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為什麼被視為文學?

以南736


神話對中西方文學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影響,首先說西方文學。在西方,最早的古希臘神話起源於原始社會,也是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神話的內容幾乎都是以英雄人物、自然和宇宙為主,在神話故事中以神的生活為背景記錄了當時的生活方式,從最開始傳播和傳承依靠口傳,到後來有繪畫、詩歌等記載,現在流傳的紙質作品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左右。


因為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充滿“隱喻”,多方面的表達“人性”,而且情節都富有哲理,有教化作用。如泰迪一樣的宙斯,典型的大豬蹄子。愛美的雅典娜,帶來厄運的潘多拉等,他們的性格不同,結局也不同。所以在文藝復興之後,直接對後期的戲劇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其中大量的神話故事和人物特點都被直接借鑑到文學創作中。所以馬克思說“希臘神話不是藝術武庫,而是藝術的土壤”。


中國文學的產生,最開始也是不依託文字的,而是以歌謠的形式存在,而歌謠的內容,則就是人類對未知、世界起源,自然現象的探索,以當時社會的生活方式和認識,無法解釋這些的時候,就會產生“神話”,神話跟當時人們的勞動生產是分不開的,最常見的就是“祭祀”,祈禱風調雨順,而祈禱則會有“念詞”,甚至會用活人去做祭品。

這是在遼寧省博物館所拍攝的照片。女神頭像,中華民族的“共祖”。


神話對文學的發展是有奠基作用的,簡而言之,後世的屈原、宋玉都會歌頌神話,或者“借神話之口”表心中所想,這個現狀甚至維持到建國後,還有一個人以神話內容來“稱帝”,籠絡了上萬人,加冕之後就蹲大獄了。


可以說無論中西方,最早的文學內容都是神話。因為人進化到一定程度,對“未知”是非常敬畏的,也是在不斷探索的,所以需要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作為心理依託,這些依託就好比今天科學如此發達的社會,也會有人信基督信佛一樣,都是建立精神和未知上的。自然也就對記錄物質和精神的文學產生不可或缺的影響。


名師巨典


神話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樣式,說白了,它是一種小說形式。小說是文學,神話當然也是文學。之所以被歸類為文學,根本原因是神話故事所表達的思想跟文學追求的思想,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具有形而上的意識形態,表達崇高的理想,表達對美好事物不斷追求的願望。

總體來說,神話故事跟文學一樣,都具有以下突出特徵。

《西遊記》

其一,具有突出的藝術性。

創作文學的素材都是來源於生活,是從生活中提取典型人物和事件,經過作者巧妙安排,運用藝術手法,如誇張、比喻、對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加工成一個個可讀性較強的情節,由眾多情節組成完整的故事,從而構成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女媧造人

作品是作者價值觀的外在映射,表現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理解,對生命的看法,對美學的追求,因為所有這些都沒有脫離現實生活,是讀者瞭解社會和生活的一個窗口,所以,往往具有藝術魅力,能打動讀者的心靈。

神話故事在創作手法上跟小說完全一樣,只不過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比常人多了許多超能力和特異功能而已,在本質上,各種神魔都是人,具有人的七情六慾。讀者看到這些神魔,也就看到了人類自身的影子,所以會產生共鳴。

盤古開天

其二,具有突出的哲學性。

哲學性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哲學性就是討論物質和精神哪個最重要?怎麼透過現象看本質?怎麼分析出一件事物發生的前因後果?這些問題都是通過人性來呈現出來的。

像《西遊記》的哲學性就非常豐富,描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經歷了重重困難,通過團隊自身努力,以及其他人的幫助,他們最終取到真經,修成正果。

嫦娥奔月

如果褪去離奇曲折的神魔故事的外衣,會發現,這部神話故事是講述四個不同性格的男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人面對各種困難和誘惑時,所表現出來的人之本性,闡釋了每個人的人生態度和生命智慧。

《封神演義》

又如《封神榜》,除過抑惡揚善,展現英雄主義情結外,更重要的是,此神話故事凝結了許多宏大主題,如反抗精神,對仁義禮智的頌揚,對貪嗔痴的批判,這些都是哲學精神的體現。

同樣,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都是展現了人們征服自然的宏大願望和頑強精神,對後世有極好的教導作用。這也是哲學性的體現。


鴻鵠迎罡


神話為什麼不能是文學?

狹義上來說,文學是指那些小說、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這些體裁都以語言文字作為載體,或反映客觀現實,或表現作家的心靈世界的一種藝術。

但並沒有限定不以文字為載體的表現形式就一定不能是文學。文學的重要特徵是再現某時期某地域的社會生活及表現內心感情。神話符合這個特徵,當然算是文學的一部分。

文字的誕生是人類社會從野蠻到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神話則一般產生在還沒有文字的上古時期。從神話的內容來看,很多都和現實生活結合得很緊密,或是能找到現實生活的影子。比如盤古開天闢地、燧人氏盜取火種、女媧補天,是人類蠻荒時期瞭解自然,艱難生存,不斷髮現探索、克服困難的過程。

上古時期沒有文字,人類同自然界共融共處、他們的生產生活以及願望都通過神話、詩歌、禱祝辭、舞蹈等表現出來,是現實生活通過人的頭腦做出的反映,符合文學藝術的特徵。

神話是通過人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所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是遠古時代的人類對他們接觸到的自然現象、社會現想所幻想出來的口頭創作,必須是文學的重要祖成部分。


沅汰


這個問題很有趣,屬於科普級的了。

首先,古今中外的神化,其形象與故事都是由文學創造的,換一個說法,都不是真實的。而且形象與故事,無論是神還是魔,是悲還是喜,是善還是惡,是褒還是貶,都是以傳播道德、規範倫理為使命的,這已經是文學。

其次,上古神化,一定是被文學傳承下來的,如《荷馬史詩》傳承的西方神化,《莊子》、《淮南子》傳承的東方神化。而沒有文學傳承下來,其神話也就滅絕了。如古埃及、瑪雅人應有的神話。

而上古以後的神話,更是純文學創作的,無論是童話、寓言,都是文學的一部分,小說、戲劇就更不用論了。宗教傳承了部分神話,也是形象與故事屬文學性。

第三,進入現代文明,神話只有在文學中存在了。雖然影視作品,大眾世界習慣於將其與文學並提,還是屬於廣義文學範疇,且也有狹義文學範疇的“劇本”存在。

而神化,也是文學的重大題材與靈感源地之一!



bashanlaike


一般認為,兩漢先秦史料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就是史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都從自己專業的角度對文化現象進行研究。比如孟子、莊子的文章無疑是哲學家研究的對象,但是,他們的文章文學成就很高,對後世文學發現影響很大。如是等等。

神話也是這樣。上古神話,即是中華民族上古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料,同時神話那裡,也有先人們最初的、萌動的文學萌芽,象嫦娥奔月、精衛填海等等極度誇張浪漫的上古神話,對莊子、楚辭,乃至西遊記等文學家和作品都有著淵遠流長的影響。

在中國文學史課程中,有一節是專講神話的。只是表明文學將神話列為研究對象,認為神話是最早的文學現象之一。但是,神話並非為文學專業獨有。人類的思想史也研究神話。近些年,神話又為研究商朝之前至三皇五帝歷史的學者所關注,並給出新意解讀。


子覺文摘一一菜根談


中國古代的先秦(秦始皇帝國以前)文學,有一半是神話,還有一大半是民間歌謠~《詩經》,文學之源`之寶。後來的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傳承了神話與詩經的文學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