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開放贏得國內發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

智庫動態

本報記者 周子勳

近日,在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等機構主辦的“改革開放的中國與世界——第84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上,專家學者就我國如何以新一輪高水平開放贏得國內發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進行了討論和闡述。

以高水平開放贏得變局中的主動

面對經濟全球化逆潮的嚴峻挑戰,中國需要以高水平開放來化解外部矛盾和風險;面對國內經濟發展趨勢,中國需要以高水平開放倒逼高難度改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基礎和條件。

第一,以高水平開放應對逆全球化挑戰的需求在上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指出,目前中國面對的是多年未見的複雜局面,國際經貿、投資、金融秩序有可能出現重大調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當今世界大國關係和佈局發生了深刻變革,大國間競爭博弈、比拼、發力比任何時候更加明顯。在這樣一個歷史關頭,中國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第二,以高水平開放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在上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指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巨大內需潛力,成為中國融入全球經濟、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突出優勢和最大本錢。立足近14億人的內需大市場,保持戰略定力,“以高水平的開放倒逼高難度的改革”,我國就有條件、有能力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挑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危機往往是衝破體制障礙的契機。過去40年的對外開放,使中國製造業領域形成了民營企業佔比61.2%、國有企業佔比27.8%、外商投資企業佔比11%的格局。市場主體多元化和充分競爭是中國製造業轉型進步的重要動力。

第三,以高水平開放贏得變局中的主動。遲福林提出,面對內外環境的重大變化,中國能否實現新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突破,直接關係著能否贏得國際競爭合作與國內穩定發展的主動。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範恆山提出,下一步不是要不要開放的問題,而是要堅定推進全方位開放。要把深化對外開放和堅持獨立自主有機結合起來。

以高水平開放倒逼高難度改革

要以高水平開放倒逼高難度改革,要在全面開放中啃下“硬骨頭”,形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格局。

第一,以高水平開放打造高質量的市場經濟。劉世錦建議,要確定和堅持“雙高目標”,即建立高質量的市場經濟和實行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這樣中國就能夠爭取到一個新的有利的國際發展環境,在更高的平臺上贏得新的重要發展機遇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畢儒博建議,中國應進行更加深刻的結構性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形成法治的監管環境和公平的競爭環境。外交學院副院長江瑞平認為,在中日雙邊關係回暖和區域合作推進的形勢下,應加快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中日韓自貿區等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進程。

第二,以服務貿易和服務業為重點深化對外開放。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認為,在高水平開放中,最關鍵的是服務業開放。在服務業開放中,金融保險服務領域的開放首當其衝,但也要注意防範資本市場風險。遲福林建議,以服務業市場開放釋放市場化改革的新紅利。以服務貿易為重點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促進國內自貿試驗區轉型升級。積極主動擴大進口,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制度與政策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霍建國認為,要跳出原有的思維改善營商環境。政策要穩定、連續,比如跨境電商徵稅的問題兩三年還沒有執行。在防風險的過程中不斷出臺文件加強管理,企業的預期反而不穩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研究員趙晉平認為,要保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在無法完全阻止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動的條件下,應當堅持基於規則的反制措施,但不能拿打壓美國在華投資企業作為反制手段。

以高水平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

要以高水平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這是中國應對外部環境的需要,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一,堅持多邊主義和基於規則的自由貿易。WTO前總幹事拉米提出,應堅持多邊主義和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WTO在很多領域,如補貼國有企業、環境、勞工、投資、競爭、數字數據、反腐、稅收等方面,現行規則非常弱、老舊或根本就是空白的,需要儘快得到更新和完善。歐洲之友歐洲與地緣政治研究主任莎達建議,中歐應攜手推進WTO的改革,使WTO的規則適應發展需要。

第二,更大力度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範恆山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紐帶和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加強創新能力的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莎達認為,通過“一帶一路”實現互聯互通,關鍵在於提升透明度以及破解環境保護、技術轉移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