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軍是如何左右社會輿論的?認知大於事實!

一個小女孩,一般不會說出“男人要是靠得住,母豬都會爬上樹!”而經歷過婚姻,特別是離過婚的女人,說出這樣的話,反倒是習以為常。

一個人,認識了,經歷了一些人和事,然後通過自己的總結和歸納,形成一種“認知”。而這樣的“認知”往往會讓人形成一種偏見,進而影響對事物本身的判斷。

水軍是如何左右社會輿論的?認知大於事實!

母豬

平時聊天,經常會聽到:“美國人怎麼樣?中國人怎麼樣?日本人怎麼樣?北京人怎麼樣?杭州人又是怎麼樣?”最後我們會發現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答案。這就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不一樣,並沒有對於錯。我們應該有一種包容之心,坦然接受由於不同人不同認知所造成的不同結果。

現今社會,互聯網如此便捷,讓更多人有更多的網絡平臺表述自己的認知,而如此繁多的立意,觀點,看法彙集一處,再也不是“百家爭鳴”,而是“億家爭鳴”。這世間的每一個個體都充分表述自己,爭論不休。這些應該是好事,因為這樣一來,不僅迫使這個社會更透明,同時也會迫使一些事情是真相得以澄清。

水軍是如何左右社會輿論的?認知大於事實!

真相

邏輯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很多人都相信邏輯推理的結果。比如,“光頭就是和尚”、“穿軍服的就是軍人”、“一加一等於二”。其實,邏輯就是利用了人們的一些基本的認知,推理出一個結論,其實,很多時候,邏輯所得出的結論和真相是不一樣的。在真相面前,邏輯有時候也會一敗塗地:比如,一杯水加一杯水還是一杯水,只不過是大杯一點。因此,很多真相往往不符合邏輯的,邏輯往往是認知推理的手段。而那樣結果有時候反而會影響對事實真相的判斷,邏輯的力量就是認識世界強大的表述。那種先入為主的行為,最終可能會使得結論與真相相去甚遠。

水軍是如何左右社會輿論的?認知大於事實!

邏輯

要做到事實求是,那就必須要先放下自身的認知傾向,不要輕易是使用過去的認知推理現在的事實,而是要靜心觀察,不偏不倚。客觀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具體情節。理性分析,力求揭開真相。

認知,特別是公知,其對事實影響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我們一定要防範集體偏差的認知對真相所產生的巨大破壞。防止又一個被五百名陪審團判處死刑的蘇格拉底再一次上演。

水軍是如何左右社會輿論的?認知大於事實!

我還要說說

旁白:認知大於事實,生活中,無論是購物,交際等,我們可能或多或少受到自己的認知而做出判斷。那是一種不知不覺的習慣,雖然我們知道要理性,要客觀,但很多時候我們很大程度會被自己的個人認知或公共認知習慣所影響。而現實中,很多“聰明”的商家會利用人們的這種將認知比事實看得更重的習慣,來銷售自己產品。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被一種無形的認知習慣性的影響著,久而久之,我們思考能力會下降,因為我們不停的調用認知,無論是個人的,還是大家的。我們不再有質疑的習慣。其實,這是一種可怕的現象,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會越來越缺少創造性,還是活在自己那傳統的“認知”裡,沒有勇氣向前跨一步。最終“溫水煮青蛙”一般,丟失了最後一絲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