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營企業正面臨三大機遇 力爭經過3到5年的努力 在五個方面全國領先

“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蹟,民營經濟功不可沒!”

在11月1日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經濟高度肯定,並明確表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總書記同時再次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

“三個沒有變”的論斷,讓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了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杭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萌發地,歷來非常重視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昨天上午,杭州市把全市200家重點企業、100家重點服務企業、10家行業協會、40家金融機構、30家科研機構主要負責人請到現場,召開了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暨爭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動員大會,與民營企業家們共商發展大計。

千人會場,座無虛席。宗慶後、徐冠巨、魯偉鼎、丁磊、汪力成、王水福等杭州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民營企業家前排就座。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發表講話,市長徐立毅主持會議,於躍敏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各部門、各區縣(市)一把手到齊。

杭州民營經濟有4方面的獨特之處

周江勇書記說:“我很感動,因為很多區縣(市)民營企業家主動要求參加會議。感動的同時,也感到肩上的壓力很大,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杭州能為民營經濟做些什麼?”

他說,杭州有自己的思考,要“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爭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杭州民營經濟無論數量、質量,在全省都是舉足輕重。杭州不但有可能、完全有條件可以成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

周江勇書記說,杭州民營經濟至少有四個方面的獨特之處——

一、杭州民營經濟貢獻的是實力。

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12556億元,民營經濟貢獻了7561億,佔了總量的60.2%,佔全省民營經濟總量的22.5%,已成為杭州經濟發展的鐵柱鋼樑。

剛剛公佈的新一輪民營經濟500強,杭州36家民營企業上榜,已經連續16年位列全國所有城市第一。

二、杭州民營經濟積澱的是精神。

不甘落後、敢為人先,是杭州民營企業家最鮮明的特質;求真務實、腳踏實地,是杭州民營企業家最深刻的內涵;大氣開放、兼容幷蓄是杭州民營企業家的獨特魅力。

這些寶貴精神,是杭州民營經濟發展最深層的力量,是杭州民營經濟行穩致遠最重要的秘訣。杭州企業家創業創新的精神,是杭州再創輝煌的精神動力。

三、杭州民營經濟孕育的是希望。

有人說杭州這座城市很古老,但也很年輕。

年輕來自於年輕人大量集聚,年輕來自於創新創業土壤的日益肥沃,年輕來自新興產業的蓬勃興起,比如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

更難能可貴的是,杭州的年輕來自傳統產業的百年常青。改革開放誕生的娃哈哈、傳化、吉利、正泰、恆逸、萬事利、西子聯合等民營企業面對新形勢,不斷加快發展,成為民營經濟的常青樹。

四、杭州民營經濟體現的是情懷。

履行社會責任,回報反哺社會,是杭州民營企業家的寶貴品質和光榮傳統。從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萬向為社會創造繁榮、娃哈哈凝聚小家發展大家報效國家等企業宗旨,到投身公益事業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山海協作、開展捐資助學、慈善福利等社會活動,都體現了杭州民營企業家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富而思報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他們的家國情懷,反哺之意、擔當之任。

杭州民營企業正面臨3大機遇

力爭經過3到5年的努力在五個方面全國領先

如何爭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杭州的目標是,力爭經過3到5年的努力,在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平臺建設、開放合作發展、綠色循環生產、現代企業治理等五個方面,走到全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領先示範的位置。

“我們要直面挑戰,迎難而上,搶抓機遇,變危為機!”周江勇書記說,機遇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杭州民營經濟可以和城市同成長。當前,杭州城市發展正面臨後峰會前亞運的重大機遇期,要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窗口;要提升城市能級,建設之江文化產業帶、大運河文化帶;城西科創大走廊,也在研究外延擴展和內涵豐富;交通方面提出“5433”工程……民營企業應該抓住城市大發展機遇,與城市發展同成長。

杭州民營企業可以把握數字經濟時代大有作為。我們召開數字經濟大會,提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互聯網、數字經濟既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藍海,也為民營經濟創造出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提供了支撐。

杭州民營企業可以共享國家改革開放的紅利。民營經濟應改革開放而生,見證了改革,得益於改革,也推動了改革。隨著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金融體制、減稅放權、市場準入等關鍵環節將不斷突破,為民營經濟發展打開更廣泛的空間。

6個方面發力

開展“走親連心”服務企業活動

目標的實現,少不了制度和措施的保障。

接下來杭州將開展“走親連心”服務企業活動,市領導、市級部門負責人和區縣市四套班子領導,要把“店小二”的角色定位進行到底,走訪所有規模以上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成長性比較好的小微企業,走訪中發現問題,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帶回去協調解決。

同時,還推出了“營造透明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營造開放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營造成本適宜的產業發展環境”“營造充滿活力的創業創新環境”“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營造舒適宜居的生態人文環境”等六大舉措,共計28條具體措施。

降低制度交易成本、

時間成本、商務成本

為民企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這些措施如何落實?

市長徐立毅要求,要把營商環境作為發展的根本性環境來抓,更好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構建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一流營商環境。要聚焦城市“性價比”抓住改善營商環境的重點,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時間成本、商務成本,厚植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文明文化特色優勢,讓杭州更富魅力、更加耀眼。要立足當下,把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爭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要求落實到服務企業上,靠前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地,努力為民企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會上,魯偉鼎、宗慶後、汪力成三位民營企業家作了主題發言。

“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能造就更強更精的民營企業,造就更多更優的新一代民營企業家。”魯偉鼎認為,這不僅需要外在要素不斷優化,更需要企業自身不斷提升。

“能夠在黨的領導下,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我們感到無比光榮。”宗慶後表示,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帶動更多人走向共同富裕。

“數字經濟為杭州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我們期待到達智能製造的彼岸,”汪力成說,杭州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必將吸引更多跨國企業在杭投資興業。

市發改委、餘杭區主要負責人作了交流發言,王水福代表全市企業家宣讀了倡議書。

(都市快報 記者 殷軍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