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奇怪:明明自己能造“黑鷹” 卻還去仿製一款老爺機

自1972年以來,日本陸上自衛隊的主力通用直升機就一直是美製的UH-1J“休伊”。儘管1995年開始陸上自衛隊也隨航空自衛隊之後引入UH-60JA“黑鷹”,但該機最終僅有40架裝備陸上自衛隊,沒能替代裝備總數達130架的UH-1J。

而隨著UH-1J陸續達到使用壽命,陸上自衛隊自然尋求新型通用直升機,即所謂的UH-X項目。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將自研機型和“黑鷹”攔在門外之後,近日出現在富士重工廠房外的UH-X樣機竟和老舊的“休伊”沒什麼區別!


日本真奇怪:明明自己能造“黑鷹” 卻還去仿製一款老爺機


圖為出現在斯巴魯(原富士重工)廠房外滑行道上的UH-X直升機。

簡單來說,早在2010年之前,陸上自衛隊就動了更換老舊的UH-1系列通用直升機的心思。當時擺在陸上自衛隊乃至防衛省面前的選擇有三個:一是三菱重工仿製美國“黑鷹”通用直升機製造的UH-60JA;二是川崎重工基於OH-1偵察直升機的改造產品,或是通過川崎重工引進空客EC145直升機;三是富士重工從美國貝爾公司引進的“換代機型”。

總的來說,三家企業給出的選項都不算差。但是三菱重工和現成的“黑鷹”卻沒有參與正式投標,十分令人意外。


日本真奇怪:明明自己能造“黑鷹” 卻還去仿製一款老爺機


圖為日本陸上自衛隊的UH-60JA,該機裝備量僅有40架。

究其原因,首要應當是“黑鷹”,尤其是日本國產的“黑鷹”太貴,最終統計後的數字是單機價格在驚人的50-60億日元左右(約合3億人民幣上下)。其次,三菱重工從UH-60JA“黑鷹”衍生出的日本國產改進反潛直升機SH-60K出現了嚴重的飛行震顫問題,迄今也沒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和解決方案,這也難怪三菱重工“心知肚明”,從一開始就沒有參與UH-X項目的投標競爭。


日本真奇怪:明明自己能造“黑鷹” 卻還去仿製一款老爺機


圖為川崎重工UH-X方案的設想圖,可見其明顯的涵道尾槳。

而長期和歐洲直升機公司有技術交流的川崎重工,則在之後拿出了一個看似不差的方案:把UH-1的客貨艙整合進OH-1偵察直升機(實際上是輕型武裝直升機)的技術框架裡,打造出一款純日本國產的通用直升機。

但這一看似最有價值的方案很快陷入了“官制談合”的醜聞(作弊洩題),同時外界也對防衛省提出質疑,如果UH-X的生產數量又要“腰斬”,那用什麼來控制它可能高漲的成本?


日本真奇怪:明明自己能造“黑鷹” 卻還去仿製一款老爺機


圖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UH-1Y“毒液”通用直升機。注意機身後部巨大的發動機結構。

因此,在UH-X招標計劃重開之後,日本防衛省就反覆強調要“基於外國民用機型”研發通用直升機。在這個大背景下,“鬥法”的參與者已經不再是什麼三菱川崎富士,而是歐洲直升機公司、美國西科斯基以及美國貝爾這些直升機業界的“海外大佬”。

而可以預料到的是,先前“作弊”的川崎重工無緣桂冠,最終富士重工-美國貝爾的方案入選。


日本真奇怪:明明自己能造“黑鷹” 卻還去仿製一款老爺機


圖為貝爾412EP民用型,和UH-1Y有將近一代的差距。

當然時過境遷,貝爾的“休伊”家族中也有一員猛將能和“黑鷹”媲美:UH-1Y“毒液”裝配了2臺和“黑鷹”相同的渦軸發動機,總功率達到了驚人的3000馬力,而整體重量和載員性能上已和“黑鷹”大差不差。

但出於各種原因,陸上自衛隊本次現身的UH-X並不是最先進的UH-1Y仿製型,而是直接“照抄”了上世紀80年代投產的412EP直升機,該機較老舊的UH-1J僅增強了旋翼等有限的部位,發動機總輸出功率也只有UH-1Y的三分之二,飛行性能難以達到“軍標”要求。

而在反反覆覆之間,最為受傷的無疑是日本直升機工業本身:自主設計和消化了外來技術的機型被先後踢出局,最終的選擇竟是仿製外國民用市場的過時產品,這不得不讓人為之唏噓,要能堅持自研那有多好!(利刃/T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