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文字:盧森堡上空的雲

在中國,有些地區在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卻在今天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些在史書中響噹噹的名字,似乎伴隨著中國的崛起反而越來越沒有存在感。寧夏,便是其中一個代表。

中國與寧夏,寧夏與周邊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問起大多數中國人對寧夏的印象,除了銀川這座城市以外就沒有別的記憶點了。但事實上,寧夏對中國歷史的塑造作用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它曾經是中華文明角逐國際地位的主舞臺,在這裡上演的劇目讓中國人神思激盪。

寧夏、銀川與周邊省份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今天的文章就來看看寧夏地緣格局和歷史。

十字路口

寧夏,曾經是華夏的故地,也是西夏王朝的核心區,元朝在這裡設置了西夏中興行省。因為希望西夏地區永遠安寧,於是改為了寧夏,並一直沿用至今。

夾在北方草原帝國、中原王朝、西域諸國

之間的西夏與寧夏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母親河黃河的上游地區,是黃河流域為數不多的“黃灌區”。寧夏東鄰陝西省,西、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西南、南部和東南部與甘肅省相連,正處在中原文明和西北少數民族的十字路口。

黃河、河套與寧夏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唐代寧夏稱為朔方,被唐代人概括為:北連河套,西通甘隴,南接巴蜀,東盡關中。

看上去是佔盡地利的地區,甚至可以說,這個西部省份在幾何位置上是中國這隻雄雞的“心臟”,應該大有可為。

寧夏與周邊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陸地中國的幾何中心?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但如果仔細看地形圖,不難發現寧夏山脈縱橫。

西北的賀蘭山高大陡峭很難大規模與西域通商;西南的六盤山使得寧夏與甘隴地區可望而不可及;南部秦嶺穿越,切斷了通往“天府之國”的通道;東部黃土高原是通往關中大地的最大障礙。

對外相對隔絕的寧夏與西套

(西套平原為寧夏核心區,銀川所在地)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因此雖然佔據如此重要的位置,寧夏的交通卻不方便,遏制了發展。

這種四周封閉險要、內部水源充沛的地形特徵,在軍事上就是典型的易守難攻地區。這使得歷史上的寧夏成為了戰略要地。漢民族想向西北方向擴張,就必須先控制這裡。

向西北擴張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唐軍從這裡出發,征服了東西突厥,平定了北方少數民族。作為基地的寧夏有著大規模的草原,也有著豐富的黃河水,在戰後改造成了雙方的生活場所。而這裡也就成了胡漢交流的核心地帶,並是中原王朝的重要產馬區。

賀蘭山下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沒想到,這種民族政策後來救了唐朝一命。

唐“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李隆基逃亡四川,把皇位傳給太子即位,這就是唐肅宗。即位後肅宗就前往朔方,那裡有著能與范陽(今北京張家口一帶,安祿山起兵於此)軍相媲美的“朔方軍”。

唐八都護府與十節度使分佈地點

唐朝靠著西北邊防軍才得以翻身續命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被封為兵部尚書,和李光弼共同討伐叛軍。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兩人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擊敗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強大的朔方騎兵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讓大唐又續寫了不少殘篇。

郭子儀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反之,如果北方胡人要想入主中原,也必須先佔領寧夏不成。

寧夏是西北地區的重要產糧區。歷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就是少數民族從寧夏發難的結果。

在草原帝國與中原王朝之間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從鼎盛到衰敗

在古代,寧夏地區由於位處邊界,又氣候適宜,因此成為了西漢至唐時期的“絲綢之路”一箇中轉站,邊境貿易極其繁華。寧夏地區是當之無愧的“國際交流中心”。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絲綢之路上的寧夏-銀川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不過,寧夏曆史上最強大的時期要數西夏王朝時期。

1038年党項人李元昊在興慶府登基建國,稱“大夏”。因為在宋朝的西邊,便被稱為西夏。西夏自此不斷擴張,強盛時期其疆域方圓數千裡,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界蕭關,北控大漠,幅員遼闊。

由於寧夏的重要,中原政權(北宋)一直想著收復此地。

西夏能從一股小小的地方勢力一步步做大

北宋的戰略失誤“功不可沒”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1040年,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受命領兵在三川口和好水川攻打剛剛建國的西夏,想把其虐殺在搖籃裡。但由於范仲淹缺乏指揮經驗、部下將領的反叛等原因,於1041年戰敗於三川口和好水川。

隨後范仲淹參與的變法又失敗,從此被貶鄧州,在此地創作出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篇《岳陽樓記》。

明代安正文《岳陽樓圖》

然而此時的范仲淹恐怕也只能

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這兩場戰役過後,西夏的地位自此得到了提高,遼、宋自此承認了西夏的存在。自此西夏王朝在河西大地上屹立了近200年。

但西夏王朝的興盛,可能也正是寧夏地區衰敗的原因。

西夏的存在使得商貿發達的宋朝無法通過寧夏、河西走廊通往西域進行商業貿易。此時正值指南針的改良,以及造船水平的提高,宋朝便把商業中心從西北轉向了東南。宋朝商人從海上繞過南海和印度洋通往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則從相反的路線來到中國。

