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淘汰不好的小鴿子?

維能哥最帥


淘汰不好的小鴿子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送它們進廚房。作為賽鴿運動的核心-鴿子,對於每個飼養者來說淘汰都是非常痛的選擇,每年的做育餵養篩選淘汰都是勢在必行的工作,對於幼鴿的選擇淘汰也是一件很不容易把握的工作,怎樣挑選出那些有缺陷的幼鴿是飼養者無時無刻不在考慮的問題。淘汰幼鴿也是一個比較長時間的問題。

幼鴿的成長週期比較長,一般從出殼至四個月前都作為淘汰篩選的行列。所以淘汰幼鴿又是一件比較長時間的選擇。人為選擇和自然選擇都是在為將來比賽做好基礎鋪墊。雛鴿破殼時間越短越好,二片蛋殼內壁不留有蛋黃和血汙,這種雛鴿發育完全,生命力強。出殼幾天雛鴿的頭就應當昂起,並不時伸長頭頸索食;絨毛要金黃柔軟、油亮、清潔。檢查肚臍是否收得小而緊幹潔光滑。幼鴿5-7天時,俯視雛鴿應呈圓球形,就是說,前、後、左、右和厚度相差不大,綜合鑑定雛鴿全外貌。後腦要飽滿,前額要稍長,嘴角扣緊,龍骨筆直,胸部肉要超過龍骨。

幼鴿到25天左右就要與親鴿分開單獨在幼鴿捨生活,這時候的幼鴿基本能夠自己進食,對於那些在幼鴿捨生活一天之後還不能自己進食飲水的幼鴿應該予以淘汰,這樣的幼鴿聰明度不夠。對於那些能夠最快時間飲水進食的幼鴿要加以注意,這些幼鴿很可能是你日後比賽的王牌鴿子。

幼鴿開始蹲房家飛的時候要注意那些認家很容易,並且絕不會胡亂落其它鴿舍或房頂的幼鴿,這些幼鴿頭腦絕對聰明。對於那些屢次落其它鴿舍或認家比較難的幼鴿應該淘汰,其頭腦的聰明度確實不敢恭維。應該在淘汰之列。對於那些容易感染各種疾病的幼鴿應該儘快處理掉,這說明幼鴿的自身體能和免疫力不強,即使留下日後比賽的激烈競爭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應該及時淘汰那些很容易感染疾病的幼鴿。淘汰是殘酷的,比賽更是殘酷的,如果我們所有的淘汰工作都做好了,那麼就讓比賽籠作為最終淘汰的標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