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地球是一顆表面大部分地區被海洋覆蓋的星球,在地球表面大約有71%的面積是被海洋覆蓋的,陸地表面只佔地球表面的29%。全球陸地總面積大約為1.49億平方公里,陸地在地表的分佈是不均勻的,從半球角度來說,北半球陸地面積大於南半球,東半球(20°W往東至160°E)陸地面積大於西半球。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七大洲的分界線分佈

我們根據陸地面積的大小分為大陸和島嶼,全球有六塊大陸,分別是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洲大陸、南美洲大陸、南極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其中澳大利亞大陸是最小的大陸。面積比澳大利亞大陸小的陸地,都稱為島嶼,其中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我們把大陸和周圍的島嶼一起稱為大洲,不過亞洲和歐洲位於同一塊大陸“亞歐大陸”,大洲之間有一些分界線來進行分割。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七大洲分佈圖

歐洲和亞洲同屬於亞歐大陸,兩大洲在陸地上有大片區域是彼此相連的,因此也就擁有最長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歷史上,在亞歐大陸的西部歐洲部分和東部亞洲部分,分別演化出了東西方文明,逐步演化為了歐洲和亞洲。目前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大致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七大洲分界線分佈

烏拉爾山脈大致位於60°E左右,呈南北走向,綿延2500千米,是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分界線,烏拉爾河發源於烏拉爾山,最終注入最大湖泊裡海,大高加索山脈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綿延1200公里,從東部的裡海沿岸延伸到西部的黑海,土耳其海峽連通黑海和地中海。在亞歐分界線附近有好幾個國家都成為了地跨兩大洲的國家,比如俄羅斯、土耳其、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阿塞拜疆等國家。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分佈

亞洲的西南方向是非洲,兩者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是人工開鑿的運河,全長190公里,其開鑿歷史可以追溯到埃及第十二王朝,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大大縮短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程,同時也使得埃及成為了一個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非洲北部隔地中海和歐洲相望,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在直布羅陀海峽,最窄處寬度僅為13公里。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直布羅陀海峽

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白令海峽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亞洲的西伯利亞東部地區距離美國的阿拉斯加,通過白令海峽僅相隔40至80公里左右,美洲地區的原住民印第安人據說就是當地球處在冰期時,從亞洲通過結冰的百令海峽遷徙到美洲的。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在中美地峽的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通航於1914年,大大縮短了北美洲來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距離,也使得巴拿馬成為地跨南北美洲的國家。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巴拿馬運河

南美洲的南端一直延伸到53°以南地區,各德雷克海峽於南極洲的南設得蘭群島相望,所以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在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長約300公里,平均寬度為900至950公里,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位於馬來群島之中,是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所以新幾內亞島屬於大洋洲,而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地跨亞洲和大洋洲的國家。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德雷克海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