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生繪色|第89天|蟈蟈的清脆鳴叫,夏日的火熱記憶

立秋前的蟈蟈是夏蟈蟈兒,立秋後的是秋蟈蟈兒,老北京有養蟈蟈的習俗,以前明清時盛養蟈蟈,很多人喜愛玩養。現在只有在廟會和花鳥市場有賣,偶爾在路邊有人叫賣,清脆的蟈蟈聲總能吸引路人駐足看看。

繪生繪色|第89天|蟈蟈的清脆鳴叫,夏日的火熱記憶

突然在街邊偶遇賣蟈蟈的,隔著紅路燈就能看見小電動車後座上掛著密密麻麻的蟈蟈籠,黃色的八角籠像成熟的果子一樣掛滿在架子上。賣蟈蟈的中年男子靠在電線杆上,挺著肚子等著路人選蟈蟈。

繪生繪色|第89天|蟈蟈的清脆鳴叫,夏日的火熱記憶

過去養蟈蟈的容器講究的用葫蘆,更講究的用象牙楠木或名瓷,普通的老百姓就用麥秸籠買回掛在屋簷、門楣、窗前、樹上,蟈蟈的鳴叫就成了動聽的聲音,一直叫道立冬。記憶裡聽到蟬鳴和蟈蟈叫聲就是盛夏啦,清脆嗡鳴聲伴著烈日、樹蔭、蒲扇、西瓜、雪糕......大汗淋漓的爽爽快快的兒時夏天。

繪生繪色|第89天|蟈蟈的清脆鳴叫,夏日的火熱記憶

現在蟬鳴、蟋蟀、蟈蟈聲很少聽到,青蛙聲也很少,連鳥叫聲也只有在公園裡、綠化花園裡才能聽到。有時會忘了這些自然的聲音,突然會很想念嘰嘰喳喳的吵鬧聲;有時突然聽見蛙鳴聲會很激動,跟著聲音去尋牆角、水池邊的青蛙;有時清晨聽見鳥鳴看見飛鳥,會神清氣爽起來;有時路過大樹聽到蟬鳴總會看見好幾個人抬頭,仰望茂密的樹葉間像小孩一樣開心。

繪生繪色|第89天|蟈蟈的清脆鳴叫,夏日的火熱記憶

賣蟈蟈的中年小販太熱了,撩起衣服下襬露出圓滾滾的肚皮,很愜意的靠著電線杆。他好像並不著急賣蟈蟈,聽著蟈蟈的鳴叫聲,看著車水馬龍的道路。旁邊的白髮老爺子一邊和小販聊著天,也一邊閒適的聽著蟈蟈叫,他也不著急買,和小販一起待著,好像是在等老朋友一樣。

繪生繪色|第89天|蟈蟈的清脆鳴叫,夏日的火熱記憶

中年小販的蟈蟈籠是用麥秸編的,八角形、菱形,還有幾個塑料的彩色小亭子型籠子。選蟈蟈上品是”全須全尾“,二是顏色正品相好,最好是黑、綠、青三種顏色;三是善動愛跳。喜歡蟈蟈的人會花很多的精力去把玩,箇中情趣樂趣只有玩友才能體會。

繪生繪色|第89天|蟈蟈的清脆鳴叫,夏日的火熱記憶

四季分明,春夏秋冬自然交替萬物才能生長繁育,雨水、陽光、花草樹木、飛鳥、昆蟲、動物都是生命元素,相互依存相生相剋,有彼才有此,有時才有令,有刻才有度。自然環境的破環一點一滴的累積著,看似不那麼重要的小花、小昆蟲、一點泥土、一點清流、一片樹林,逐漸聽不到的蟬鳴鳥叫、蟈蟈和青蛙聲,正在消失的蜜蜂群,如果失去它們、它們、它們,我們也將不存在。

繪生繪色|第89天|蟈蟈的清脆鳴叫,夏日的火熱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