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隆新能源爭奪戰升級;Waymo CEO稱全自動駕駛遙遙無期;工信部規劃2020年在自動駕駛芯片取得突破|每週汽車電

每週汽車電子新聞

內容預覽

1. 銀隆新能源爭奪戰升級

2. Waymo CEO稱全自動駕駛遙遙無期

3. 工信部:2020年突破自動駕駛芯片等關鍵技術

4. Model 3國內售價公佈,競爭對手鬆口氣

5. 寶馬等要求歐盟支持5G以免Wi-Fi一家獨大

6. 特斯拉要改進電池芯設計

7. 歐洲專利局:車企無人駕駛專利申請落後科技公司

银隆新能源争夺战升级;Waymo CEO称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信部规划2020年在自动驾驶芯片取得突破|每周汽车电

銀隆新能源爭奪戰升級

魏銀倉起訴董明珠

11月13日,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海銀隆)公眾號的一紙聲明,顯示董明珠與魏銀倉之間的戰鬥已經升級。

11月13日上午,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隆新能源”)發佈公告稱,公司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超過10億元。銀隆新能源已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並向珠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進行報案。

魏銀倉立即反擊,在隨後接受媒體採訪時,魏銀倉稱已經起訴銀隆新能源第二大股東董明珠,近期會向社會交代澄清事實。對於反訴的原因,魏銀倉稱是因為雙方對於當初董明珠投資珠海銀隆的協議存在爭議。

11月14日下午,魏銀倉通過其旗下公司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銀隆投資)發佈函件表示:魏銀倉為公司負債經營是全體股東明知並接受的事實,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個人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實在用心惡毒,手段惡劣,大股東對此非常憤慨。

11月15日,銀隆新能源針對銀隆集團發佈的“致珠海銀隆新能源股東函”做出回應,稱董明珠並非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函件“想綁架董小姐的知名度、給她潑髒水”,並稱魏銀倉在北京相關法院起訴董明珠系“信口開河”,銀隆新能源不是魏銀倉的。

银隆新能源争夺战升级;Waymo CEO称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信部规划2020年在自动驾驶芯片取得突破|每周汽车电

Waymo CEO稱全自動駕駛遙遙無期

週二,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企業Waymo CEO John Krafcik表示,在未來的幾十年內,自動駕駛技術還無法做到無處不在, 無人駕駛 汽車也將一直存在限制。

在其看來,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自動駕駛汽車都會需要司機的協助。同時,他也謹慎的表示,“技術在全天候條件下運行,且不需要某種程度的‘用戶交互’”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這種技術“真的,真的很難”。Krafcik的這種謹慎的態度也反映在Waymo的商業化進程上。

當前,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上,從諸多調查評判結果來看,Waymo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或被視為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領頭羊”。

眾所周知,僅僅是讓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上路,Waymo就花費了7年的時間和大量資金的投入。隨後,其又花了兩年的時間來迭代設計,派出了一支小型車隊,然後又過了一年,它們才讓100輛汽車以全自動模式上路行駛。

今年10月份的時候,Waymo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財務官Ruth Porat曾在電話會議中透露,Waymo已經開始向亞利桑那州乘客收取稱作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費用,從而成為首家推出商用服務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於Waymo的技術成果轉化而言,這一步的踏出具備里程碑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Waymo自2016年以來就已經在亞利桑那州試點自動駕駛汽車,並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捷豹、路虎等達成合作,以補充車隊。此外,在今年1月底,Waymo也已經獲得亞利桑那交通部批准,拿到了美國首個商業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執照。

由此可見,在正式推出收費制商業服務之前,Waymo已經一步一步的做好了所有準備,以確保商業化的順利進行。正如其CEO一般,Waymo在這一塊的佈局上是相當的謹慎。

現如今,Waymo已經踏出了自己商業化的第一步,而接下來,Krafcik希望,Waymo能對貨運和物流行業產生“實質性影響”。

银隆新能源争夺战升级;Waymo CEO称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信部规划2020年在自动驾驶芯片取得突破|每周汽车电

工信部:2020年突破自動駕駛芯片等關鍵技術

11月14日,工信部官網發佈通知稱,為加快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落實《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信部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到2020年,突破自動駕駛智能芯片、車輛智能算法、自動駕駛、車載通信等關鍵技術,實現智能網聯汽車達到有條件自動駕駛等級水平。

