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的八大“萬人敵”,張飛進不了前五!趙雲倒數!

這段時間啊,不停的有評論大大在下面斥責扯淡君,扯淡君都有一一看到,還有的評論大大問扯淡君,你還敢更扯淡點嗎,事實上,還真有,不信你看扯淡君之前的文章,更加的扯淡,但是呢,扯淡君要是不扯淡,諸君看啥呢,是不是?今天就來跟諸君討論一下,三國中那些“萬人敵”,當然,也不可能萬人敵,這裡就是誇張一下,事實上百人斬還是可以達到的(嗯?百人斬?),以下就是粉絲強烈要求扯淡君這麼排名的,真的不是我要這麼排的!(粉絲:這鍋我不背!)

第一名、飛將軍——呂布

其實無論是在三國演義裡面,還是正史裡面,呂布也是當時的時代最強的男人。三國志記載呂布號稱飛將,極為善射,統御騎兵突擊的能力舉世無雙。當時號稱飛將的可只有呂布一人啊!要知道另一個號稱飛將軍的可就只有李廣了!在董卓死後呂布先後投靠了袁術和袁紹,最後在袁紹麾下會戰張燕,呂布經常騎著能夠騰躍城牆、飛跨壕溝、名叫赤兔的良馬,與手下猛將成廉、魏越等幾十個人騎馬衝擊張燕的軍陣,有時一天去三四次,每次都砍了黑山軍的首級回來。連續作戰十多天,終於打敗了張燕的軍隊。關於呂布的勇猛程度想必不用扯淡君多言, 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瞭。

三國中的八大“萬人敵”,張飛進不了前五!趙雲倒數!

第二名、古之惡來——典韋

典韋,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手提一雙戟八十斤,是魏國的武猛校尉和主公曹操的貼身護衛。有那麼一小節說是典韋曾在濮陽之戰中,與呂布戰了數十回合而不相上下,這就很讓人震驚了,由於無法分出勝負,以至於到了現在仍然有很多網友疑惑,典韋跟呂布孰強孰弱?而在後來的宛城之變中,由於張繡造反,典韋為了保護主公曹操,以一人之力掩護曹操逃走,所在之處無一人能過其兩側,在砍殺了百人後力竭而死,戰死後半響仍無一人敢近,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三國中的八大“萬人敵”,張飛進不了前五!趙雲倒數!

第三名、武聖——關羽

關羽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詳了,演義中,酒尚溫時斬華雄,數十回合斬管亥。誅顏良,斬文丑,徐州抵住張遼,過五關斬六將,平手夏侯惇,平手毛宗崗所說的等於馬超的龐德,襄陽之戰嚇得曹仁心驚膽戰不敢交戰,關羽的天神像嚇跑呂常一千士兵,麥城之戰三回合殺敗和黃忠平手的潘璋,三回合殺敗東吳的核心人物蔣欽,獨鬥甘寧,周泰等人的圍毆。雖然下風,簡介一下關二爺的事蹟,這裡不便多說。

三國中的八大“萬人敵”,張飛進不了前五!趙雲倒數!

第四名、五子良將之首——張遼

逍遙津之戰,張遼以800步卒大破孫權十萬大軍,並使得東吳的小孩因為聽到張遼的名字就不敢哭,這成為三國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張遼的勇猛方面也是讓人刮目相看的,張遼生了病,正當其時,孫權復叛,曹丕遣張遼乘舟,與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孫權知張遼至此,甚為忌憚,敕令諸將道:“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當的,千萬要謹慎在意!”基本上孫權是被張遼打出心理陰影了。

三國中的八大“萬人敵”,張飛進不了前五!趙雲倒數!

第五名、七進七出——文鴦

文鴦,字次騫,譙郡人。魏末晉初名將。文鴦早年於曹魏為官。主要戰績:西晉建立後,文鴦仍仕晉朝,任平虜護軍。泰始六年,禿髮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在河西舉兵反晉,先後擊殺胡烈、蘇愉、牽弘、楊欣等封疆大吏,晉武帝司馬炎為此寢食難安。咸寧三年,文鴦都督涼、秦、雍州三州軍力,大破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胡人部落有二十萬人歸降,名聞天下。官至東夷校尉、假節,封關內侯,這裡要提一句,其實歷史上七進七出的不是趙雲,而是文鴦。

三國中的八大“萬人敵”,張飛進不了前五!趙雲倒數!

第六名、猛張飛

在小沛,呂布和張飛不是生死鬥,這也可以算是意氣之爭,而在虎牢關,一方是主公,一方是討董聯軍,這是性命攸關的生死鬥,呂布絕對是十二分的發揮,才能獨鬥諸侯眾將,五十合就殺的張飛槍法散亂。但是能跟呂布打這麼久不得不說張飛也真是很厲害。夏侯傑是《三國演義》中曹操的部將,征戰時常常帶在身邊。在第42回長坂坡之戰中被張飛怒吼嚇得心驚膽戰,跌下馬來而死。這更加能突出張飛的厲害,這也是“喝斷當陽橋”的由來。

三國中的八大“萬人敵”,張飛進不了前五!趙雲倒數!

第七名、江東猛虎——孫堅

東吳基業的開創者其實是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據說是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當時“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出工不出力,真正心急如焚的就只有曹操和孫堅了,可見孫堅是一個比較正派的人,而且正史裡面,華雄是被孫堅殺死的,並非是關二爺,而且孫堅也是一個驍勇善戰,身先士卒的人,他的軍隊頗有戰鬥力,其原因乃是,孫堅善於撫卹將士。《江表傳》稱:“堅歷佐三縣,所在有稱。吏民親附。鄉里知舊,好事少年,往來者常數百人,堅接撫待養,有若子弟。”

三國中的八大“萬人敵”,張飛進不了前五!趙雲倒數!

第八名、常勝將軍——趙雲

其實這裡把趙雲排到末尾也挺無奈的,雖然趙雲作為一員勇將的形象,在民間早已深入人心。《三國演義》更使得這一形象更加生動、性格更加傳神。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就曾對諸葛亮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趙雲的“膽”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藝為基礎,在千軍萬馬中英勇無懼、傲視群雄的氣概,作為臣子對主公的無上忠誠,為義而死。但是,在正史裡面,趙雲也就是充當劉備保鏢的義務,雖然是保鏢,但也說明了他的武藝不凡,君不見曹操的保鏢是典韋許諸乎?而當得了保鏢無外乎就是忠和勇了,恰好趙雲這兩點全部具備。

三國中的八大“萬人敵”,張飛進不了前五!趙雲倒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