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三峽工程引起的廣泛爭議,以後還會有同等規模的水電工程嗎?

三峽工程從擬建開始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議,直到工程竣工也爭議不斷。

我注意到近幾年關於水利水電工程的討論,大都集中在三峽、三門峽和南水北調這樣的焦點上,關於環境、移民、地質等方面的爭議,會不會導致今後與三峽同等規模的大型水電工程的立項和建設越來越謹慎,也越來越困難?

因三峽工程引起的廣泛爭議,以後還會有同等規模的水電工程嗎?


三峽的動態總投資近2500億,而向家壩和溪洛渡兩個水電站,總投資大概是550億和800億,加起來已超1300億,而目前,白鶴灘的總投資已超千億,並且尚未完工。大家關心的三峽、南水北調這些國家級工程,即使是水利的業內人士,對於其爭議也無法一言說清。因為在業內細分,方向不同,依然如隔山的科研工作者非常非常多。

而這兩個工程,涉及到最高級別的國家安全,或直接影響了極大範圍的人民生活,時間跨了幾代人,從自然科學高度,提升到了政治高度,所以它的爭議熱點高於其他水利工程,且一直沒停過,是可以理解的。我認為問題結論大致是:

1)我們國家,今後對於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的確會越來越謹慎,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上馬”,也的確越來越的困難。

2)但這並不是完全因為三峽的爭議,相反,是技術越來越成熟後,多方權衡的結果。

3)今後,很難出現一個和三峽大壩同等規模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

因三峽工程引起的廣泛爭議,以後還會有同等規模的水電工程嗎?


一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大致分為:項目建議、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施工準備及招標設計、建設實施、生產準備、竣工驗收、後評價等多個階段。

可以看到,每個工程的建設過程是相當複雜的,而每個階段都有無數的工作要做。隨著工程技術手段更加成熟,今後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將從項目建議階段起,就要經受比以前更為嚴格的研究和論證,直至後評價,都將有無數的權威機構對其進行重重考驗。這是科技進步的一種體現。

因三峽工程引起的廣泛爭議,以後還會有同等規模的水電工程嗎?


外行的人所擔心的、能想到的,業內人士早就想到了。而且,所考慮的內容,一定非常非常非常多。三峽工程算是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一個里程碑,而不是終結點。但是,科技的進步,不代表著,我們可以再造一個一樣的三峽出來。

問題中提到了一句話, 叫做與三峽同等規模的大型水電工程實際上,這句話裡,“同等規模”這個詞有點模糊。因為“規模”一詞,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屬於“規模”之一的總裝機容量,就要看裝幾臺機組和單臺機組是多少萬KW,它們相乘得到總裝機容量,它們影響著這個水電站的發電能力。

因三峽工程引起的廣泛爭議,以後還會有同等規模的水電工程嗎?


比如屬於“規模”之一的壩高和壩長,它們影響著這個水利水電工程的攔洪能力。比如屬於“規模”之一的總庫容,這玩意能影響的就更多了。比如屬於“規模“”之一的移民規模。在此我想解釋一下,雖然三峽水電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但是這個“最大”,是各項指標的綜合,而不一定是每一項單挑出來都是最大。

比如說,壩高。三峽的壩高185m。但是,目前世界第三大的水電站,我們國家的溪洛渡水電站,最大壩高285m。等白鶴灘水電站完全建好以後,它將以289m的壩高取代溪洛渡,成為世界第一高壩。這個壩高,更多是地質和壩型決定的。比如溪洛渡和白鶴灘是拱壩,而三峽大壩是混凝土重力壩。

因三峽工程引起的廣泛爭議,以後還會有同等規模的水電工程嗎?


單比壩高,三峽並不是世界第一,即使是比較同類壩型,混凝土重力壩,三峽也比伊泰普水電站(196m)要低。而更易於被外界理解的“規模”,主要是以下幾個指標:

1,混凝土方量。三峽的混凝土總方量為1610萬m³,壩頂設計高程185m。而世界第二大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的混凝土澆築方量為1100萬m³,三峽的四分之三。

2,總庫容。三峽的總庫容接近400億m³,超過世界第二的伊泰普近100億m³,近乎是白鶴灘總庫容的兩倍。得益於三峽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擁有了這麼龐大的總庫容。在我有生之年,大概很難再看到世界上能再出現一個總庫容+總裝機容量如此驚人的水利水電工程。

3,總裝機容量。現在三峽的總裝機容量是2240萬KW(初期的規劃是26臺70萬KW的機組,也就是裝機容量為1820萬KW,後來又多了6臺)。

因三峽工程引起的廣泛爭議,以後還會有同等規模的水電工程嗎?


這是達到千萬KW級別的水電站中,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目前我們國家總裝機容量達到KW級別的,只有三峽和溪洛渡,等白鶴灘建成以後,就加上白鶴灘。所以,建設總裝機容量千萬KW級別的水電站,是各方面非常非常好條件的綜合才可辦到。

今後混凝土方量、總庫容、總裝機容量,能同時達到與三峽同等規模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幾乎很難出現。但要在某個方面,比如總裝機容量上達到千萬KW級別的,還是會有的,白鶴灘就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