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農抑商的古代,混不上官職的讀書人,下場都是“范進中舉”嗎


古代國人崇尚讀書,喜歡“學而優則仕”

從古至今,許多中國人努力讀書大概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做官。尤其是在古代中國,這種“學而優則仕”的現象更為嚴重。讀書,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考取功名和一官半職。

在重農抑商的古代,混不上官職的讀書人,下場都是“范進中舉”嗎

在商業文明相對發達的今天,即使一個讀書人不當官,也可以擁有多種選擇,比如去各種性質的企業上班又或者是自主創業。

但是,在重農抑商的古代中國,讀書人除了做官的首選之外,並沒有太多的選擇。古代中國,是非常之崇尚讀書的,所以也有非常多的讀書人,那麼是不是每一個讀書人都能夠求得個一官半職呢?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難如登天

答案,是否定的。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

科舉考試在宋代就形成了從地方到中央三級考試的制度,明清時期正式定型成為院試考秀才、鄉試考舉人、會試考貢士,最後通過殿試選拔進士的四道關口。

在古代中國,讀書人要想拼殺到最後的殿試,絕非易事。

在重農抑商的古代,混不上官職的讀書人,下場都是“范進中舉”嗎

根據史料記載,公元1009年,北宋舉辦的科舉考試裡,全國範圍內參加科舉的人數共有1萬5千人,能夠一路過關斬將,一連過四關獲得錄取的人數僅有400多人,錄取率不到3%。

明朝嘉靖年間,有一位通過殿試的進士就感慨說,每年都有好幾萬人來參加科舉考試,最後能進殿試的也不過寥寥300多人。

由此可見,一方面是古代中國不少人選擇讀書--科舉--做官這條道路,另一方面是古代中國也沒有太多官職空缺來滿足這麼多的讀書人。

那麼混不上一官半職的讀書人,最後都去了哪裡呢?

混不上一官半職的讀書人,最後都去了哪裡?

在古代讀書人又不是官員的印象裡,可能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私塾裡的教書先生。

在重農抑商的古代,混不上官職的讀書人,下場都是“范進中舉”嗎

中學的時候,大家都曾學過《范進中舉》。范進考上了秀才,但還想努力去考取舉人,結果就被岳父胡屠戶給罵了一頓,說你還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僥倖中了一個秀才,就發起了白日夢,做夢想去考舉人。趕明兒我給你去找一個私塾,你去當個教書先生,趕緊掙幾個錢養活你家老孃才是正經事兒。

由此可見,對於古代中國的讀書人而言,考完科舉落第以後去私塾教書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選擇。

除了去私塾做教書先生以外,古代讀書人還能做點別的,例如是官員身旁的師爺,包拯的左右手公孫策就是一個標準的古代讀書人的形象。

在重農抑商的古代,混不上官職的讀書人,下場都是“范進中舉”嗎

類似像這樣的出路,畢竟是有限的,並不能夠很好的解決絕大多數讀書人的就業問題。

讀書人的就業問題解決得不好,那可能是會產生社會動盪的。畢竟,讀書人很容易製造、產生社會輿論,甚至破壞社會的穩定。

但是,古代中國的社會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穩定”,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讀書人除了做官之外,肯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業方向。正是這個就業方向,讓這群古代讀書人沒有跳出來製造社會混亂。

其實,古代中國的讀書人,最主要的就業方向還都是演化成了“士紳”,最後變成“土豪劣紳”,隨著中國歷史進程也逐漸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