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一週要聞回顧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政治

1、【2018年巴布亞新幾內亞APEC峰會】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2018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1月中旬在南太最大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舉辦,這是巴新第一次承辦APEC峰會,也是太平洋島國地區的一件大事。巴新會議組織者表示,已經做好準備,將APEC峰會打造成一場安全、精彩、展現巴新特色的盛會。作為亞太地區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經濟聚會,包括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工商領袖峰會等多場重頭戲將在巴新上演。巴新是發展中國家,但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

2、【RCEP首腦會議在新加坡舉行】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中日韓及東盟等16國參加的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首腦會議11月14日在新加坡舉行。會議放棄了2018年內達成實質上妥協的目標。這是由於在關稅等領域未能彌合分歧。會議確認了將繼續談判,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寫進“決心在2019年達成妥協”。據日本共同社11月15日報道,聲明指出,2018年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處於達成妥協的最終階段。關於陷入僵局的包括削減關稅的市場準入談判,強調進展稱“迎來有望談妥的階段”。然而聲明認為,有必要消除剩下的分歧,提出今後探討對貿易自由化程度等參加國之間不同的情況做到“特別顧及”。

3、【日俄首腦會談 安倍:希望任期內解決爭議領土問題】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新加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雙方約定,以1956年日俄共同宣言為基礎,加速推動和平條約締結談判。日媒報道稱,安倍希望在2021年9月前,也就是他的自民黨總裁任期內,真正完成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談判的相關議程。但是安倍和普京就這4個島嶼的歸屬問題,在立場上有很大的隔閡,要解決領土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普京與安倍的第23次會談。普京9月在俄羅斯遠東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東方經濟論壇”上向同樣到場出席的安倍提議,在今年內締結條約。

4、【英國與歐盟達成一致:明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歐盟】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英國與歐盟13日就“脫歐”協議內容達成一致。輿論認為,這是英歐“脫歐”談判一年多來取得的重大突破。英國首相府新聞官羅布-麥克弗森表示,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於14日下午主持召開內閣會議,與內閣成員們討論協議內容及下一步安排。根據有關法律,談判達成的“脫歐”協議在簽署前仍需英國議會和歐盟各成員國分別批准。根據英國與歐盟的協議,英國將在明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歐盟。

5、【以色列遭火箭彈襲擊發起報復性空襲】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當地時間12日晚間,巴勒斯坦加沙地帶武裝組織持續向以境內發射火箭彈。根據以國防部的最新數字,自當天下午4點30分起,加沙地帶已陸續向以境內發射了300多枚火箭彈。以色列方面已要求邊境地帶居民進入掩體或避難所,尚未出現新的傷亡數字。針對以軍採取的報復襲擊,哈馬斯發言人法齊-巴爾胡姆(Fawzi Barhoum)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以軍對加沙地帶電視臺及民用建築的襲擊已經越過了紅線,哈馬斯方面將其視作“侵略”行動升級的信號,哈馬斯等武裝組織因此將加大回擊的力度。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經濟

1、【中國10月財政收入增速年內首次下降】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財政部13日公佈今年10月份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727億元,同比下降3.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84億元,同比下降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8043億元,同比增長1%。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3464億元,同比下降5.1%;非稅收入2263億元,同比增長10.8%。10月份,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7%,增幅比上月回落13.8個百分點。 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擴大1.6個百分點。

2、【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暴露有所增加】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今年以來金融體系的不良資產暴露有所增加,業內普遍認為整個不良資產市場規模較大,風險化解任務依然較重。與此同時,今年二季度以來,不良資產市場逐步迴歸理性,不良資產包價格開始有所回落。從區域看,東北、環渤海、西部地區的不良率仍呈上升趨勢,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則出現下降。從行業看,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的不良率仍較高,房地產行業將進一步重構,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上升。

3、【減稅效應加速釋放 實體經濟仍存壓力】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10月份的財政收支賬本充分體現了減稅效應。1月至10月,國內增值稅52682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10月份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擴大1.6個百分點。“稅收增速放緩是因為減稅效應逐步顯現。今年以來,我國出臺多項減稅措施,這些減稅政策多在下半年逐步落地,因而減稅效應在下半年的財政收支賬本上會有更加明顯的體現。”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說。專家表示,10月金融數據的不及預期既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也顯示出實體經濟面臨的壓力仍然不小。