工信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從基礎支撐、核心技術到行業應用的產業鏈條正在形成,產業集群初步顯現,一批創新活躍、特色鮮明的創新企業加速成長,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整體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但與此同時,產業發展也面臨核心基礎技術薄弱、與實體經濟融合不夠深入等問題。

該負責人介紹,通過開展人工智能揭榜工作,徵集並遴選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創新主體,在人工智能主要細分領域,選拔領頭羊、先鋒隊,按照 “揭榜掛帥”的工作機制,突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短板瓶頸,樹立領域標杆企業,培育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加快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創新發展。

據悉,人工智能揭榜工作將圍繞《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重點任務方向,在17個方向及細分領域,開展集中攻關,重點突破一批創新性強、應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標誌性技術、產品和服務。

在智能產品方面,選擇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等產品作為攻關方向。在這些領域,產業創新活躍,已聚集了大量企業,相關技術和產品具有較好發展基礎,通過“揭榜掛帥”,可進一步促進其深入應用落地。

在核心基礎方面,選擇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芯片、開源開放平臺等開展攻關。這些核心基礎技術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國目前發展相對薄弱,需加速突破,整合產業鏈資源開展協同攻關,加快實現技術產業突破。

在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方面,選擇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裝備、智能物流裝備等進行揭榜攻關。製造業是人工智能融合創新主要領域之一,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產業升級、產品開發、服務創新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有利於加快製造業關鍵技術裝備智能化,促進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支撐體系方面,選擇高質量的行業訓練資源庫、標準測試、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等作為揭榜攻關任務。這些資源體系是影響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重要要素,需要加快完善基礎環境、保障平臺,加快形成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撐能力。

银隆新能源争夺战升级;Waymo CEO称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信部规划2020年在自动驾驶芯片取得突破|每周汽车电

Model 3國內售價公佈,

中國競爭對手鬆口氣

11月16日,首批中國地區特斯拉Model 3預定客戶收到特斯拉的訂單確認郵件,並開始進行預選配,Model 3在中國區的售價也隨之出爐。

Model 3提供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和高性能全能驅動版兩款車型。其中,裸配價格58.8萬,高性能版本價格為69.8萬。 兩款車的國際工況續航里程均大於580公里,長續航版最高時速為223公里/小時,百公里加速4.8秒;高性能版最高時速250公里/小時,百公里加速僅需3.5秒。

同時,用戶還可支付一定費用對車身顏色、內飾、智能配置、增強版輔助駕駛系統等進行選裝,再加上購置稅等相關費用,購買高性能版Model 3,最終用戶支付的費用或將超過80萬元。

Model 3是特斯拉繼Model S和Model X之後,第三款規模化交付的車型,也是特斯拉現有車型中價格最低的車型。在美國起售價為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4萬元),是特斯拉實現走量的關鍵車型。

银隆新能源争夺战升级;Waymo CEO称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信部规划2020年在自动驾驶芯片取得突破|每周汽车电

寶馬等要求歐盟支持5G以免Wi-Fi一家獨大

11月14日,寶馬、沃達豐(Vodafone)及愛立信(Ericsson)為勸服歐洲委員會批准在汽車當中應用5G技術做出了最後的努力,而上述公司也比較擔心歐盟官員比較青睞於其競爭對手基於Wifi研發的技術。

上述三家公司表示,對於行業來說,能夠自由地在互聯汽車當中使用一系列技術是至關重要的。預計,互聯汽車市場每年的市值將達到數十億歐元。它們在聯合聲明中表示:“比較擔心的是,歐洲委員會僅兩年之後似乎不再堅持所倡導的技術中立原則。”

上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聯盟(GSMA)、歐洲電信網絡運營商(ETNO)和5GAA向歐盟所有28個國家發送了信件,而這一舉動也正好佐證了三家公司的言論。

為加速在歐盟地區推出互聯汽車,並鼓勵車企之間通過合作生產出更加安全和節能的車型,歐洲委員會則在尋求通過立法的方式來達成該目標。從路透社上月獲悉的試行規則最後一稿得知,歐洲委員會將為安裝ITS-G5的wifi車輛在歐洲上路鋪平道路。最遲未來三年,監管部門也將對執行後的規則進行復審,從而將新的技術考慮在內。ITS-G5技術的支持者包括大眾、雷諾、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Autotalks和KapschTrafficCom。

