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上山王倫必須死,盧俊義上山吳用必須讓出副寨主,原因很現實


古代中國能翻雲覆雨又不務正業的一群人

今天來聊聊水滸傳,藉著這經典名著闡述古代政治的底層邏輯。

在正式談論水滸傳之前,先來介紹古代中國社會里長期存在的一類群體:不喜歡參加勞動、也不是勞動階層,是普通老百姓眼中的閒人、懶漢,甚至被看做是敗家子。

對於這類人,我們在本文中,將其稱作“流氓”或“流氓階層”。這裡的流氓稱呼,與道德好壞無關,只是因為他們長期遊蕩在社會底層,也不是主流的農民階層。

晁蓋上山王倫必須死,盧俊義上山吳用必須讓出副寨主,原因很現實

水滸傳裡的梁山泊,許多好漢都是出自這樣的一個流氓階層。因此,千萬別輕視這流氓群體,在古代中國歷史上,這可是能翻雲覆雨影響政治局勢的存在。

在古代,往往因為戰爭、饑荒等原因造成流民四起,普通老百姓就會去逃荒,而往日裡的流氓本來就是沒有多少財產的,骨子裡特別有不怕死的冒險精神,往往這時候就會鼓吹普通人造反。

一個流氓並不可怕,但是流氓的背後跟著一大堆流民就成了流寇,再燒殺掠奪就能割據一方。其他走投無路的流民再來混口飯吃,這個流寇集團也就越做越大,也就有機會和原來的皇帝平分天下甚至改朝換代。

中國歷史上,出身很貧寒,但是遇上動亂年代最後當上皇帝的人不在少數。原因就是上述說的,出身流氓階層,有著冒險精神。

晁蓋上山王倫必須死,盧俊義上山吳用必須讓出副寨主,原因很現實

就比如,劉邦在起兵之前,經常遭父親嫌棄不幹農務、遊手好閒,而且論打仗不如韓信,論智謀不如張良,論搞經濟不如蕭何。可看似一個邊緣人物的劉邦,卻是漢朝皇帝,原因就是出身流氓的他,敢於拿一家人性命來賭。

水滸傳裡的王倫,必須得死

梁山最初的創始人王倫為什麼會被火併掉呢?僅僅是因為王倫能力有限嘛?

其實,是因為王倫本身是讀書人、士人階層,並不適合統領整個流氓集團,這也是最根本的衝突。

讀書人可以通過考科舉,從老百姓升級為官僚,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也有可能科舉考試不利,繼續成為勞動群眾,或者像王倫一樣混跡在流氓集團裡,以抒發自己的不快。

古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指的就是,像王倫這樣的讀書人,會依據形勢的變化搖擺不定,一會兒想選擇當士人階層,一會兒又想選擇混跡流氓階層,註定做不成大事。

晁蓋上山王倫必須死,盧俊義上山吳用必須讓出副寨主,原因很現實

號稱“白衣秀士”的王倫,本來在梁山上日子還算清閒。但是,晁蓋一上山,情況馬上發生了改變。晁蓋,是個十足的流氓首領,而王倫不僅是三四流的文人,其他本事也不高。因此,這樣的王倫,梁山首領的座位肯定是要讓出來。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就是,後來梁山的第三位寨主宋江。雖然,他曾任職過刀筆小吏鄆城押司,但這一差事並不像今天考公務員一樣需要考科舉才能任職,而是舉薦即可。加上,宋江的朋友圈和行為模式,都是一副流氓階層的做派。所以,宋江屬於流氓階層,而不是士人階層。

晁蓋上山王倫必須死,盧俊義上山吳用必須讓出副寨主,原因很現實

剛上山的盧俊義,憑什麼代替資歷老的吳用坐第二交椅

火併王倫,是因為階級原因,水滸傳不能安排讀書人做首領。意味著士人階層最高可以排在第二,那擁有韜略且一直跟在左右的吳用,為什麼不能坐梁山第二把交椅呢?

按資歷和貢獻,吳用完全配得上梁山第二把交椅,他是晁蓋時期就跟著上山了,隨後又是宋江心腹。可很晚才上山的盧俊義卻做了梁山的副頭領,答案,也是因為階級原因。

水滸傳裡,儘管梁山打了一些勝仗,可是影響力僅存在於下層社會。在上流社會看來,梁山不過是一幫賊匪。

晁蓋上山王倫必須死,盧俊義上山吳用必須讓出副寨主,原因很現實

如果,需要改變這一局面,就必須拉一位有影響力的人物上山。盧俊義是京城的大財主,而且在京城的士紳階層非常有名望,只要盧俊義上山,梁山的影響力就不僅僅侷限於下層社會,可以到達上流社會。

盧俊義上山,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一位武將上山那麼簡單,這是可以擴大梁山政治影響力的舉動。

所以,無論如何,吳用也必須做出犧牲,把第二把交椅讓出來給盧俊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