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養豬戶應該怎樣應對豬價的低迷期?

葉子28476


在七八月的時候,非洲豬瘟還在東三省蔓延,如今三個月已經過去了,全國各地都有他的身影,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有些人已經猜測撲殺的生豬已經達到了幾十萬頭,在行情如此低迷的同時,我們應該怎樣應對行情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生豬主產區

對於生豬主產區的話能不養就不要養了,例如東三省河南省,安徽省生豬的價格還不足六元,如果全喂飼料基本上都要虧錢,我喂泔水還有三元的利潤空間,而且東三省有的地方現在已經成牛豬了,400多斤了還不能出欄,與其將肉爛在鍋裡還不能吃,那乾脆我們就不燉肉。

生豬主銷區

對於生豬主銷區生豬的需求量比較大,一般生豬的價格也比較高,如果冒風險來飼餵也不是不可以,但疫情的防範措施一定要做好,當然瞭如果不養那肯定是會更好。如果主銷區的生豬價格大於十元,那麼它的盈利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每頭盈利約等於200元左右,那也真的沒有什麼養殖的空間了。


目前非洲豬瘟將我們的養豬業弄的人心慌慌,基本上呈現出了這樣的一種狀態,大型養殖場不斷想擴張,中小型養殖場一直在膨脹,散養古一直在觀望。某些大型的養殖企業甚至提出了,針對不同區域的戰略方針。這有可能對以後的養殖局勢,有比較大的影響。

如何從具體措施應對

飼料是一個非常大的開支我們可以尋找飼料的代替物,要麼是飼餵青菜,或者是一些滯銷的爛水果,減少飼料的浪費,其中飼料浪費約在13%左右,不給他這麼多,讓豬學會珍惜,當然,我們還可以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這樣利潤共享,風險共擔。如果真的想要養殖,我們現在就不要關心豬的價格,收拾好疲憊的心情,好好的學習別人的管理技術,如何做到預防措施,這才是最重要的。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養豬戶應該怎樣應對豬價的低迷期?

現在的非洲豬瘟已經在全國各地多點開花,據農業農村部最新的公佈數據顯示2018-11-17日,全國共發生4起非洲豬瘟疫情,其中上海出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另外在江西省鄱陽縣、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四川省新津縣也有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非洲豬瘟開始多點開花,那養殖戶們究竟該怎麼應對呢?

首先,養殖戶們需從自身做起,做好豬場的生物安全,而且由於非洲豬瘟病毒耐冷不耐熱,現在也是非洲豬瘟病毒傳染的高發季節,養殖戶們需定時對豬舍及豬舍周邊進行消毒處理,如發現病死豬及時隔離,同時最好是對豬場周邊的設施場地也進行消毒處理。

其次,最好是不使用泔水養豬,而且現在國家已經明文規定禁止泔水養豬,因為泔水養豬不僅會增加患病的風險,還會帶來一系列的安全健康隱患。

再次,不要從疫區引進種豬、仔豬,也不要進行生豬的跨省調運,因為一旦出現非洲豬瘟事件,影響的可不是一兩年的時間能夠消除的。

最後,由於非洲豬瘟病毒暫時還沒有研發出疫苗來,還有一個壞消息就是在吉林省的非洲野豬身上也發現了非洲豬瘟病毒,這也意味著未來的非洲豬瘟病毒防控更加難以清除,還是建議養殖戶加強消毒處理,禁止陌生及無關人員進出豬舍,相信政府一定會有解決方案的。

圖片/來源網絡


微養殖


一、乘機整合豬群。也有一些養殖戶,看到市場不景氣,就保持現狀,忽視豬群調整,特別是忽視種豬群的調整。目前正處於豬價下跌時期:養殖戶應乘機整合豬群,把老、弱、病、殘的豬,生產性能低下的豬堅決淘汰掉,儘快引進良種,千萬不要貪便宜。豬價好時,土雜豬也能賣個不錯的價錢,豬價落時,方顯出優良種豬的優勢,種豬是生產機器,種豬是龍頭,只有不斷優化提高種豬的質量,才能進-步提高養豬的生產效率。抓住豬價下跌的時機,及時更新品種。亦是養豬人亡羊補車的措施之一,只有這樣,才能蓄勢待發,等行情好轉時賺上一筆。



二、向管理要效益。大部分養豬戶見養豬沒了利潤,就放鬆管理。影響養豬業效赫的因素分為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和可控制的內部因素。商品精的市場需求, 生豬價格或相關的畜禽、水產品的價格,飼料、原料市場價情,以及人們的收入狀況、地域差異等,是養豬戶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而豬場內的環境控制、疾病預防、營養水平、設施改造、成本管理、豬本身的品質是可以控制的內部因素。豬場管理者要加強細化對可控因素的管理,練好內功,向管理要效益!



