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不惜“以身試毒”,“鼠目寸光”的中小股東們會領情嗎?

董明珠不惜“以身試毒”,“鼠目寸光”的中小股東們會領情嗎?

作者|徐悅邦 陳夢霏

來源|野馬財經

近兩年來,圍繞在新能源汽車界話題王——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海銀隆”)身上的是非不斷。這家因董明珠而名聲大噪的企業,在核心技術、團隊、管理等方面曾多次被質疑。

有人說,董明珠的大IP屬性,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珠海銀隆的平庸和風險隱患。難道,董小姐真的看走眼了嗎?

近日,珠海銀隆內訌大戲的劇情在不斷更新。吃瓜群眾看得不亦樂乎。

雙方的攻守戰,尚未分出勝負。珠海銀隆曾公開喊話其原董事長魏銀倉,“你要戰,便來戰,戰至最後,仁者無敵;爾欲撕,儘管撕,撕掉底褲,方見真相”。

為何會鬧到如此地步?

“鼠目寸光”言猶在耳

若將時間拉回兩年前,珠海銀隆可是被董明珠視為心頭寶貝的。董小姐曾直言不諱地稱“珠海銀隆是個未被發現的金子”。然而,當初的“金子”如今卻似乎成了“石頭”。這不禁令人疑問,當年咋就沒認出來呢?


兩年前,在彼時的董明珠心頭有一件大事,那就儘快將珠海銀隆裝入格力電器(000651.SZ)上市公司。

2016年8月,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擬作價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方案一出,市場上的質疑聲便不斷傳出。深交所也曾對這起併購案下發關注函。

儘管如此,董明珠依然選擇力排眾議,力挺珠海銀隆。

然而,格力電器股東們還是投下了反對票。2016年11月,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的方案被股東大會否決。

董明珠的夢想破滅,這可把董明珠氣得夠嗆。在“2016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當談及收購珠海銀隆遭股東大會否決時,董明珠快人快語,怒斥格力股東“鼠目寸光,只看眼前三分地”。

此後,憤怒的董明珠決定自己投。2016年12月,董明珠攜王健林、劉強東等一眾大佬入夥,共同向珠海銀隆出資30億元,拿下22.39%的股權。

當被問及為何投資珠海銀隆時,王首富稱“基於對董總的信任”,幾乎沒有做過任何調查就同意了董總的方案,並拋出金句:“就投了五個億,不多不多。”

然而,當時市場對於珠海銀隆卻依舊存在著許多質疑聲。比如,據珠海銀隆的一份審計報告顯示,公司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為-2.66億元、4.16億元和3.77億元。而新能源汽車應用推廣補貼是珠海銀隆的重要營收之一,金額分別為5025萬元、13.04億元和6.04億元。

其次,公開資料顯示珠海銀隆的核心技術——鈦酸鋰電池的技術和商業化前景被廣泛質疑。有觀點稱,鈦酸鋰電池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並非是主流技術,也沒有得到國際主流車企的應用。

儘管如此,董明珠依舊力挺銀隆,稱“都說特斯拉很牛,但我買特斯拉電池不到3年就得換。你用了銀隆車,十年保證不換”。

同時,在董明珠入股珠海銀隆後,銀隆也加快了擴張。據鈦媒體報道,董明珠進入珠海銀隆後僅8個月裡,公司就簽下總計約800億元的7個新能源產業園項目。按照規劃,珠海銀隆2020年的產能目標直指10萬輛。

與此同時,珠海銀隆的業績狀況卻一落千丈。根據格力電器發佈的財務數據,未經審計,珠海銀隆2017年淨利潤為2.68億元,對比2016年淨利潤8.36億元,直接縮水近7成。

珠海銀隆的困境也逐漸顯露出來。2018年1月,珠海銀隆被曝出拖欠貨款,供應商在珠海銀隆門口拉橫幅“我們要吃飯!我們要生活!請銀隆還錢!”的照片刷爆朋友圈。

到了今年5月,又有公開報道稱珠海銀隆位於武安的產業園已經大面積停工。野馬財經注意到目前珠海銀隆官網介紹中,已然不見武安產業園的蹤影。

董明珠不惜“以身試毒”,“鼠目寸光”的中小股東們會領情嗎?

再到最近珠海銀隆被曝出此前管理上存在問題,公司在公號上發佈聲明,控訴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

至於此次珠海銀隆與魏銀倉互訴一事是否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野馬財經曾多次聯繫珠海銀隆方面。11月16日下午,珠海銀隆通過官方微博表示,“目前,公司各項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珠海銀隆的問題一環接一環,有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問題,不知當初怒斥格力電器股東們“鼠目寸光”的董明珠,是否有發現?

直到現在,董明珠也只是表示“銀隆這個項目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企業有一些管理漏洞”。

這些鍋都該“管理”來背?

