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黃家駒生前很少為他人寫歌曲?逝世後卻塵封很多作品?

為何黃家駒生前很少為他人寫歌曲?逝世後卻塵封很多作品?

我們都知道黃家駒是一位創作的天才,一生之中創作了數百首歌曲,但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已經出版,許多作品被埋葬直到他離開,這些聲音沒有被我們所聽到,也是非常的遺憾。現在,我們經常聽到一位作詞作曲人為張三寫歌,為李四寫歌,只要我寫了一首好歌,所有的商業廣告或者業務就會撲面而來,顯得很高端很受人尊敬的樣子。然後,我們不禁在心裡想到黃家駒的創作能力如此之強,以至於BEYOND根本無法消化它。那為什麼創作的歌曲為什麼不給到別人進行發表呢?

為何黃家駒生前很少為他人寫歌曲?逝世後卻塵封很多作品?

黃家駒當時並不是沒有給別人寫歌,反之而且寫過很多,例如王菲《重燃》《可否抱緊我》,譚詠麟《千金一刻》《忘情都市》蔡興麟《為了你,為了我》,許冠傑《交織千個心》等等,但是加起來總共也就是十幾首而已,這個數量對於一般的歌手而言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對於二哥的創作當中比例不是很高。

為何黃家駒生前很少為他人寫歌曲?逝世後卻塵封很多作品?

在BEYOND,黃家強還為他人創作了十多部作品,黃貫中也為其他人創作了大約30剁手歌曲作品。這些都沒有什麼,主要是黃家駒為什麼僅僅為別人創作十幾首而已呢?這些其中是有一定原因的,可能原因有很多種,我們接下來看下其中的兩種:

為何黃家駒生前很少為他人寫歌曲?逝世後卻塵封很多作品?

一、唱片公司對於黃家駒作品的干涉:1993年5月10日,BEYOND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這個問題。記者問:既然你想宣傳自己的音樂,為什麼不為別人製作音樂呢?這樣不光能表達自己的情感,也能對本身的發展有一定的好處。

為何黃家駒生前很少為他人寫歌曲?逝世後卻塵封很多作品?

黃家駒說我們想為人們創作音樂,但是其中唱片公司反對。記者問:你有好的歌曲為什麼不留給自己唱然後發表呢?黃家駒說:如果不是好的歌曲,我怎麼能夠拿得出手給到別人呢?這反而會影響beyond的聲譽而已。黃家駒的回答令人欽佩,但是當時唱片公司的意思就是“我不許任何任何人的唱片當中有BEYOND的影子,如果想聽BEYOND的歌曲就要去買我們的唱片”

就因為如此,黃家駒受到唱片公司的嚴格約束。除了挑選一些歌曲並將它們放入專輯之外,其餘的只能被擱置甚至丟棄。比如《冷雨夜》,當時黃家駒寫完之後本來打算扔掉的,是弟弟黃家強看到後撿了起來並且填詞填曲進行演唱,才拯救了這首歌曲,現在,可以說這是一個經典的作品。黃家駒為其他人創作的有限十幾首歌幾乎都是特殊情況。它們都是唱片公司的安排。例如蔡興麟和王菲都是BEYOND同一家公司的兄弟姐妹,小島樂隊也是陳健添公司下的樂隊。而許冠傑是粵語歌壇的宗師級人物,譚詠麟是當時的當紅巨星,所以啊多多少少要給別人一些面子,不是什麼人都能唱到黃家駒的歌,如果能唱到也不一定能夠唱的好,畢竟黃家駒的歌曲是發自內心的產物。

為何黃家駒生前很少為他人寫歌曲?逝世後卻塵封很多作品?

二、除了第一點說的唱片公司干預,還有的就是香港樂壇的大環境。香港音樂界並不尊重原創性。邀請歌曲的現象並不受歡迎。流行的是日本歌曲的改編。如果您邀請創作者,則表示尊重原作。但當時情況並非如此,他們寧願去翻唱日本的歌曲。這樣做成本很低,風險很小,拿過來就可以唱,唱完基本不貲也紅起碼有人聽。這一切都是這樣的。花錢去邀歌寫出來的歌曲不一定好,即使好唱了也不一定紅,足足的是吃力不討好。

為何黃家駒生前很少為他人寫歌曲?逝世後卻塵封很多作品?

當時的環境就是這樣的,所以像黃家駒這樣的原創音樂家,雖然很少,但沒有人會認真對待他們,也沒有多少人可以積極地邀請他們。另外,可能有這樣的原因,就是黃家駒寫的歌曲並不適合別人唱,,不是每個人想唱就行的,比如《歲月無聲》《交織千個心》都是別人唱的不行,beyong重新整理後才有人聽的。當然,如果黃家駒寫的喜歡你》《情人》《冷雨夜》這個適應性強的抒情歌曲可能別人能夠唱的起來。但是我們要知道,黃家駒本質不想寫這類軟綿綿的歌曲,出了這幾首已經是很難得的啦,畢竟二哥骨子裡面是搖滾。

為何黃家駒生前很少為他人寫歌曲?逝世後卻塵封很多作品?

由於上述原因,黃家駒所寫的歌曲由於不尊重原創,不適合別人唱所以無處安放(當然,還有很多未成型的DEMO)。如果黃家駒沒有這麼早的離去,我們終究會聽到更多的歌曲,但不幸的是,大部分作品只能永遠封存或消失......但是留世的歌曲已經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家駒是一位真真正正的“音樂鬼才”“音樂巨匠”“音樂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