三、提高防病意識。疫病防控觀念淡漠,人員隨意進出,消毒工作更是可有可無。其實,越是在困難時期,越應注意人流、物流、車流的控制和管理,避免形成交叉感染,尤其在人員出入場管理方面,更應重視。有的豬場也設有消毒間、洗澡更衣間,但形同虛設,監管不嚴,盲目減少消毒次數,降低消毒標準, 消毒不到位,走過場,講形式,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四、降低飼養成本。由於目前生豬行情不好,一些小規模養豬場為了降低飼養成本,對所喂飼料也不再重視,隨意改變飼料配方,如降低豆粕、魚粉等的用量或改用雜粕,有的乾脆只用玉米麩皮,這樣就使得飼料中蛋白質或其它營養成分不足,飼料營養不均衡,造成料肉比提高,飼料報酬降低。尤其是妊娠母豬料,可直接導致仟豬初生重降低、弱仔增加,哺乳母豬泌乳力降低,哺乳仟豬死亡率增高,並且該影響直至生豬出欄(生豬生長緩慢),從而間接降低了生產效益。
五、及時出欄。 豬的發育規律是前期長得快(90公斤以前,90-100公斤後生長速度快速下降,生長緩慢,但是脂肪的沉積相對增快,因此當體重超過10公斤時,豬的料重比升高,生豬朋體瘦內率降低。當豬長到100公斤左右時,有些養殖戶如果為了避開低價期,就故意延時出欄,這樣就會造成豬的飼料消耗增加,更容易賣不出好價錢!


因此,在非洲豬瘟的營養下,廣大養殖戶朋友一定不要麻痺大意,能省錢的一定要省錢,千萬不要洩氣,只要能頂住了這個非常時期,養豬業的春天就會到來的!


煜城


今年對豬養殖業來說,是不省心的一年。上半年豬價低迷,賠的大家心拔涼拔涼的。到了下半年,總算有點起色了,缺又來一個非洲豬瘟,造成疫區和非疫區拉大差價,有人歡喜有人愁。

這次非洲豬瘟,對我國的生豬生產,人們對肉類消費取向的影響,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儘管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但不少消費者對豬肉還是少吃或者不吃了。豬肉市場疲軟,豬價上漲就難有起色。

養殖戶呢?在這種環境下,掙不到錢不說,還提心吊膽的,擔心自家豬場萬一被豬瘟光顧,該補欄的不敢補了,不該淘汰的缺淘汰了。還好有大豬場在撐著。

這種局面該如何是好呢?我覺得要多普及豬瘟知識,加大監控力度,讓老百姓敢吃肉,放心吃肉。儘量減少豬瘟擴散,各養殖戶做好豬場消毒防疫,優化產能。如果大家齊心合力,一定會盡快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讓養殖業步入另一個春天的。


心緣雜言3654


。當前,很多養豬戶沒有正確的心態,一見豬市出現低速波動就開始慌張,亂了分寸,慌了手腳。有些養豬戶經過段時間為等待觀望不見好轉,就開始快速拆圈轉行。俗話說,有利無利常在行。那麼,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面對當前的豬價低迷形勢,養豬戶應該怎樣應對?筆者建議:

一、乘機整合豬群。也有一些養殖戶,看到市場不景氣,就保持現狀,忽視豬群調整,特別是忽視種豬群的調整。目前正處於豬價下跌時期:養殖戶應乘機整合豬群,把老、弱、病、殘的豬,生產性能低下的豬堅決淘汰掉,儘快引進良種,千萬不要貪便宜。豬價好時,土雜豬也能賣個不錯的價錢,豬價落時,方顯出優良種豬的優勢,種豬是生產機器,種豬是龍頭,只有不斷優化提高種豬的質量,才能進-步提高養豬的生產效率。抓住豬價下跌的時機,及時更新品種。亦是養豬人亡羊補車的措施之一,只有這樣,才能蓄勢待發,等行情好轉時賺上一筆。

二、向管理要效益。大部分養豬戶見養豬沒了利潤,就放鬆管理。影響養豬業效赫的因素分為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和可控制的內部因素。商品精的市場需求, 生豬價格或相關的畜禽、水產品的價格,飼料、原料市場價情,以及人們的收入狀況、地域差異等,是養豬戶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而豬場內的環境控制、疾病預防、營養水平、設施改造、成本管理、豬本身的品質是可以控制的內部因素。豬場管理者要加強細化對可控因素的管理,練好內功,向管理要效益!

三、提高防病意識。疫病防控觀念淡漠,人員隨意進出,消毒工作更是可有可無。其實,越是在困難時期,越應注意人流、物流、車流的控制和管理,避免形成交叉感染,尤其在人員出入場管理方面,更應重視。有的豬場也設有消毒間、洗澡更衣間,但形同虛設,監管不嚴,盲目減少消毒次數,降低消毒標準, 消毒不到位,走過場,講形式,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四、降低飼養成本。由於目前生豬行情不好,一些小規模養豬場為了降低飼養成本,對所喂飼料也不再重視,隨意改變飼料配方,如降低豆粕、魚粉等的用量或改用雜粕,有的乾脆只用玉米麩皮,這樣就使得飼料中蛋白質或其它營養成分不足,飼料營養不均衡,造成料肉比提高,飼料報酬降低。尤其是妊娠母豬料,可直接導致仟豬初生重降低、弱仔增加,哺乳母豬泌乳力降低,哺乳仟豬死亡率增高,並且該影響直至生豬出欄(生豬生長緩慢),從而間接降低了生產效益。

五、及時出欄。 豬的發育規律是前期長得快(90公斤以前,90-100公斤後生長速度快速


博仔樂隊


離行休整,觀望待動。


劉軍168096076


我覺得是暫時的,不會有太大影響!


飯桌上的邱哥


我家也自繁自養了幾年,養豬那幾個錢夠苦的,只好別再養豬。


拼搏77233


疫情是暫時的,現在要的是做豬場內部的工作,比如環境、設備更新等,提升有利於降低養豬成本的一系列工作,等待收穫!


微養豬


仔豬保命!肥豬保膘!母豬和乳豬保育!等待機會!等待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