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82年到現在才退了17個群?細數美國36年來的退群史

美國自從新總統特靠譜總統上任以來,根據公開報道已經陸陸續續退出了9個群了,分別是:

美國從82年到現在才退了17個群?細數美國36年來的退群史


一、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2017年1月23日簽署簽署了上任後的第一份行政命令,正式宣佈美國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

TPP(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全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基本上覆蓋了環繞太平洋的大部分國家,包括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和秘魯,亞洲和大洋洲的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文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12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佔到全球經濟的40%,而TPP的目標就是促進貿易自由化,降低各成員國之間的關稅,使商品能更快速、更廉價地在各成員國之間流通。

TPP也被視作奧巴馬政府政治遺產的一部分,是奧巴馬任內全力推動的戰略之一。曾被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作是美國“轉向亞洲”戰略的支點。

二、巴黎氣候變化協定


美國從82年到現在才退了17個群?細數美國36年來的退群史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6月1日在白宮宣佈,美國將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特朗普說,《巴黎協定》讓美國處於不利位置,而讓其他國家受益。美國將重新開啟談判,尋求達成一份對美國公平的協議。這是繼退出跨太平洋貿易伙伴協定後,特朗普宣佈退出的第二個由前任奧巴馬總統簽署的國際協議。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巴黎協定》。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

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美國國務院2017年10月12日發表聲明稱,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但仍願作為觀察員國繼續參與該組織。聲明稱,美國的這一決定並不輕率,而是反映了美國的關切,即:不斷增加的欠費問題、該組織進行基本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該組織持續的對以色列的偏見。

2017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投票通過一項有關耶路撒冷的決議,稱以色列是“佔領國”,敦促以色列停止在東耶路撒冷的考古挖掘和其他工程。7月,在波蘭舉行的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位於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希伯倫老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教科文組織的這兩項決定美國和以色列同時做出退群的決定。不過,這已經是美國第二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了。

四、全球移民協議

2017年12月2日,在聯合國全球移民大會在墨西哥的巴亞爾塔港開幕之前幾個小時,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再次宣佈,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將退出聯合國《全球移民協議》(Global Compact on Migration),稱這項協議與其國內政策相悖。

2016年,聯合國大會193名成員一致通過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政治宣言,即“紐約關於難民和移民的宣言”,承諾維護難民權利,幫助他們重新安置,並確保他們獲得教育和就業機會。這一舉措得到了奧巴馬的熱烈支持,並被古特雷斯認為是他在2018年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宣佈,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同時,美國將重新對伊朗實施最嚴厲的經濟制裁。

美國從82年到現在才退了17個群?細數美國36年來的退群史


“我宣佈,美國今天將退出伊核協議。”特朗普說,“我很清楚,靠這樣一個根兒上就爛透了的協議,我們無法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路透社稱,特朗普表示,伊核協議是一個“糟糕的”單方面獲益的協議,“它過去無法帶來平靜,無法帶來和平,將來也永遠不會帶來和平”。

伊核協議是2015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執政期間,伊朗與英國、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美國六國以及歐盟達成的一項協議,對今後長達25年時間裡伊朗核活動提出了各種約束,作為交換,美國和歐盟將逐漸取消對伊朗的制裁,這些制裁包括禁止進口伊朗石油和天然氣、凍結某些個人和企業資產、禁止與伊朗銀行和金融機構進行交易等。

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年6月19日,美國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指責人權理事會“長久以來對以色列存有偏見”。聯合國對美國做出該決定表示失望。美方聲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及“無法有效保護人權”。黑莉宣佈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站在她旁邊。對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行為,黑莉抨擊稱,美國呼籲改革該機構,但呼聲一直沒有得到重視。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總部設在日內瓦,是一個負責維護人權的、擁有47個成員的聯合國機構。

七、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

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10月3日在白宮對記者表示,特朗普總統已決定美國退出涉及國際法院管轄問題的《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關於強制解決爭端之任擇議定書》。

