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

央廣網莫爾斯比港11月18日消息(記者潘毅 張明浩 劉會民)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應邀出席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斯比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題為《同舟共濟創造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要為世界經濟發展把握正確方向,為國際社會找到有效治理思路,同舟共濟,共同駕駛世界經濟的大船駛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將為世界各國共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專家學者認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為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正確方向、探索國際社會有效治理思路提供重要啟示。

峰會在停泊於莫爾斯比港的太平洋探索者號郵輪上舉行。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強調,在當今世界經濟風起雲湧、風險挑戰凸顯的形勢下,我們同在一條船上,一起謀劃發展合作,具有特別的意義。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分析,習近平主席巧妙抓住會議場所的地點,把同舟共濟的理念與我國始終在積極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很好地結合了起來,這個切入點非常巧妙。

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習近平主席指出,如何回答這些問題,關乎各國利益,關乎人類前途命運。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珍看來,亞洲也好、世界也好,都同在一條船上,如果大家齊心合力,這條船就能很好地揚帆遠航,如果走向不同的方向,就會帶來很多問題。

習近平主席指出,亞太經合組織的誕生和發展順應了開放融合的歷史潮流,順應了亞太地區謀求發展的強烈願望,順應了各國人民攜手應對挑戰的共同需要。如今的亞太,是全球最具增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也是舉世公認的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

王珍說:“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明確提出,大家應該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在我印象裡,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這一次特別明確,我覺得這是有很強的號召力的。”

習近平主席強調,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經濟全球化大潮滾滾向前,但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為世界經濟增長蒙上了陰影。發展失衡未有根本改觀,治理滯後仍是突出挑戰。習近平主席就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正確方向、探索國際社會有效治理思路提出五個堅持:堅持開放導向,拓展發展空間;堅持發展導向,增進人民福祉;堅持包容導向,促進交融互鑑;堅持創新導向,開闢增長源泉;堅持規則導向,完善全球治理。

劉晨陽認為,這更加突出了一個全球的視角。習近平主席今年在闡述包容、開放、創新、發展等主題詞的含義時,更多的是超越了亞太合作的範疇,從全球的政治、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幾個更寬的視角來進行全新的闡釋。

王珍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主張”中,關於“開放導向”的內容感受強烈。他表示:“習近平主席指出開放合作才有前途,這說明,在中國人看來,開放應當是世界的主流,應當是人類前途必須要選擇的道路,所以這條是通篇講話最核心的東西。”

習近平主席強調,共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中國將於明年4月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亞太工商界朋友積極參與。

劉晨陽認為,此次對“一帶一路”精神和未來發展的闡釋是最為充分、也是最為自信的一次,講話更加突出強調了“一帶一路”和中國為全球經濟治理、人類社會發展作貢獻的這樣的意義。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回首40年改革開放歷程,中國人民更加堅定地認識到,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面向未來,中國將以更負責的精神、更開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質量的增長,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各國共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在王珍看來,習近平主席講述的“中國故事”,為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正確方向、探索國際社會有效治理思路提供重要啟示。他表示:“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指出這40年我們的成就是中國人民幹出來的,講到這的時候,我聽到全場熱烈的掌聲,這說明他講得好,這一條得到世界的公認。而且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自己搞好了發展起來了,但是同時我們為世界要提供這樣的機會,大家共享機遇,能夠團結奮鬥、共克時艱,可以一起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