4、【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對人民幣國際化要保持耐心】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德國中央銀行德國聯邦銀行董事會成員巴爾茨在法蘭克福表示,伴隨中國經濟規模的顯著增長,人民幣國際化在過去幾年成功取得進展,積極參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各方需對這一進程保持耐心和恆心。相比中國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佔比,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佔比明顯偏低。不過,人民幣在國際支付體系中仍保持上升勢頭。巴爾茨認為,對國際投資者而言,中國宣佈擴大開放的一系列舉措,尤其是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是重要的進展,國際投資者需對中國擴大開放保持耐心。

5、【歐洲央行稱歐元區金融穩定面臨三大風險】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歐洲中央銀行副行長德金多斯12日在法蘭克福表示,歐洲央行正密切關注威脅歐元區金融穩定的三大風險,包括美國宏觀金融週期可能下行、新興市場形勢緊張和歐洲債務問題。德金多斯當天在第21屆法蘭克福歐元金融周開幕式上說,得益於寬鬆貨幣政策支持,歐元區經濟已連續22個季度擴張,失業率持續下降,金融形勢整體上保持穩定。他指出,雖然未來兩年歐元區經濟穩健增長的基礎仍然存在,但金融體系風險正在累積。本屆法蘭克福歐元金融周活動為期5天,主要關注英國“脫歐”、歐洲銀行業監管、金融科技、綠色金融、房地產金融等熱門話題。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市場

1、【中國10月財政收入增速年內首次下降】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經濟日報刊文稱,國際經驗表明,實施股票市場註冊制對增加資本市場包容性、優化企業融資結構、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促進社會創新創業等作用顯著。長期以來,我國股票發行採用核准制,聚集社會資本和支持經濟增長的效果突出,但實施過程中問題也不斷顯現。設立科創板是股票發行制度轉型的試驗田,為全面實施註冊制累積經驗。目前,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條件基本成熟。

2、【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資金】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近期,富時羅素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與相關部門溝通將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富時羅素指數的相關問題,希望儘快推出納入標準。東方金誠評級副總監俞春江昨日表示,中國債券市場被納入全球性債券基準指數的時機和條件已基本成熟,納入全球化指數有助於中國債券市場進一步被國際投資者接納,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湧入中國債券市場投資,預計至少將帶來7000億美元資金,為中國債券市場流動性帶來新的活力。

3、【支撐A股運行利好因素在加強】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經濟日報發表評論稱,目前的A股,機會大於風險。從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企業利潤等主要指標看,中國經濟運行均處合理區間,消費升級日益明顯,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從市場層面看,支撐市場運行基礎的系列利好因素在加強。監管機構呼應市場期盼,針對性推出了系列改革舉措。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穩定、市場運行的基礎性制度日漸紮實,上市公司質量在提升。對證券市場改革和發展的預期日益穩定明確,市場做多氣氛漸濃。

4、【油價大降,創近4年之最!】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於16日開啟。從國家發改委獲悉,本次調價,汽油每噸將下調510元、柴油每噸將下調490元。這也是近四年油價最大降幅,是今年以來,前7次降價平均值的約3倍!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下調0.4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42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42元。給您算了一筆賬,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節省約20元。

5、【對涉房貸款應持續嚴監管】


中國債市“入富”有望帶來7000億美元,明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歐


經參報刊文稱,11月以來,已有5家銀行因貸款違規“涉房”收到銀監部門開出的10張罰單,合計處罰金額逾400萬元。與去年同期3家銀行、6張罰單、200餘萬元罰金相比,監管從嚴趨勢明顯。有網民指出,經歷了多輪樓市調控後,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投資得到明顯抑制,但違規涉房貸款並未銷聲匿跡。儘管查處力度不斷加大,銀行暗中“輸血”樓市仍屢禁不止,對涉房貸款應持續嚴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