博爾頓說,特朗普的決定與巴勒斯坦日前因美國搬遷駐以色列大使館一事將美國告上國際法院相關。他還表示,特朗普政府將開始複查美國加入的所有可能將美國置於國際法院管轄之下的國際條約。

《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是一個國際公約,於1961年4月18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的聯合國關於外交交往與豁免的會議上籤訂,1964年4月24日生效,最初的簽約國有60個。1975年11月25日,中國加入該公約。截至2014年4月2日,隨著巴勒斯坦的正式加入,該公約已經達到了190個締約國。

八、萬國郵政聯盟

2018年10月17日,美國白宮宣佈,美國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程序;如未來一年未能與萬國郵政聯盟達成新協議,美國將會退出。

美國白宮兩名匿名高級官員在當天的記者吹風會上稱,萬國郵政聯盟當前的“終端費”政策對美國不公平,全球多國都在國際郵件計費問題上“佔美國的便宜”。

“終端費”即各國郵政運營商在本國國內運送來自他國郵件時從他國獲取的收入。當前萬國郵政的費率體系對發展中國家有很大的補貼,比如一個一磅的包裹從中國寄到美國只需要花費2.5美元,但從美國寄到中國則需要10美元。

萬國郵政聯盟前身是 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郵政總聯盟”,1878年改為現名。

九、中導條約

10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中程導彈條約》,並指責俄羅斯單方面研發武器,違背條約規則,為了捍衛美國利益,必須採取行動。

美國從82年到現在才退了17個群?細數美國36年來的退群史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21日強硬回應稱,如果美國繼續單方面退出協議,俄羅斯將採取一系列報復措施,包括軍事措施。

1987年《中導條約》的簽署是冷戰後期美蘇走向戰略和解的標誌性事件,該協議為1991年美蘇兩國簽署《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中導條約》全名《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1987年12月8日,由戈爾巴喬夫與里根簽署的無限期條約。射程500—1000和1000—5500公里的全部陸基導彈和發射裝置都被削減。

-------------------------------------------------------------

當然美國退群並不是特朗普一個人的鍋,早在1982年冷戰時期,美國就開始退群的表演了,特朗普只不過是表現的著急了一點罷了,我們再來看看,美國之前都退過那些群?

美國從82年到現在才退了17個群?細數美國36年來的退群史


一、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982年,美國為維護其海洋霸權,簽署後再退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於1982年12月10日在牙買加的蒙特哥灣召開的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最後會議上通過,歷時9年,擁有17個部分、320條款項以及9個附件的龐大海洋法體系,堪稱是人類歷史上最漫長的國際多邊談判。公約規定一國可對距其海岸線200海里(約370公里)的海域擁有經濟專屬權,已獲150多個國家批准。

美國不但沒有加入《公約》,還厚著臉皮要求享受公約帶來的利益,同時又以非締約國身份不受《公約》約束為由,將其他國家的專屬經濟區及其上空視為“國際水域”和“國際空域”。

在1982年之後至今,美國標榜的“海上自由航行”一直是美國全球行動的基本主張,併成為它介入地區糾紛的方式之一。​

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當時非洲國家塞內加爾人阿曼都布任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多次不服從美國的旨意。而美國是共和黨強硬派總統里根執政,他把教科文組織稱之為“第三世界批評美國和以色列的講壇”。

1984年12月,美國悍然宣佈退出,直到2002年9月,美國為了給反恐戰爭尋求國際支持, 才在小布什任內宣佈迴歸。

三、國際法院

1984,美國通過反對派武裝在尼加拉瓜港口悍然佈雷,炸燬多國船隻。4月9日,盛怒之下的尼加拉瓜將美國告到位於荷蘭的國際法院,控告美國非法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脅、干涉其內政和侵犯其主權的行為。結果里根政府先發制人,4月6日便通知聯合國秘書長,對於1946年美國發表的接受國際法院強制管轄的聲明,在兩年內不適用於“與任何中美洲國家的爭端或由中美洲發生的事件引起或同中美洲事件有關的爭端”,該通知立即生效,排除國際法院對美國的管轄權。

