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說三國:董卓廢立皇帝、肆意誅殺官員,為何唯獨敬重蔡邕?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本期的《墨說三國》和大家一起聊聊東漢著名書法家、文學家、音樂家、收藏家、經學家蔡邕的故事。

之前以史為鑑墨上桑在寫董卓的時候對董卓和蔡邕的資料都查了一大堆,剛好拿出來分享給大家。

董卓之所以不但不殺,反而重用蔡邕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墨說三國:董卓廢立皇帝、肆意誅殺官員,為何唯獨敬重蔡邕?


一,蔡邕名滿天下

蔡邕可以說是東漢末年最有名的大家、全才。在文學、書法、音樂、經史、天文、收藏等等方面都是專家級人物。

而且蔡邕這個人品德非常高尚,崇尚黃老之學。為民的時候專注學術,孝順父母;當官時彈劾宦官奸臣,為官清廉。

可以說是當時文人心目中一個完美的儒家弟子,也是眾多文人學習或崇拜的偶像。

眾所周知,董卓是一個西涼出身的將領,在文化上自然低人一等。等到董卓掌權,雖然廢立皇帝這樣的事情都能幹出來,隨意殺害、侮辱大臣更是家常便飯。但是董卓想要幹大事,肯定也需要一塊遮羞布,來彰顯自己對於對讀書人的尊重。

墨說三國:董卓廢立皇帝、肆意誅殺官員,為何唯獨敬重蔡邕?


這個時候朝廷中的讀書人已經被董卓得罪的差不多了,而剛好蔡邕這時候隱居在野。

對於如此符合董卓要求的吉祥物,董卓自然不會放過,於是強行徵招蔡邕入朝為官。蔡邕剛開始推說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罵道:“我有滅人三族的權力,蔡邕就算驕傲,敢試一下嗎?”

蔡邕不得已只好應命,被董卓任命為代理祭酒,很快又被升官,歷任侍御史、治書御史、尚書,三天之內,遍歷三臺。

二,蔡邕無兵無權無野心

蔡邕雖然名滿天下,但是自己並沒有大家族、大勢力的背景。沒有私兵也不會武藝,最重要的是沒有野心,是一個典型的文人雅士。

董卓面對這樣一個無論是勢力還是個人的武勇都對自己構不成任何威脅的人,自然非常的放心。

三,蔡邕人格高尚


墨說三國:董卓廢立皇帝、肆意誅殺官員,為何唯獨敬重蔡邕?


蔡邕無論公私,人品沒得說,而且對於董卓的暴行,也是多有勸諫。董卓的公文之類也都交給蔡邕來撰寫。

董卓想當姜子牙當過的“尚父”,於是諮詢蔡邕,蔡邕勸說道:“姜太公輔周滅商,所以特號為太公。現在您的威德雖高,但相比尚父,還是等到關東平定,陛下返還舊京,然後再討論就順理成章了。”董卓覺的有道理,聽了他的話。

四,蔡邕是經學大家,可以解釋讖緯學說

古代有一類人專門用來解釋天地異象,類似大祭司、太史公、觀天象等等。

蔡邕不但是經學大家,還可以為董卓解釋天地異象,讖緯學說。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六月,發生地震,董卓為此詢問蔡邕。蔡邕於是乘此機會勸諫董卓說:“地動,是陰盛侵陽,臣下不遵守國家制度引起的。前春天郊祀,公奉車駕,乘金華青蓋,爪畫兩箱,遠近都認為不合適。”董卓於是聽從蔡邕勸諫,改乘皂蓋車。

正是有上面四個方面的原因,董卓不但沒有殺害侮辱蔡邕,反而對蔡邕敬重有加,蔡邕的官職也基本上都是董卓給封的。

墨說三國:董卓廢立皇帝、肆意誅殺官員,為何唯獨敬重蔡邕?


可惜成也董卓,敗也董卓。蔡邕只不過在董卓死後和王允等人談論董卓時,嘆了一口氣,就被王允打作董卓餘黨,處以死刑。可惜蔡邕如此一位人物,以史為鑑墨上桑認為蔡邕可以說是整個三國中死的最為可惜的一位人物了。

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