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老人手腳變形,做了許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讓董卿淚如雨下,更是感動了無數人!

在央視《朗讀者》的一期節目中,一封寫給一位96歲老軍醫的信,讓主持人董卿淚如雨下,也讓我們看到了別樣的96歲的人生。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這位老軍醫名叫吳孟超,現任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

一位老軍醫,背後有什麼特別的故事,竟讓現場主持人和嘉賓為他留下眼淚?

原來,他不僅僅是普通軍醫、中科院院士,更是中國當之無愧的肝臟外科之父,但是他的醫德,才是讓人動容,令人感動之處!

現已96歲的吳孟超院士,至今還奮戰在無影燈下,直到現在,每週仍堅持做3臺大手術。

他的腳趾不能正常併攏,這源於做手術時長時間的站立;他的右手食指和無名指的關節,也都因為經年累月握著手術刀而嚴重變形。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但那又是一雙神奇的手,像“長了眼睛”一樣,瞭解腫瘤的位置和它的解剖關係。有時候滿腹腔的血,“長眼睛的手”一伸進去,一摸在這兒,這根血管一掐,血就止住了。

就是這樣一雙手驅走了萬千病魔:近70年來,吳孟超共施行肝臟手術16000餘例,早期肝癌病人的術後五年生存率達到70%以上。

他累嗎?當然!

在節目中給吳孟超寫信的,是長年跟隨著他的護士長程月娥,她在信中回憶了某次手術後的所見——

吳孟超的渾身被汗水浸透,精疲力盡地坐在椅子上,對程月娥說:

力氣越來越少了。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術室裡倒下了,你知道我是愛乾淨的,記住給我擦乾淨,不要讓別人看到我滿臉汗的樣子。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說話間,吳孟超的手放在扶手上,微微顫抖著。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96歲,應當是與家人共享天倫的年齡,是什麼支撐吳孟超在耄耋之年選擇繼續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也許他的那句自白“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職”,表達了他內心的準則和堅守。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作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有著輝煌的傳奇人生:從馬來西亞回到中國,陰差陽錯的學了醫;曾因為個子矮差點上不了外科手術臺,卻終究帶領中國的肝膽外科從無到有、從有到輝煌。

他的成就也多到數不清:

主刀完成了我國第一例成功的肝臟手術;

翻譯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臟外科入門專著;

製作了中國第一具肝臟血管的鑄型標本;

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

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

切除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36斤)的肝海綿狀血管瘤;

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

創下世界肝母細胞瘤切除年齡最小(4個月大的女嬰)的紀錄;

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成為設立以來醫藥衛生界第一個摘得該獎項的科學家;

……

然而讓人生出無限感慨的並不是這些頭銜和成就,也不僅是他的高超醫術,而恰是他作為醫生的準則和操守。

01

1922年8月,吳孟超出生於福建省閩清縣雲龍鄉後壟村一個貧寒的家庭。5歲時,吳孟超隨母親到馬來西亞投奔在此地打工的父親。作為家中長子的他努力工作補貼家用,用舂米做米粉,幫家裡餵豬,後來又幫家裡的橡膠園割膠。

誰也想不到,就是這雙磨出了厚厚老繭的手,有一天將成為祖國肝膽科領域的一把巧手。

上初中時,國內的抗日戰爭開始了。學校裡的課程也變了,華僑教師給學生們講祖國、講正義、講國內的英勇抗戰,講得熱淚盈眶。畢業的時候,班上收了一筆畢業聚餐的費用,作為班長,吳孟超號召以全班同學的名義捐給了抗日根據地延安。那時起,吳孟超下定決心要回到祖國、報效祖國。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青年吳孟超

1939年,吳孟超踏上回國的征程,將近一個月時間,從馬來西亞坐船到新加坡,再從新加坡坐船到西貢,坐到胡志明市,從胡志明市簽證,簽證以後再坐小火車轉到河內、河口,最後從河口入境了。入境以後繼續坐火車去往昆明。

從此,吳孟超再也沒有回到馬來西亞,與父母也再無機會相見。

火車到了昆明時,遠方的紅色延安始終縈繞在吳孟超心頭。但是師長告訴他,從昆明到延安,路還很長,有很多困難要克服,你好好唸書,將來科學救國也一樣。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青年吳孟超

於是,吳孟超開始在昆明的同濟大學附中就讀。高中畢業會考時,他本想讀工科,但是有一個很要好的女同學勸他還是學醫,讀醫對國家更有貢獻。於是他和他這名女同學一起考上了同濟大學醫學院,女同學便是他日後的妻子——著名婦產科專家吳佩煜女士。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吳孟超與妻子吳佩煜

