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曲向王扶林提了兩個“苛刻”的條件,造就了經典音樂

上個世紀八十代末,央視版《紅樓夢》播出,王立平創作的音樂,無論是《葬花吟》還是《枉凝眉》都為這千古一夢增添濃重的色彩。

《紅樓夢》作曲向王扶林提了兩個“苛刻”的條件,造就了經典音樂

1982年,42歲的王立平已經是一位全國著名的作曲家,他不僅創作了《駝鈴》、《牧羊曲》等富有民族風味的歌曲,還寫出了《大海呀故鄉》等在國內外傳唱度極高的音樂作品。在別人看來,王立平是順風順水,已經達到了創作的巔峰,可是在王立平自己的心裡卻始終有著一個遺憾,就是為心中的《紅樓夢》作曲。

《紅樓夢》作曲向王扶林提了兩個“苛刻”的條件,造就了經典音樂

王立平沒有想到,在他為心中無法實現的願望而倍感遺憾的時候,《紅樓夢》已經悄悄地向他伸出了橄欖枝。1982年在一位朋友的引薦下,王立平見到了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導演王扶林,與王立平一樣,王扶林對於《紅樓夢》也有著深厚的感情。

《紅樓夢》作曲向王扶林提了兩個“苛刻”的條件,造就了經典音樂

1980年前後,王扶林在報紙上看到一份調查報告,發現當時名牌大學的大學生中有許多人,竟然沒有讀過中國四大文學名著中的任何一部。這讓王扶林萌生了利用電視劇這一傳媒形式,讓更多的年輕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想法。拍攝電視劇《紅樓夢》,精彩配樂必不可少。至此,兩位紅樓夢中人終於因為共同的願望聚到了一起,可是讓大家感到意外的是,王立平一開口就向王扶林提出了兩個“苛刻”的條件。

《紅樓夢》作曲向王扶林提了兩個“苛刻”的條件,造就了經典音樂

第一個條件是他不參加合作;第二個條件大家不相互遷就對方。其實王立平的這兩點要求,綜合起來就是要求王扶林賦予他足夠的創作自由,電視劇的篇幅到底會有多長?其中會用到多少配樂?應該給王立平多大的創作自由度,從導演到編劇,再到紅學家組成的顧問組,在最初的時候,對這些問題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紅樓夢》作曲向王扶林提了兩個“苛刻”的條件,造就了經典音樂

當時王扶林既沒有立即拒絕王立平,也沒有馬上答應。他召集劇組的主創給王立平出了一道考題,請他說一說自己對這部小說的看法。只有說服了所有主創,挑大樑的機會。

《紅樓夢》作曲向王扶林提了兩個“苛刻”的條件,造就了經典音樂

其實,他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之後,王立平就已經在心中勾勒著《紅樓夢》的音樂童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每多讀一次《紅樓夢》,對《紅樓夢》的理解就更加深一層。日積月累下來,王立平幾乎成了一個業餘紅學家,他的這些觀點與紅樓夢劇組各位專家的想法一拍即合。

《紅樓夢》作曲向王扶林提了兩個“苛刻”的條件,造就了經典音樂

沒過多久,劇組就決定由王立平來寫《紅樓夢》的配樂,同時在時間和空間上賦予他足夠的創作自由。最後創作了十多首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成就了87版《紅樓夢》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