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腸鏡檢查?

Y袁國樑


結腸鏡檢查主要用於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息肉、腸結核、結腸腫瘤等下消化道病變的診斷於治療,尤其是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下腹痛和腹瀉等有很大意義,具有診斷價值。因為結腸鏡檢查比較複雜。患者會有一定的痛苦。所以與X線鋇劑灌腸造影檢查相結合,並掌握或熟悉結腸鏡檢查的適應症、禁忌症和檢查前的充分準備,可減少和預防併發症(腸穿孔、出血、心腦血管意外及氣體爆炸)的發生,提高結腸鏡檢查的診斷正確率。



一、結腸鏡檢查前準備有兩個方面:

1.因為結腸鏡檢查前患者常有恐懼心理和精神緊張,比較難以配合檢查。因此,檢查前應和醫生充分溝通,消除思想顧慮,使操作能夠順利進行。

2.為了使檢查成功首先需要清潔腸道,否則存留其內的糞便和殘留物會妨礙進鏡,又會沾汙鏡面影響觀察,導致誤診和漏診的情況發生。


二、適應證也是應該進行腸鏡檢查的情況:

1.下腹痛、腹瀉或便秘、原因不明的便血(或持續隱血陽性)。

2. 懷疑存在結腸或迴腸末段病變。

3. 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或腹部包塊而需要進一步明確診斷的情況。

4.結腸癌普查或術後患者需要定期隨訪。

5.結腸息肉或息肉摘除術後患者需要定期隨訪觀察和治療。

6. 下消化道急性出血需緊急電凝切除病灶或止血。

7. 腸道疾病手術中需要內鏡探查或治療。

8.鋇劑灌腸造影發現大腸內有可疑病變,不能確定診斷者或鋇劑灌腸造影正常者,但又有不能解釋的結腸症狀。

三、結腸鏡檢查的禁總證,嚴格說來,絕對禁忌證已少見,而相對禁忌證則較多見。以下情況不能或不宜進行結腸鏡檢查或需要延遲結腸鏡檢查時間。

1.: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暴發型潰瘍性結腸炎等結腸急性炎症性病變。

2.嚴重心、肺功能不全,體質衰弱,不能接受術前清潔腸道準備和檢查的情況。

3.腹腔、盆腔手術後或放射治療後,有廣泛腸粘連或疑有腸穿孔、腸瘻的情況。

4.如精神病、癲癇、重度抑鬱病等精神或心理原因不能合作的患者

5.腸道準備不夠,內容物過多影響腸鏡進入和觀察的情況。

6.妊娠及月經期。

總之,需要結腸鏡檢查前充分放鬆,和醫生充分溝通,並做好檢查前的腸道準備,有利於檢查的順利進行,得出準確的診斷。


小克醫學


腸鏡檢查並沒有一定的明確要求,那麼無論是在普通的體檢機構或者正規醫院做腸鏡檢查其目的無非是普通的身體體檢或者疾病診斷的要求。

由於腸鏡檢查是有創檢查或者說耐受性不好的檢查,因此不是常規的檢查手段。臨床醫生一般推薦腸鏡檢查主要考慮預防結直腸疾病的需要和診斷結直腸疾病的需要。

一般是存在結直腸疾病尤其惡性腫瘤的高危因素的人群:既往有結直腸疾病的人群;有結直腸腫瘤家族史;經常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的人群或者明顯肥胖的人群。在做體檢時可考慮結直腸鏡檢查。

當有明顯的症狀時需要做結腸鏡檢查

:患者體重短期內明顯下降或者貧血,需要完善結腸鏡檢查,除外大腸癌,尤其是右半結腸癌;患者出現便血,間歇性出血;大便習慣改變,比如大便次數增加,排便困難,大便形狀改變;經常腹瀉,便秘或者交替出現等。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腸鏡是一種有創性的檢查手段,從肛門伸進去一根帶有攝像頭的管子,可以觀察整個大腸,還有一部分的小腸。所以腸鏡可以用來診斷大腸有沒有疾病,例如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大腸癌等等。由於腸鏡檢查有一定的風險,患者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舒服,有病請需要的患者,才可以做腸鏡,病情沒有必要的,不需要做腸鏡。具體來說,以下人群需要做腸鏡:

(1)腸癌篩查的普通人群

根據國際或者國內指南的建議,普通人可以從40歲或者45歲開始,做腸鏡檢查,如果腸鏡沒有發現息肉、腸癌等問題,可以每5至10年再做一次。

(2)不明原因便血或者貧血的患者

這是做急診腸鏡最常見的病因,患者突然出現便血或者黑便,體檢發現貧血,找不到原因。都可以做腸鏡檢查,明確大腸有沒有病變。

(3)定期複查的患者

腸息肉術後、腸癌術後、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複查腸鏡,看看疾病有沒有復發,目前的一般情況是怎麼樣的。

(4)有消化道症狀的患者

例如長期腹瀉、腹痛、腹脹、大便不成形、長期便秘、突然間大便變細等症狀的患者,需要做腸鏡檢查,明確診斷,排除有沒有腸癌。

腸鏡是一種非常好的檢查手段,不僅可以做檢查,還可以做治療,息肉或者早期的癌症可以在腸鏡下切除。歡迎留言諮詢,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提問。


普外科曾醫生


隨著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並有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腸鏡作為一種腸道檢查直觀、有效的方法逐漸被大家所接受。下面來聊一下關於腸鏡話題

腸鏡的全稱和檢查部位。

腸鏡的全稱叫做:電子結腸鏡。其檢查部位只限於直腸及結腸。無法對小腸進行檢查。

腸鏡檢查可以選擇全麻的方式無痛苦的進行。而且除需經腸鏡特殊治療外,無需住院。

腸鏡可以做什麼?

