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灑雲桂鑄精品

劉宏志 張自強

汗灑雲桂鑄精品

圖一:中鐵十局集團雲桂鐵路雲南段4標項目部丘北制梁場。

汗灑雲桂鑄精品

圖二:內實外美的天星雙線特大橋橋墩。

汗灑雲桂鑄精品

圖三:墩身最高達110米的南丘河雙線大橋。

由中國中鐵十局集團承建的雲桂鐵路雲南段4標段全長65.82公里,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自2010年以來,英勇的中鐵十局集團參建將士在雲桂鐵路的施工中,抓質量、創優質、鑄精品,踐行著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錚錚誓言。

“在65.82公里長的管段內,隧道佔88%,其中幸福隧道和長慶坡隧道都是超過12公里的長大隧道,還有橋墩高達110米的南丘河雙線大橋……這對任何施工單位來說都是一種挑戰!”想起當初剛走馬上任時的情景,中鐵十局集團雲桂鐵路雲南段4標項目部經理趙宇仍心潮澎湃。

“雲桂鐵路是國家重點工程,是沿線各族人民群眾期盼已久的經濟線和希望線。相信你們能夠在雲桂線上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雲桂鐵路雲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敏對中鐵十局集團充滿殷切期望。

4年來,項目部全體將士以 “百年大計”的指導思想為統領,以持續的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科學的施工組織為手段,以嚴格的過程管理為保障,勇於探索、不懈努力、精益求精,打了一場漂亮仗。

截至2014年11月底,項目部完成產值33億元,佔合同造價的84.8%。項目部先後獲得火車頭獎盃、安全質量示範工程等榮譽15項,獲得科研成果22項,取得隧道仰拱自行式整體模板等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0項、工法12項,得到業主通報嘉獎4次,累計獲得業主及中鐵十局集團獎勵近500萬元。

“百年大計”——不是“寫在紙上,掛在嘴上”,而是貫穿於施工全過程,體現在每道工序中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中鐵十局集團各級領導和雲桂鐵路雲南段4標項目部對此有著明確、清醒的認識。這不僅是統領項目部工作的指導思想,而且貫穿於施工全過程、體現在每道工序中。

雲桂鐵路雲南段4標段合同造價近40億元,材料種類多、數量大,原材料質量對於工程實體來說至關重要。

“抓源頭”,項目部對鋼筋、水泥、添加劑等主要材料實行集中採購、垂直管理,對砂石料實行定點進料。 “定流程”,項目部實現所有原材料進場、取樣、加工、使用等環節的流程化、模塊化、規範化。 “重檢測”,充分發揮原材料試驗檢測 “警報器”的作用,杜絕不合格材料進入生產環節的現象。項目部還在所有拌和站、加工廠安裝了監控系統,實現了材料管理從 “間斷式”向 “全天候”的跨越。

在隧道工地值班室的牆上,掛著項目部統一印發的 《現場檢查登記簿》,上面詳細地記錄著每次檢查存在的問題、整改要求和整改落實情況,並有檢查人及整改人的簽名。這是項目部在質量過程控制管理中的環節,被稱為 “痕跡管理”。

“通過 ‘檢查頻率進行量化、檢查問題留下痕跡、整改階段動態跟蹤、整改完成應有結果、問題責任需有考核’的 ‘痕跡管理’,我們的過程管理實現了有效可控。”趙宇對“痕跡管理”這樣解釋道。廣泛推廣的 “痕跡管理”辦法,使工程施工的每個步驟都有了可追溯性,施工質量得到了可靠保證。

“痕跡管理”是項目部120多項質量管理辦法中的一項。項目部總工程師杜玉強和副經理艾松還清楚地記得,圍繞這本厚達500多頁、涵蓋質量管理方方面面的 《項目質量管理手冊》,他們在開工之初就組織大家反覆學習、培訓和檢查,掀起了一場增強質量意識的頭腦風暴,使質量控制“落地生根”。

