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底”反彈有望持續 哪些公司上了“危險名單”?

“政策底”反彈有望持續 券商板塊估值或進一步提升

上週五,券商板塊再度崛起,上漲3.23%,表現活躍。板塊內華鑫股份、國盛金控漲停,浙商證券、第一創業一度漲停,收盤分別上漲8.84%、7.08%,國金證券、財通證券、東北證券漲幅超過5%。

對於券商板塊,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全市場股票質押業務規模持續收縮,隨著多重政策持續推動下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紓困資金逐步落地,股票質押市場+流動性風險逐步緩解,券商信用業務壓力有所減緩;“政策底”反彈有望持續,券商經紀、自營業務中長期基本面預期改善;滬倫通預計年內開通,事件推動效應下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配置價值凸顯

從日前36家券商披露的10月業績來看,業績下滑明顯,10月營收合計102.15億,環比下滑36%,可比口徑同比下滑47%;淨利潤24.80億元,環比下滑56%,可比口徑同比下降67%;華泰、中信、國泰君安10月淨利潤位列前三,安信、第一創業、東吳10月淨利潤環比增速排名前三。

分析人士表示,10月份券商總體業績表現環比與同比均大幅下滑,四季度業績承壓明顯。

另一方面,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券商股市值186.47億元,佔總持倉比重1.99%,仍然大幅低配。而隨著監管層集中出臺了一系列針對股質風險的舉措,股質風險有所緩解,券商估值有所回升,截至2018年10月末,證券行業平均PB1.26倍,大券商平均PB1.19倍,仍然處於歷史底部。

中銀國際證券表示,在政策的支撐下,券商板塊估值短期內見底,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同時強Beta屬性又使得券商股在反彈時具備較強的動力,進可攻退可守,因此可以取得可靠的相對收益,配置價值凸顯。

估值有望再提升

近一段時間以來,券商板塊時有表現,從10月22日的券商股集體漲停之後,券商板塊持續活躍。上週五,券商板塊再度崛起,板塊內多隻個股漲幅超過3%,券商板塊指數創近期新高。

對於券商股的投資機會,銀河證券分析師武平平認為,證券行業政策邊際改善,多項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提振市場信心,有助板塊估值提升。

武平平表示,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上交所擬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證監會修訂再融資規定,鬆綁募集資金使用用途以及再融資時間間隔限制,為券商再融資業務帶來增量業務空間。三部委聯合發文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拓寬回購資金來源,簡化實施程序。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向市場傳達對自身發展信心,有助提升市場預期,維護股價穩定。

天風證券表示,監管政策的反轉期是配置券商股的良好時機,券商股估值的反轉與提升往往先於業績的實質改善。化解券商股權質押業務風險的實際性方案持續落地能紓解市場對於證券公司資產質量的過度擔憂,圍繞資本市場改革的政策推出有望進一步提升券商板塊的估值,並提升市場的整體信心。同時,監管扶優限劣,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龍頭券商估值有望提升。

哪些公司上了“危險名單”?

滬深交易所退市新規落地,就證券重大違法和社會公眾安全重大違法兩類強制退市情形進行了明確,與此同時,對退市公司重回A股的條件也進行了升級,徹底封死因欺詐發行而強制退市的公司恢復上市路。

退市新規一出,即有上市公司公告緊跟其後,*ST百特、金亞科技在週末均發佈了退市風險提示公告,兩家公司涉及欺詐發行、連續三年業績虧損、違規信披等問題。而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兩市尚有*ST撫鋼、*ST保山等多隻個股存在暫停或終止上市風險,且部分個股多重問題纏身。

A股“出口”有望擴大,而已退市的再“進入”則越來越不容易。直接受到衝擊的是因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欣泰3,從此與A股絕緣。其他重大違法退市的公司需要在股轉公司掛牌轉讓滿5個完整會計年度方可申請重新上市。此外,還需要滿足業績、主營業務3年內無重大變化等多項條件。

*ST百特、金亞科技迅速作出反應

新規界定了四類“重大違法”情形,包括首發上市欺詐發行、重組上市欺詐發行、年報造假違規退市和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在退市新規發佈後,*ST百特、金亞科技發佈了退市風險提示公告。