美國從82年到現在才退了17個群?細數美國36年來的退群史


尼加拉瓜起訴美國之後,5月10日,國際法院通過保護尼加拉瓜的臨時措施,要求美國立即停止向尼加拉瓜港口布雷。法院還以14∶1(反對者為美國法官)的投票結果判定,尼加拉瓜的政治獨立和主權“應該被完全尊重,不應被任何軍事或者準軍事行為危害”。11月26日,國際法院拒絕美國的辯解,堅持稱國際法院對此案具有審判權。

1985年1月18日,美國退出國際法院,指責該案件是“出於政治和宣傳目的錯誤利用國際法院”。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稱,我們希望國際法院沒有走上其他一些被政治化、反對西方民主國家利益的國際組織的老路。這是美國自1946年加入國際法院以來第一次宣佈退出。

四、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 UNIDO) 是聯合國大會的多邊技術援助機構,成立於1966年,1985年6月正式改為聯合國專門機構。總部設在奧地利維也納。任務是“幫助促進和加速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和協調聯合國系統在工業發展方面的活動”。

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對於幫助發展中國家失去興趣,1993年,加拿大宣佈退出工發組織,美國也於1995年底以“國內預算困難”為藉口正式退出。​

五、《京都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補充條款。

美國從82年到現在才退了17個群?細數美國36年來的退群史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為了達成“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而制定的。

美國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美國曾於1998年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為藉口,宣佈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

六、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大會

為了反對種族歧視,消除種族偏見和種族隔離,聯合國先後於1978、1983、2001年召開了三次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大會。

但是美、英、法、德、意、荷、西、葡等傳統的歐洲大國以及東亞的日本,它們都有悠久的殖民史,通過殖民,攫取了天量的財富、控制了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對於反對種族大會上提及的反對種族主義和賠償等問題都極為反對。在2001年召開的第三次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大會上,中東衝突成為爭辯的焦點。9月3日,美國和以色列代表團以會議最後聲明草案“充滿反猶太人的語言”為由決定退出大會。

七、反彈道導彈條約

2001年12月13日,美國總統布什在白宮玫瑰園發表講話,宣佈美國已正式通知俄羅斯,美國將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ABM)。布什是在當天上午主持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後宣佈上述決定的。他聲稱,《反導條約》妨礙了美國發展保護自己的人民今後免遭恐怖分子和“無賴國家”的導彈襲擊的手段。他說:“作為最高指揮官,保衛美國人民是我的最高職責,我不能再讓美國繼續保留一項妨礙自己發展有效防禦的條約。”他還說,冷戰早已過去,“今天我們要拋棄這一冷戰的最後遺物。”

反導條約》的全稱是《限制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條約》。它是1972年5月26日由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同來訪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在莫斯科簽署的一項雙邊條約。

八、國際刑事法院

2002年5月,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本週》節目採訪時說,美國將退出國際刑事法院條約。美國將在幾天內通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美國不打算批准《國際刑事法院規約》,因而也不再受該條約宗旨的任何約束。

鮑威爾稱,美國認為該條約可能對美國的軍人、外交官和政治家不利,而且該法院也不對聯合國或其它任何機構負責。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卸職前簽署了該條約,但沒有提交參議院批准。鮑威爾說,既然美國從未打算批准這一條約,因此美國將這一決定正式通知聯合國是“恰當的”。

從冷戰結束到現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歷史上,美國人已經陸陸續續退出了快20個群,而且其他神馬美韓自貿區協定、北美自貿區協定、世貿組織……也基本上都被美國人威脅一遍要退群了,我們可能有幸見證歷史上退群最多、最迅速的一個國家。

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