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重要领导人 真实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苏联重要领导人,曾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鉴于赫鲁晓夫犯有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错误”解除其职务。1971年9月11日病逝于莫斯科。

赫鲁晓夫和斯大林,1936年。提起赫鲁晓夫,中国人立刻就会想到那个把斯大林“焚尸扬灰”、让苏联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联合国脱皮鞋敲讲台的“赫秃子”,那个酷爱“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的“老修”。

时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赫鲁晓夫,1943年2月。50年前开始改变苏联的,正是这位在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心目中有着截然不同形象的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49年在斯大林70寿诞上。赫鲁晓夫在政治生涯的后期,号召全国种玉米、把党委分成工业党委和农业党委、跟中共搞论战引起国际共运分裂、把核导弹运进古巴吓唬美国又在美国压力下撤回……把苏联干部群众折腾烦了,终于被他的学生兼党内同志勃列日涅夫赶下台。

赫鲁晓夫在斯大林葬礼上为之抬棺,1953年。

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二十大上发言。今天60岁以上的人对他印象很深,他对斯大林时期的许多阴暗面持否定态度,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照。“日子比斯大林时代轻松”连斯大林的战友、骂赫鲁晓夫是“暗藏的敌人”的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晚年也不得不承认,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日子确实比斯大林时代轻松”。

赫鲁晓夫和加加林。赫鲁晓夫当政的1953—1964年,苏联工业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1%—13.2%,普通人生活明显改善。他颇有平民风格,当政时不重“形象工程”,大量建造站台简陋的地铁,速度比斯大林时代快一倍以上,解决了莫斯科边缘地区的交通难题。

1959年赫鲁晓夫最后一次访华。在国庆宴会上毛泽东面无表情,一脸凝重,此时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1961年,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红场上的列宁墓欢迎卡斯特罗到来。汉学家齐赫文对记者说过,赫鲁晓夫也曾尝试改革僵化的经济,允许农民拥有自留地、自留畜,开了自由市场。

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展开厨房辩论。长期担任赫鲁晓夫英语翻译的苏霍德列夫说:“45年前,赫鲁晓夫打破‘铁幕’,到世界帝国主义的心脏美国作正式访问。由此开始了我国领导的出访和外国代表团的来访,共签协议,相互拥抱……总之,他让苏联走向世界。”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争论。同人们传闻的“大老粗、没文化”相反,赫鲁晓夫在国外脱稿讲话时,语言简朴、有说服力。他相信只要如实讲明真相,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人民就会由衷地同情并喜欢苏联。他于1959年9月在美国访问了13天,满怀自信地向美国人保证:“我们将埋葬你们!”


赫鲁晓夫在好莱坞。在处理无伤大雅的细节时,老赫更是游刃有余。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美国制片人怂恿一女星去吻老赫,老赫不等苏联翻译提醒,落落大方地说:“干吗要等她来找我!我去吻她不就得了!”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皮鞋敲桌”。他还欣赏百老汇大街,回国后就下令修直同克里姆林宫的新阿尔巴特大街。可惜没等他的“百老汇”修完,苏共中央就“满足了赫鲁晓夫同志因年龄和健康原因提出的退休请求”。

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被免除了一切职务,强迫“退休”,成为“特殊养老金领取者”,自此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赫鲁晓夫在乡间隐居,在这段期间撰写了回忆录。1971年9月11日,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他是唯一死后没有葬在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