣。

飯圈是流動的,而一個戰鬥粉主導的粉群會過濾掉什麼人,留下什麼人,消耗了什麼,助長了什麼,顯而易見。

“下一次想粉什麼樣的愛豆呢?”

“希望TA是我人生中的月亮吧。不是太陽,因為我的人生不要圍著他轉,他被批評被黑也不是太陽熄滅了那麼要命的事。我想對TA喜歡得輕盈一點,然後永遠皎潔。”

饭圈“战斗粉图鉴”:掐架军团如何横扫社交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