就這樣,一對情侶攜手走上了從醫之路。從1956年開始,在著名外科學家裘法祖的指導下,吳孟超選定肝膽外科為研究方向。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裘法祖當時與他說:“現在肝臟外科還不行,中國還沒有人專門搞。”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此後,這個只有1米62的男人,經常在手術室備著一條凳子,踩在凳子上進行手術,就這樣頂起了肝膽外科的一片天空。

三年之後,吳孟超頭一回將肝臟內部複雜的血管結構完整地呈現在中國醫學界面前。而在此之前的中國醫學界,肝臟的內部結構是一個無人知曉的謎。肝臟手術更是無人問津的生命禁區。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在吳孟超的回憶裡,這件事被他說的風輕雲淡:那年容國團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我想起來了,乒乓球也是塑料,大家幾個人就拿乒乓球,一下子就溶解了。結果這個模型做出來以後,我就寫了一篇學術報告,到國外講課,人家邀請我去講課,就這麼出名了”。

事實上,吳孟超和同事們曾在兩年間一共解剖了1000多個肝臟,實驗了上百種材料。受乒乓球啟發後,他也是經過了幾次嘗試,才成功地把乒乓球先溶解成液體,再澆灌到肝臟血管裡,最終得出像珊瑚一樣呈現的肝臟血管構架。

在節目中,吳孟超也只用一句話帶過自己在肝臟方面的60餘年時光:

“因為中國也是肝病大國,死亡率很高。那個時候,肝臟沒人敢開。所以我就攻肝臟,做標本研究,然後慢慢做臨床,以後建立起來了肝膽外科。”

語言極其平實,但他在專業領域的成就又豈是一句話可以帶過的:

1960年,吳孟超帶領同伴完成了我國第一例肝臟外科手術,為新中國開創肝膽外科奠定了基礎。

1963年,他率先突破肝臟外科“禁區中的禁區”,成功進行中肝葉切除手術,之後還研究出符合中國人體質的肝臟外科手術技術體系,使我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震驚了國際醫學界。

全世界每年約有百萬人死於肝癌,在我國,每年被肝癌吞噬的病人達40萬之多。而吳孟超組建了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臟外科專業研究所,創建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從1956年進軍肝膽外科直到2005年評獎之際,吳孟超已用手術刀為13600多個病人切除腫瘤,創造98.5%的肝癌手術成功率。

由吳孟超奠定的中國肝臟外科理論基礎等一系列成就,令中國肝臟外科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02

吳孟超的學生滿天下,許多人都已是小有名望的專家教授,但他依然像對孩子一樣地教誨他們:“孩子們,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當你們幫助別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時窮盡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

這話他不只是掛在嘴邊隨便說說,而是連同恩師裘法祖所說的“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一併用一生去踐行。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他從來“不挑”病人,再危重的病人他都照單全收。

1975年2月,安徽農民陸本海千里迢迢來找他,希望可以救他一命。陸本海的腫瘤長了八年了,一直沒有醫生敢治,越來越大,越來越痛苦。

吳孟超也從未見過這麼大的腫瘤,風險很大,可他仍舊義無反顧的接收了。切下來後才發現,這個腫瘤有18公斤重,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年齡越大,榮譽越多,越有更多的人勸他珍惜羽毛,就此停刀,功成名就。但他的眼裡只有病人,這種念頭他一次也沒有過。

《朗讀者》節目現場請來了吳老曾經的病人甜甜。很難想象,這位風華正茂的姑娘在14年前是個輾轉多家醫院都被“限定了時間”的重病患者。那年,甜甜剛成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一名新生,不料肝臟長了一個足有籃球大小的腫瘤。可是因為“瘤的部位不好”,多家醫院表示“不能開刀”,除了肝移植,別無他法。

肝移植費用高昂,走投無路之時,姑娘和家裡人來到上海,求助於吳孟超。吳老發現,姑娘的腫瘤可以切除,肝移植不是百分百必須的。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當時的吳孟超已經82歲了。有同事勸他:這麼大瘤子,人家都不敢做。你做了,萬一出了事,你的名譽就沒有了。

吳孟超卻回答:“名譽算什麼,我不過就是一個吳孟超嘛!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如今的甜甜已經結婚了,在她心目中,吳孟超給了她第二次生命。在《朗讀者》中,甜甜在給吳爺爺寫的信中說:在那麼多大醫院都不接受我、切除不了我的腫瘤的時候,是您不顧眾人反對,毅然主刀!2004年9月24日早上8點到晚上6點,手術整整十個小時!

