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接上期,這期只有一個重點,臨沂保衛戰。

上期說了,臨沂方面對板垣師團的阻擊戰是臺兒莊大戰勝敗的關鍵,蓋因為臨沂在臺兒莊東北方向一百公里,居高臨下,一旦失守,臺兒莊將兩面受敵,所以臨沂的得失很關鍵。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徐祖貽正在彙報臨沂戰況,龐炳勳第三軍團已經苦撐了半個多月,快守不住了。

這裡要說下,龐軍團和湯軍團都是軍團,一個第三軍團一個第二十軍團,看似差不多的名稱,但是編制就差遠了,湯軍團下屬三個軍六個師,總兵力在七萬多人,包括炮兵團和兩個騎兵團。其中五十二軍關麟徵部是主力,這隻部隊參加過長城抗戰和南口抗戰,戰鬥力很強。強到什麼地步呢?遼瀋戰役唯一一個成功撤退的軍就是五十二軍,臨走之前還在營口踹了林彪一腳,渡江戰役後在上海月浦又給三野粟裕兩個軍造成重大殺傷之後登船退往臺灣。

軍長關麟徵黃埔一期畢業,最高做到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他和關之琳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龐炳勳軍團就差遠了,叫軍團,一共下屬一個軍,這個軍下屬一個師,全加上總兵力不過一萬三千人,還是雜牌軍,武器彈藥和湯軍團沒法比。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張自忠奉命趕到,此時他剛剛脫離二十九軍不久,所部正在棗莊方向,距離臨沂不遠不近。

張自忠扮演者初國良,印象中演過老三國裡的呂蒙呂子明,還有大決戰平津戰役裡的參謀長王克俊。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李宗仁和徐祖貽在唱雙簧,一個說臨沂危機,一個攔著不讓說,不打算讓張自忠去。張自忠心裡明鏡一樣,你不讓我去喊我來幹嘛。得了,老子自己順杆兒爬吧,主動要去臨沂增援,李宗仁這才哈哈大笑,我不讓你去是因為你和老龐有舊仇啊。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張自忠重溫了一遍他和龐炳勳的舊仇,其實主要是說給觀眾聽的。西北軍是馮玉祥的家底,由於馮玉祥管教水平太家長化,動不動罰跪打人不給軍官留面子,再加上本身這幫軍官文化水平也低,更關鍵的是窮。所以老蔣略施小計,花點兒錢就把他們搞定了。

當然,馮玉祥還是有些忠於他的人,比如趙登禹、佟麟閣、張自忠、宋哲元這些,他們在鹿鍾麟的帶領下保留了幾萬部隊帶到了張學良那裡,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二十九軍,二十九軍通過長城抗戰大刀隊一戰成名,然後獨霸平津地區,兵力最多增長到十幾萬人,這中間包括張自忠師,劉汝明師,趙登禹師和馮治安師,其中張自忠和馮治安是主力。盧溝橋事變爆發,趙登禹師在南苑血戰中損失殆盡,劉汝明和張自忠的部隊擴充成軍,馮治安繼承了宋哲元的位置。

張自忠殉國後,五十九軍幾次改編最後和馮治安部隊一起在淮海戰役開始階段舉行起義,他們的起義直接導致了黃百韜兵團的覆滅,這是後話。巧了,起義的地方叫賈汪,就在臺兒莊和徐州之間。

劉汝明則一路保存實力到臺灣。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張自忠的遭遇,李宗仁感同身受,當年桂系反蔣,老蔣也是買通了李宗仁手下李明瑞俞作柏陣前倒戈讓李宗仁白崇禧狼狽出逃。頗為諷刺的是後來李明瑞俞作柏也反蔣,結果手下又被老蔣買通,剛出兵就敗了。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張自忠眼含熱淚,此時他心中已有必死之心。

七七事變之前,張自忠的表現並不好,他熱衷於和馮治安爭奪二十九軍第二把交椅,當天津市長又和漢奸齊燮元潘毓桂搞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佟麟閣趙登禹南苑的慘敗就是因為潘毓桂三次出賣了情報所致。小編在自己的書《戰火青春之畢業歌》裡有詳細描述。

之後張自忠還接受日本人的邀請去了日本考察,瓜田李下啊。

七七事變後,宋哲元自己帶隊撤退,讓張自忠留下殿後就任偽北平市長和日軍接觸,全國譁然均將張視作漢奸。

後來張自忠輾轉逃出來回到部隊,此時他已經有了以死明志的決心。只有戰死沙場才能徹底洗刷自己的漢奸之名。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這版張自忠將軍還是很帥的,他治軍極嚴,口頭禪是“我扒了你的皮!”所以外號叫張扒皮。不過他的部隊對他極忠誠,原因很簡單,他能打仗,戰場上跟著一個會打仗的將領自己倖存的幾率會更大一些。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日本著名中國通板垣徵四郎,閻錫山當年的同學,也是戰後被絞死的戰犯之一。不過這次攻打臨沂他並沒有去前線,主攻的是第五師團下面的坂本支隊。