根本上還是技術的轉變

使得陸路運輸的競爭力越來越低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隨著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寧夏地區也開始衰落。最終,由於自身的交通閉塞,被蒙古鐵騎踏破,昔日繁華的興慶府成為一片廢墟。

如今只能看著王陵憑弔?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由於西北地區百年戰亂不休、破敗不堪,陸上絲綢之路消失了。隨著絲綢之路一起消失的還有寧夏。在元初單獨設省的寧夏後來併入了甘肅省,直到近代才以省級單位重回大眾視線。

元代的甘肅行省

包含了今天甘肅、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蒙古徹底控制西夏以後,把大批的蒙古人、中亞細亞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移民到了中國。

這些人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部分在與漢族通婚後形成了“新民族”——回族。這些回族人口生活在漢族與西北民族的交界地區,成為了寧夏新的土著居民。

“回族”主要聚居區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寧夏的回族群眾很多,佔了全中國回族的40%,這正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這個名稱的來歷。

為了體現民族自主的民主概念,1958年,寧夏從所謂的甘肅省銀川專區改牌為寧夏回族自治區。

由於回民眾多,近年來寧夏有些地區開始使用阿拉伯文作為公共場合標識,引發了激烈的社會討論。

儘管如此,歷史上的種種巧合卻讓這個本該活躍的省份幾乎毫無存在感。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復興進行時

寧夏就要從此淡化出大眾嗎?答案是不會的。

以其自然稟賦而言,寧夏就獨佔著西北地區得天獨厚的水資源。

寧夏核心區銀川處於黃河沖積的銀川平原中,是一片沃野,種植業發達,水量豐富,適合養魚,種植水稻,因此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

黃河九曲,唯富一套!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賀蘭山兩側,差異巨大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經濟發展離不開水源,這點被清末的洋務人士王樹楠看到。於是王樹楠在中寧縣修築了西北第一大渠——七星渠,引黃河水灌溉至此地。自此,中寧縣成為了世界聞名盛產枸杞的“枸杞之鄉”。

穿行在荒漠之間的黃河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寧夏引黃灌溉渠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儘管有著黃河最具備利用價值的一段,自治區面積也並不大,但寧夏的水資源分佈仍然是很不平衡的。

如果仔細觀察寧夏的地圖就不難發現,寧夏南部的地級市——固原市是寧夏唯一一個不臨黃河的地級市。不過人們總有解決辦法。

黃河干流只是流經寧夏北部

南部則惠及較少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由於水資源問題,固原一直是寧夏最貧窮的地區。為了協同其他地區發展,固原市被選為2016年的“海綿城市”試點地區。

所謂的海綿城市,大概就是讓整個城市像塊海綿一樣,雨季充分吸收降水,到了旱季再進行利用,從而緩解水資源緊張的問題。

固原在試點過程中沒有發生內澇,水利系統運轉流暢。等到2020年固原的“海綿城市”建設完成,解開了發展限制的固原也會吸引外來人才的進入,從而使得固原經濟得到發展。(希望北京也能建成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水的循環收集與釋放示意圖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綜合地理、水土、民族、文化的優勢,在新的中國區域規劃中,寧夏將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依靠全國正中心的地理位置,寧夏可以繼續在新絲綢之路上扮演重要的節點。復興陸上東西方貿易的過程中,寧夏的核心位置無可替代。

且因為寧夏全區面積較小、城市較少,在統籌規劃上會比其他西北省份容易很多。一個小而美的路上交通樞紐正是寧夏應該集中力量塑造的形象。

在沙漠與黃河之間

寧夏人民持續戰鬥著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不過,在茫茫沙漠中

太陽能產業是個不錯的選擇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在獨特的氣候和水利條件下,寧夏的農產品成為了可以媲美新疆吐魯番的美食。來自寧夏的枸杞、葡萄、西瓜、白香瓜等,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中都是受歡迎的飲食材料。

開發農業潛力,應對市場需求推出更多優質農產品,會成為寧夏的第一產業的經濟基本盤。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寧夏混雜的民族文化也讓這個地區成為了民俗研究的解剖面。來自唐朝、西夏、蒙元時期的歷史遺蹟和現代回漢交流的文化遺蹟,都是旅遊愛好者不容錯過的精彩景緻。

隨著中國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對文化體驗的興趣增大,寧夏的旅遊價值將會充分體現。樂觀者甚至在期待往日寧夏輝煌時代的市井生活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

須彌山石窟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賀蘭山岩畫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水洞溝遺址

寧夏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寫的太好了!

由於國家政策對寧夏實行戰略性重點建設,寧夏經濟在近兩年飛速發展。在2016年,銀川的GDP首次超越蘭州,成為西北地區僅次於西安的西北第二富城市,寧夏也成為了西北第一個人均GDP超越全國平均值的省區。

曾經輝煌的寧夏今天無論是在自身條件還是在政策扶持上都佔盡了優勢,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省份。如果寧夏人抓住這一次改革時機,將會成為中西部的經濟進步模範,對中國的內陸建設都有示範意義。

未來寧夏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有機會用小身量爆發出大能量,在貿易、文化、農業領域重新成為一個“大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