金亞科技在上週五發布的公告中稱,公司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情形涉及兩種:因涉嫌欺詐發行;連續三年業績虧損。此前,金亞科技在IPO申報材料中虛增2008年、2009年1至6月營業收入及利潤。

退市新規發佈後一天,*ST百特發佈《關於公司股票存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表示維持停牌狀態,待法院對其作出有罪判決且生效後,依據新規判斷是否構成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雅百特在2015年報虛增當期營業收入及利潤,今年7月,*ST百特因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證監會移交公安機關。

除了上述兩隻個股迅速作出反應外,記者梳理發現,涉及新規中“重大違法”情形而存在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風險的個股還包括*ST保千、*ST撫鋼、千山藥機等個股。

*ST撫鋼正在通過重組來避免因破產而走向退市。11月17日,公司發佈關於重整進展的公告表示,公司將於11月21日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審議公司重組計劃。根據此前公告,公司擬以現有A股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不超過5.72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轉增產生的股票及處置變現所得資金全部用於償付債務、支付有關費用和補充生產經營所需資金。

*ST撫鋼在公告中同時表示,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若公司存在 2019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淨利潤孰低者為負值、期末淨資產為負值、或者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審計報告的情況,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今年3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其進行立案調查。5月,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在公司財務方面,數據顯示,*ST撫鋼2016年以來均為虧損狀態,截至2018年9月底的資產負債率超過110%,已出現資不抵債。

*ST保千11月9日披露的公告顯示,證監會對於公司涉及信息披露違規違法的調查正在進行中,如立案調查事項被證監會最終認定存在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此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根據千山藥機11月15日公告,公司面臨兩項可能被暫停上市風險:一是若財務會計報告連續兩年被出具“否定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將導致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二是若2018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為負導致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除此之外,公司還有股份被司法劃轉的情況。11月14日,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兩名一致行動人劉祥華、鄧鐵山被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判決,司法劃轉了劉祥華、鄧鐵山持的股票,其中劉祥華被司法轉出千山藥機股票約179股,鄧鐵山被司法劃轉千山藥機股票約242萬股。

重新上市限制升級,欣泰3已無緣A股

此前長油5獲准重新上市,燃起退市公司回A希望,不過這一“入口”的門檻並不低,有些甚至被堵死了回A之路。在11月16日的新規中,滬深交易所對重新上市制度也進行了“升級”。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股市場退市的公司有99家,因連續三年以上虧損退市的有49家,佔比近一半,因吸收合併退市的有33家,因私有化退市的有9家,因暫停上市後未披露定期報告的有3家,證券置換的有2家,因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被強制退市的分別均為1家。

這次滬深交易所將因欺詐發行而強制退市的公司恢復上市路封死了。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指出,對於在市場入口即違法的欺詐發行公司,違法行為惡性較大、反響強烈,新規不再給予其重新上市的機會。

欣泰3為A股市場因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第一隻股票,也是目前A股市場唯一一隻因此原因而退市的股票。這意味著欣泰3退市後從此將與A股無緣。

新規中另一個“增量”在於,欺詐發行之外的其他重大違法退市的公司需要在股轉公司掛牌轉讓滿5個完整會計年度方可申請重新上市。同時,對於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後進入退市程序的公司,除相關行政處罰決定、司法裁決被依法撤銷、確認無效或者依法變更等情形外,將不再允許其恢復上市。

2016年5月份,博元投資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被依法依規終止上市,成為資本市場第一家因重大違法被終止上市的公司。根據公告,博元3於今年4月2日開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股轉系統”)轉讓,這意味著該公司的回A之路漫漫。

同時,針對強制退市的公司,因市場交易類指標強制退市的公司,自其股票進入股轉系統轉讓之日起滿3個月;除因市場交易類指標、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以外的其他退市指標終止上市的公司,自其股票進入股轉系統轉讓之日起滿12個月。

因業績未達標而被終止股票上市的公司中,除烯碳3、吉恩3、昆機3、新 都退等外,43家公司退入老三板的時間均在2015年10月份之前,滿足上述時間。不過,退市公司重新申請A股上市僅滿足一項時間條件並不意味著就能恢復上市。

根據新規,股票被終止上市後終止上市情形已消除的公司,同時符合規定的業績指標、社會公眾持股比例、董監高3年內無重大違法、主營業務3年內無重大變化等條件,可申請重新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