日軍有一種臨時編制,就是支隊。他們一般以聯隊或大隊配備炮兵工兵和騎兵組成一支臨時的隊伍,一般隊伍名字不再叫旅團或者聯隊,而是以指揮官名字命名,攻打臨沂的就是坂本支隊,總兵力約一萬人左右。

板垣徵四郎正在向坂本順科普怎麼打中國軍隊,那就是突破其一點就會引起全線崩潰。這點確實沒錯,忻口會戰就是這樣打的。國民黨軍只會正面作戰,一旦側翼和後方出現敵人馬上就會陷入崩潰狀態,抗美援朝初期的南韓軍隊也是這個特點。

所以李雲龍在《亮劍》裡擺的蜂窩狀防守陣型,你突破一點後面還有,再破還有防守。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當聽到坂本順介紹說臨沂對面出現的是張自忠時,板垣徵四郎面露不悅,他認識張自忠知道他的帶兵能力也知道五十九軍的戰鬥力,七七事變時駐守天津的張自忠部隊沒等宋哲元的命令直接就對日本人發動進攻,剽悍可見一斑。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徐祖貽在龐炳勳的指揮所,這個仗確實難為老龐了,他的部隊就那麼點兒,裝備還差,要不是臨沂多山易守難攻,他早就廢了。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龐炳勳要求讓張自忠和自己換防,這是常規操作,但卻不容易實現,火線上換防很容易陷入混亂。而且一旦沒有了機動兵力,光憑死守根本打不動日軍。

張自忠的以攻代守雖然打破常規,卻是最好的方法。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五十九軍發動進攻。這個衝鋒場面差評,八一廠的老毛病,非得玩兒人海。日軍那些重炮,一發榴彈就能將畫面中所有士兵幹掉。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張自忠打仗很有一套,從1932年長城抗戰開始,他和日軍打了十年交道直到犧牲。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由於以攻代守導致五十九軍傷亡慘重,老龐認為無力迴天了。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徐祖貽也建議五十九軍撤下去,傷亡太大了。而且李宗仁也同意了,但張自忠不同意。這點確實和其他國民黨軍不一樣,別的部隊你命令他死守都不行,而命令五十九軍撤退,張自忠卻根本不走。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張自忠的理由是雙方傷亡都大,現在撤走就白死了那麼多人。其實他還有一個問題,別人能撤,但是他張自忠不行,他已經背上了漢奸的名聲,不打出名堂來難以雪恥。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張自忠命令將所有的炮彈集中轟擊,給日軍最後一擊。

他說的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誰堅持到最後一秒,這點沒錯。比如甲午戰爭,如果清政府也能拖住日本八年,日本自己就完蛋了,打到最後時刻的時候日本國內已經山窮水盡了,但是日軍嚴密封鎖消息。而清政府這邊拒絕了調動南洋水師奇襲日本本土的建議,只顧求和。可惜,清政府有兩次掐死日本的機會都錯過了。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龐炳勳已經絕望了,讓下屬照顧好自己的妻兒老小。作為雜牌軍確實挺難,和日軍硬碰硬得死,不去碰臨陣脫逃也是個死,韓復榘就是例子。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當聽到張自忠五十九軍最後攻擊有效,日軍撤退之時,龐炳勳瞬間滿血復活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回顧國軍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截屏賞析(四)—臨沂保衛戰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不過這是第一次臨沂保衛戰,電影裡也就拍了這麼多。之後坂本支隊捲土重來,龐炳勳和張自忠在東北軍一部和湯恩伯騎兵團的增援下再次擊退日軍。

不過後來坂本支隊為了援救臺兒莊孤軍,從臨沂秘密繞道南下差點給湯恩伯軍團釀成大禍,這個責任確實是他倆的。

張自忠升任集團軍司令之後在棗宜會戰中殉國,是抗戰中我軍陣亡最高級別將領,也實現了他以死明志洗刷恥辱的心願。

龐炳勳在中條山堅持抗戰,後期由於指揮失誤被日軍俘虜不得已投降汪偽政府,但是卻和國民黨軍偷偷往來,所以抗戰後蔣介石原諒了他。

龐炳勳最後去了臺灣,和老戰友孫連仲合開了一家餐館餬口度日。

下一期講滕縣保衛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