寶馬、沃達豐及愛立信所支持的5G標準被稱為C-V2X,同時也得到戴姆勒、福特、PSA集團、德國電信、華為、英特爾、高通和三星的支持。寶馬、沃達豐及愛立信指出了C-V2X的優勢以及該技術已經在中國和美國逐漸普及。在將提議遞交給歐盟國家和歐盟立法官員提出意見之前,歐洲委員會目前也在尋求其他內部組織的反饋,預計將於明年對此進行立法。

银隆新能源争夺战升级;Waymo CEO称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信部规划2020年在自动驾驶芯片取得突破|每周汽车电

特斯拉要改進電池芯設計

特斯拉新任汽車業務總裁Jerome Guillen表示,特斯拉目前正在位於內華達州的超級電池廠1(Gigafactory 1)改進電池芯設計。Model 3車型搭載的是由特斯拉和松下研發的21700電池,該電池的生產於去年開始,並且產量逐漸增加,如今年產能已超過20 GWh。

近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直在談論明年將推出新型電池模塊,用於Model 3車型。“我們想出了一種新的電池設計,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重量更輕、成本更低,將於今年年底推出,並可能在2019年第一季度實現量產。而且此類電池設計可讓車輛更輕、更好、價格更低並且達到更長的續航里程。該項目正在構思中,將於6個月內開始運行。”

但是特斯拉顯然不只是在電池模塊層面改進其電池組。最近晉升的汽車業務總裁Jerome Guillen在採訪中表示,特斯拉還在研發改進電池芯。自從特斯拉於兩年前推出21700電池芯以來,此次是特斯拉首次提出要改進電池組和電池模塊。

特斯拉正試圖進一步降低電池成本,嘗試以35,000美元的價格交付標準電池組。該公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實現每千瓦時電池組的成本只要100美金。今年6月,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已經在電池技術上取得突破,在電池組的能力密度和成本方面都取得很大進展,將於年底實現每千瓦時電池組的成本只要100美金。

银隆新能源争夺战升级;Waymo CEO称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信部规划2020年在自动驾驶芯片取得突破|每周汽车电

歐洲專利局:

車企無人駕駛專利申請落後科技公司

歐洲專利局發佈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專利申請數據顯示,在2011年至2017年期間,自動駕駛的專利申請數量增加了334%,在新申請的專利持有人中,近7成是科技公司或電信運營公司。

三星、英特爾和高通是申請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專利數量最多的三家企業,在2011年至2017年向歐洲專利局提交的所有此類申請中佔據超過10%的份額。而汽車企業中,僅有博世(Bosch)、豐田(Toyota)和大陸(Continental)這三家企業進入前10名。

歐洲專利局表示,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如感知、分析和決策,計算車輛處理,通信和智能物流等的專利申請增長速度遠遠快於其他技術的專利申請,自2011年以來,其他技術的專利申請只增長了16%。

科技和電信公司對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專利的興趣也反映出一個事實:由於數字技術的顛覆,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進入汽車市場。

“這是第一次,每年生產數百萬輛汽車的大型汽車公司不得不適應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其他強大公司的顛覆性創新。”,歐洲專利局表示:“在這場競爭中,雖然新的競爭者沒有汽車設計方面的歷史,但其在軟件、傳感器、人工智能和通信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汽車公司則是以巨大的研究和創新能力和長期的成熟車輛技術經驗進入了這一領域。”

歐洲專利局的研究還揭示了正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企業的專利戰略。它表明,許多企業正在用向全球多個專利局提交的專利“家族”保護髮明。根據歐洲專利局的說法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是申請無人駕駛汽車專利最受歡迎的五個國家。

银隆新能源争夺战升级;Waymo CEO称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信部规划2020年在自动驾驶芯片取得突破|每周汽车电

前方高能!!

在這裡你可以邂逅志同道合的朋友

只要你主動

天天都有故事

银隆新能源争夺战升级;Waymo CEO称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信部规划2020年在自动驾驶芯片取得突破|每周汽车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