二、可以對腸道息肉進行切除。

三、獲取不明原因佔位性病變的病理標本,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腸鏡檢查適用於: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直結腸癌。

什麼情況下建議進行腸鏡檢查?

1、有腸道息肉或腸道癌症家族史。

2、已發現患有腸息肉並經治療後,需要進行定期得查。

3、排便習慣或排便形狀有突然變化。

4、便血。


5、長期輕度腹痛,而且經腹部彩超檢查未發現異常的。

6、慢性腹瀉。

7、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

什麼情況下不能進行腸鏡檢查?

1、女性月經期間不適於行腸鏡檢查,妊娠期應慎做。

2、年老體衰、嚴重高血壓、心臟病。

3、肛管急性感染期或有疼痛病灶。

4、肛管、直腸狹窄,腸鏡進入困難。

5、懷疑有腸穿孔、腸粘連、腸瘻。

純手打,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指正。


機靈不太懂


腸鏡檢查時發現腸道疾病的最好的方法,因為他可以直接看到到底有沒有問題,長了什麼東西。但因為腸鏡本身操作時間稍長,而且普通腸鏡可能會讓被檢查的人有不舒服的感覺,所以大家在選擇是不是要進行腸鏡檢查時候會有疑慮。那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

1、明確腹瀉、大便出血、肚子疼等病因

如果出現了腹瀉、大便出血、肚子疼等不舒服,雖然CT檢查可以排除一部分問題,但如果定位在腸道(結腸),那就需要做個腸鏡才能真正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一般腸道可能的問題是:腸炎、炎症性腸病、息肉、腫瘤、缺血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徵等。但這些都需要腸鏡檢查才能搞清楚。

2、腸道腫瘤篩查

有時候並不能等到已經有了不舒服才查,經常都是晚期腸癌了。所以做好腫瘤篩查工作是很重要的。哪些人需要進行腫瘤篩查呢?

1)50歲以上的健康人:也就是說不管你有沒有什麼不舒服,腸鏡應該作為50歲以上健康人體檢的項目,為什麼這樣呢?因為腸息肉到腸癌這個發展過程是腸癌確定的一條路,如果能在沒有症狀的時候發現息肉並進行切除,可以大大減少腸癌的發生。美國通過普及腸鏡檢查,已經大大降低了腸癌的發生。

2)大便習慣和形狀改變:記住了關鍵詞是“改變”,也就是說你解大便的次數和大便的樣子發生了突然的改變:比如原來是一天4-5次,最近突然變成4-5天一次了;原來大便都是不成形的,最近大便忽然乾燥得很......當發生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做個腸鏡明確下是什麼原因。

3) 直系親屬患過腸癌或腸息肉的人群:就是我們在最一開始說的直系親屬。因為腸癌有一定的家族性,就是一家子裡經常會同時幾個人都有。所以如果一家人當中有人患腸癌,也建議他的家人去做一個腸鏡;如果是直系親屬,那麼年齡應該提前到40歲。

4) 大便顏色發生變化: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報。特別是大便顏色往紅的方向發展了,一定要先做一個大便隱血檢查,隱血試驗陽性更是需要做腸鏡檢查了。



吉米大夫


一般患者有明顯的大便不規則不成型,或者患者經常出現裡急後重感覺。可以考慮出現一系列腸道疾病比如(腸息肉,腸粘膜充血,腸道腫塊等)

做腸鏡需要注意事項。一般要求患者前前三天要吃麵食軟食,前一天已流質飲食為主,前一天晚上後要喝瀉藥,充分的是腸道排空。

做腸鏡時候要求患者一般是左側屈曲臥位。做期間要配合好操作著,慢慢呼吸松不要緊張。

做完後呢當天不能吃油脂食物。吃點清淡易消化的。




看點小崔


腸鏡檢查可以是篩檢,即常規體檢排除腸道病變的;但最重要的還是針對性檢查。那麼哪些情況需要做腸鏡呢。1.有腸道癌症、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腺瘤等家族史的。2.長期大便性狀改變,變細,變粗,變軟變硬都算。3.長期黑便排除上消化道出血的。4.反覆腹瀉,便秘,腹痛的5.便血,或是粘液膿血便的6.排除其他系統疾患反覆發燒的。目前就能想到這麼多了,總之一句話感覺大便不一樣時間長了,就得腸鏡檢查。


醫生天天說健康


患者出現以下症狀應該前往醫院就診,並建議進行腸鏡檢查:黑便或大便帶血,不明原因的腹痛,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瀉以及粘液膿血便等。超過 50 歲的健康人建議常規定期進行體檢,體檢項目應包括每 5 ~10 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直醫智慧健康


年齡在50歲以上,出現便秘、腹痛、便血、大便性狀等症狀,要及時去醫院做腸鏡檢查,發現一些變病和腫瘤,年輕人如果長期有以上情況,也應做腸鏡檢查,來預防腫瘤,早期做腸鏡檢查,如果發現息肉,可以儘早將其切除,減少以後結腸癌的發生,特別是有家族性息肉的朋友,更應該儘早檢查。


巖卉酒店用品


1. 大便規律改變一個月以上。

2. 左下腹有隱痛超過2周。

3. 連續出現腹瀉超過2周

4. 家族有結腸癌病史,超過45歲,每2年做一次,50歲以上,每年做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