“我之前意識到銀隆的管理有問題,不過確實沒想到管理問題這麼嚴重”“我說得不客氣一點,銀隆缺什麼,最缺管理”董明珠曾公開表示。

在公開場合,她並不隱藏對珠海銀隆原管理層的不滿。

2017年6月,在董明珠和魏銀倉共同出鏡的央視《對話》節目上,董明珠將珠海銀隆內部矛盾公開地置於鎂光燈之下。

在節目上,魏銀倉向觀眾訴苦稱:“大家都知道,一個十幾米長的車,它晃動起來、走起來,是有柔性的,嘎吱嘎吱是有響聲的。就這一點,董總(董明珠)是絕對不放過的。我們要晝夜加班,必須解決。無論什麼手段,要徹底解決。追求完美,這就是對銀隆上萬員工的壓力”。

董明珠則對魏銀倉治下珠海銀隆的產品,提出了質疑,要求其不惜一切代價提高產品質量。魏銀倉當時回覆:“盡力而為。”

“這就是留有餘地了。什麼叫盡力而為?作為一個公司的一把手,我認為這是必須的。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謀其政。你一定用極致的眼光來要求你的隊伍。這沒有什麼盡力而為的事情。”董明珠當即表現出不滿。

這句話剛說罷,現場便響起笑聲和掌聲,而唯獨魏銀倉露出了一陣苦笑,神情略顯尷尬。

董明珠不惜“以身試毒”,“鼠目寸光”的中小股東們會領情嗎?

董明珠不惜“以身試毒”,“鼠目寸光”的中小股東們會領情嗎?

董明珠不惜“以身試毒”,“鼠目寸光”的中小股東們會領情嗎?

不到半年後的2017年11月,魏銀倉辭去了珠海銀隆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的職位,由老搭檔珠海銀隆原總裁孫國華接替。魏銀倉僅任公司董事。

2018年3月,珠海銀隆的管理層再次發生調整。公司召開臨時董事會會議,選舉盧春泉擔任新董事長,聘請賴信華擔任公司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盧春泉為珠海銀隆第五大股東普潤資產的總經理,而賴信華在加入銀隆之前,曾擔任格力電器鄭州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2018年4月,珠海銀隆法定代表人變更為賴信華。“格力系”逐漸掌管珠海銀隆。然而工商資料顯示,魏銀倉全資持有的銀隆集團仍為珠海銀隆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5.99%;董明珠持股17.46%,位列第二大股東。

或許,也是這種大股東退居幕後、二股東方面執掌管理層的安排,引發了新的矛盾。

律派巨匠董事長、君合律師事務所榮譽合夥人潘躍新曾公開表示,“公司發展,大股東要解決好控股權的問題。解決不好控股權,公司股東陷入長期鬥爭可能會最終丟了江山,或者魚死網破毀了江山”。

在“格力系”人員陸續進入珠海銀隆後,賴信華曾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公開指責銀隆原管理層,稱很長一段時間內自己都在解決歷史問題,這就像是揹著包袱爬坡。他還把這個過程比喻為企業的“刮骨療傷”。

然而,魏銀倉顯然並不接受此類說法。根據魏銀倉一方發佈的聲明顯示,他已打響反擊戰,稱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個人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並表示“已經起訴董明珠了”。

截至目前,董明珠本人並未直接回應魏銀倉的指責。或許對於董小姐來說,接下來的格力電器換屆選舉才是她眼下要操心的大事。

無論董明珠投資珠海銀隆這個項目最終是成是敗,目前已是滿城風雨。只是不知格力電器“鼠目寸光”的那些股東們心中作何感想?在對董明珠的打分表上,珠海銀隆究竟該是一個加分項,還是減分項呢?

格力董事會換屆前後歷來扣人心絃

對於珠海銀隆與魏銀倉“互訴”一事是否會影響董明珠連任,野馬財經致電了格力電器證券事務部,對方回應稱,“雖然有關注,但是並不知情”。


而熟悉格力電器的吃瓜群眾都知道,這家公司董事會換屆前後歷來扣人心絃,一波三折、插曲不斷。

2012年5月,原珠海國資委副主任兼黨委委員周少強,調任格力集團總裁兼黨委書記。珠海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的第一大股東。

彼時,格力電器即將迎來董事會換屆。據瞭解,當時珠海國資委的本意是,董明珠接任朱江洪出任格力電器董事長後,周少強出任總裁。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一想法落空了。

2012年5月底,格力電器2011年度股東大會上,格力集團“空降”的董事候選人周少強遭到機構投資者等中小股東投票否決,得票率不到40%,落選格力電器董事。而董明珠順利接任朱江洪,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2013年1月,周少強被曝出在當地一家豪華會所公款宴請,一餐花費近4萬元,喝掉12瓶紅酒。周少強因此被免去格力集團的一切職務。

此後,董明珠在格力電器董事長任上至今。2018年5月,格力電器備受關注的換屆選舉大會被提上日程,董明珠是否會連任問題再度成為輿論的焦點。野馬財經注意到,相比往年換屆,今年格力電器的前戲似乎格外多。

先是今年5月份,換屆選舉大考的前夕,因為格力集團一則對長園集團(600525.SH)要約收購的公告,導致格力“母子之爭”再被搬上臺面。

同月,董明珠又在格力“2018再起航盛典上”承諾“格力員工一人一套房”。而珠海市領導班子在該盛典上的亮相,更是被視為董明珠連任的強烈信號。然而截至目前,格力電器換屆選舉的消息仍杳無音訊。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之時,彼時46歲的原珠海市金灣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周樂偉,空降格力集團擔任一把手,此舉被外界視為是對2018年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選舉的提前佈局。

如今,格力電器下一屆接班人問題還懸而未決,董小姐又被珠海銀隆風波牽絆。你認為面對多重考驗的董小姐會笑到最後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