不僅如此,項目部還實行了 “全員繳納安全質量風險抵押金制度”,促使大家主動查找和消除安全質量隱患。他們實施安全質量 “紅黃牌制度”,促使項目部員工發現安全質量隱患及時通報、嚴格處罰、限期整改,4年來共發出 “紅黃牌”42次,處罰金額近40萬元。

“質量第一”——不僅要用標準化管理把好質量關,還要依靠不斷創新升級的技術手段和勇於鑽研攻關的科技團隊

2014年10月14日,雲桂鐵路全線墩身最高、跨徑最大的連續箱梁剛構大橋——南丘河雙線大橋順利合龍。

該橋墩身最高110米,主跨128米,雖然橋長只有400.2米,但因地處高山峽谷,作業面狹窄、峽谷中橫風琢磨不定,高橋墩及連續剛構梁施工難度大。高墩身垂直度控制、高墩高性能混凝土泵送、高空大跨度連續梁線型控制……一個個質量攻關課題,一次次夜間施工,陪伴項目分部經理黎文明他們度過了無數不眠之夜。

在南丘河雙線大橋,在長達12676米的長慶坡隧道,在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和Ⅰ級高風險隧道、全長12787米的幸福隧道,雲桂鐵路雲南段4標項目部都把科技創新作為工程創優質、鑄精品的法寶和利劍。

“給炸藥加點力,給粉塵洗個澡。”率先在雲桂鐵路雲南段4標段老格山隧道採用的 “水壓爆破”技術讓人耳目一新。 “水壓爆破法”,就是在炮眼中放置提前製作的水袋,使爆破能量得到更大的釋放,同時爆破時產生的粉塵在霧化水的附著下迅速降落。他們依靠科技手段,使普通的水產生了神奇的作用。 “水壓爆破法”不僅大大增強了光爆效果,而且具有節能環保、提高工效的作用,在雲桂線、寶蘭線上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新型智能一體化混凝土溼噴臺車是中鐵十局集團傾心3年研製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國內先進的機械設備,該設備不僅具有操作簡單、作業效率高、能改善作業環境的優點,而且首次投入到雲桂鐵路幸福隧道施工中,就大幅提高了隧道噴射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經過反覆研討攻關、優化實踐、總結提煉,項目部所使用的創新的工藝工法、專利技術、機械設備,打破了隧道開挖及施工作業的傳統模式,造價低、操作簡便、切合現場需求、作業效率高,不僅使4標隧道整體施工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而且大大提升了中鐵十局集團建設者的隧道施工能力。

“踐行諾言”——細節決定成敗

“已完工隧道滲漏水問題,一直是業內無法徹底破解的難題。”分管幸福隧道的項目部副經理趙春傑介紹道,他們從防止隧道滲漏水的每個細節抓起,採取止水帶安裝及排水盲管定位安裝工藝,解決了二次襯砌內部排水通暢的問題。他們還採用防水板熱熔焊接技術,避免了防水板破損導致的隧道滲漏水,有效解決了這一質量難題。

針對隧道水溝、電纜槽等部位和路基附屬工程混凝土外觀質量不易控制的問題,項目部獨創了自行式仰拱施工模板臺車、隧道水溝電纜槽全自動整體模板、路基水溝移動式整體模板等10餘套新型模具,實現了模具定位自動化、固定自動化、脫模自動化,使混凝土內在質量、外觀質量和作業標準化程度得到明顯提高,先後獲得10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在隧道出口的 “現場檢查登記簿”上,記載著這樣一件事情:2012年8月,趙宇在例行檢查時發現正在加工的鋼拱架曲度可能存在問題,便當即要求複核,複核結果與圖紙尺寸不符,他責令該批次拱架全部返工,並對現場負責人給予黃牌處分。

對此,現場負責人很不理解、更不情願,認為是小題大做。趙宇非常嚴肅地說: “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個細小的差錯累計起來,可能給整個工程埋下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我們要鑄造精品、踐行諾言,就要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好。”

本文圖片均由劉宏志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