甜甜說,寫信或打電話給吳老時,都讓她感到“生命美好”。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如果一定要找出96歲的吳孟超負過哪位病人,只有一位——他的父親。

1956年,吳孟超和他的戰友一起攻下了新中國第一部肝膽外科的翻譯著作。也是在這一年,父親患了膽石症,在馬來西亞兩次手術均告失敗,不幸病逝。

噩耗傳來,吳孟超痛不欲生。此時,他已在肝膽外科領域小有成就,完成了幾個高難度的肝膽手術。如果能親自為父親施行手術,膽石症完全可以治癒。吳孟超第一次感到身不由己的無奈和痛苦,也更加激勵他探索肝臟的奧秘!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1993年春節,吳孟超和老伴一起回到闊別多年的馬來西亞小城詩巫。吳孟超見到了53年未見的親人,也終於在父母的墓前上了一炷香。

18歲一別,再見已是陰陽兩隔!

在爸媽的墓前,吳孟超說:“媽媽爸爸,我已經為國家做了一點事情,現在工作還是很好。”

03

吳孟超常對學生說:“讓別人去享受‘人上人’的榮耀,我只祈求你們善盡‘人中人’的天職。有些醫生永遠只能收到醫療費,但我願你們收到更多別人的感念。”

“謝謝”這兩個字,是吳孟超最經常聽到的兩個字。在醫院門口,經常有人一見到吳孟超就撲通一聲跪下,遞上帶來的CT片。

90多歲的吳孟超就舉著CT在太陽底下站著,一看就是半個多小時,然後朗聲道:“還有救,來住院吧!”病人家屬無不欣喜若狂,淚流滿面。

有病友回憶,冬天的時候住院,吳孟超每次檢查的時候,都是把手搓熱了,或者把手放在懷裡焐熱了,再來做檢查。

查房時,吳孟超還曾經被拍到這樣一幕:當他詢問完病人的情況準備轉身離開時,患者突然拉住他,深吻了他的手。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吳孟超顯然有些意外,但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臉上帶著笑,轉身抱著病人的頭,在臉頰下輕輕地回吻了一下。

吳孟超的患者大多數都患有肝炎,但他總是不懼傳染。他常常輕拍他們的手、摸摸他們的頭,甚至用自己的額頭貼著病人的額頭試體溫。

往往,吳孟超的手一摸到病人的腦門上,病人的眼淚“刷”就掉了下來。

“一個人得了肝癌,整個家庭往往都垮了。跟病人多說句話,跟他握握手,就能給他和全家人信心。”

在吳孟超的眼中,作為醫生,就要一切為病人服務。如果一個醫生對病人不負責任,那就失去了做醫生的基本資格。

吳孟超對收紅包、拿藥品回扣的事,最深惡痛絕,為了給病人省錢,他甚至給醫生們定了不少規矩:如果B超能解決問題,決不讓病人去做CT或核磁共振;如果病人帶來的片子能診斷清楚,決不讓他們做第二次檢查;能用普通消炎藥,決不用高檔抗生素;吳老最反對用縫合器械給病人縫針,他說:咔嚓一聲,1000多元就沒了,那可是農村孩子幾年的學費!我就主張用手縫線,分文不要!

有一次,一個獎項委員會在對吳孟超進行考核,考核組原想約他上午談話,他說上午有手術,建議安排在下午。起初有人猜想,這肯定是位特別重要的病人。後來才知道,那只是一位來自河南的農民,與吳孟超素昧平生,因為家窮,病情重,吳孟超只想儘早為他手術,早半天解除痛苦,也能少交一天住院費。

96岁老人手脚变形,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他让董卿泪如雨下,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在吳孟超擔任院長的醫院,肝癌手術所有費用不過2萬元左右。一位賣了房產來求醫的病人接到賬單時感慨:“沒想到大上海會有這麼低的收費!”吳孟超說:“我是一個醫生,學的是治病救人,醫院更是治病救人的,怎麼能想著從病人身上撈錢?”

從吳孟超第一次拿起手術刀到今天,已經70多年了,平均一年200臺的手術,16000萬名病人,因為他而脫離了生命的絕境。

吳孟超總說:“我想揹著每一位病人過河。”

他還常對學生說:“醫學是一門以心靈溫暖心靈的科學。”

然而他最常說的是:“我只是一個吳孟超。”

簡簡單單八個字,背後是一顆感動無數人的仁愛之心,一份做醫生的準則和堅守。

向吳老致以我們最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