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安敏

友人給我發來一張圖片——一個掉進泥溝里弄得滿頭滿臉汙泥的大頭小娃,在哇哇大哭。旁邊一個穿拖鞋的女人在幫他解背上的書包。文字說明是:開學了!他又掉進溝裡了,老師問他有沒有受傷?孩子說,人沒事,就是暑假作業全掉溝裡了……老師笑了,你的套路比溝還深。這小子長大了一定是個當官的料。

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這是一個搞笑的圖文小段子,是想讓我們開懷一笑呢,還是以笑為掩蓋抖落出汙垢裡的深重,或是以笑為匕首,挑開一扇黑暗的門?作者的落腳點顯然在結尾一句,不無欣賞與誇獎裡的揶揄。可我,卻笑不出來。我在心裡哭得比這娃還傷心,還歇斯底里。我直覺和強調的是眼前這“娃”,就是這麼小一個娃,就揹著書包上學了,不是幼兒園就是學前班。

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現在的孩子還有幼年和童年嗎?普天下的中國家長異口同聲高呼雄赳赳氣昂昂的口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後一個個趕牲口、拎豬崽一般,把一個個乳臭未乾的娃,極其焦慮而急促地甩到“起跑線上”。雨後春筍一樣的幼兒園和學前班笑口大開。可幼兒園是幹什麼的?是要讓孩子們享受童稚之歡,就像老了要有天倫之樂。現在的幼兒園就開始上課了,就開始“低頭思故鄉”了,把“起跑線”又往前劃了一大步。在幼兒園和一年級之間又擠進來一個學前班,這“起跑線”在學前班就擠成一團了,一年級啊,已經是搶奪山頭陣地了,得“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了。

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以前,好像是中考和高考有過起跑線一說,慢慢變成了小學口號,眼下則變成幼兒園、胎教的口號。“照這個演變,是不是從受精卵的時候就要步入‘起跑線’呢!”這話是嬰幼兒教育專家齊麗娟說的。那些大、中等城市裡剛剛慶祝自己升了級的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與此同時降臨身上的就是幾年後孩子入學的焦慮:附近有不有好的學校?去找好的學校得多少錢去租學區房?房地產商的學區房開發,可是一張金字招牌。在貧富差別如此巨大的當下,又有多少人能夠擠進這些學區房和擠進那些學費高昂的貴族學校呢!“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實際上就是一句純粹的貴族口號,有很多喊口號的人,要麼是一種心裡安慰要麼就是瞎起鬨。

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人的一生,嬰兒、幼兒、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壯年、老年,本來清清楚楚,各有各的生命承載,是從誰開始毀滅了人生的幼年與童年呢。古人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倡導從小好學勵志,也把幼年童年留了出來啊!

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文字說明是用了心思的,短短几句話,揭示出來的社會問題可以用幾籮筐的文字來解讀。第一句是“開學了”,這麼小一個娃就開學了!“他又掉溝裡了”,一個“又”字,辛酸而又滑稽,說明他不是第一次掉溝裡了,才丁點兒大的孩子,怎麼能不掉溝裡呢;也說明當今社會讓孩子早熟——暑假作業太多了,沒做完,老師會批評的,他已經用這樣的方法躲過劫難,又故伎重演。“老師笑了”,老師早就明白的,這樣的事常有發生(順帶說一下,這個老師穿著拖鞋)。“你的套路比溝還深”,這是一條什麼溝呢,這溝有多深呢,這溝是誰挖出來的呢。

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這個小娃之所以有如此套路,是因為學習、作業的負擔太重,小小的童心太難承受。是因為家庭、親友、社會,也包括學校和老師,讓他耳濡目染了“套路”的學問。這就是“起跑線”嗎?這娃一起跑就掉進溝裡,被汙染得一塌糊塗。這娃所處的家庭和學校,可能都是汙垢的參與者。這泥垢汙染了這娃,這娃是下一代啊。我們不能讓下一代都往這溝裡掉啊。太早地把他們推向起跑線,也就有可能把他們過早地推進溝裡。從表到裡,也許都會被汙垢。我欣慰的是,這娃真還聰明,他會自救!他在起跑線上的畏懼裡自救。是不是也在告訴我們,他們敢於挺身衝向汙染以自保,敢於犧牲形象以逃避,敢於吃一回苦以抗爭。起跑線前有溝,溝在他們眼前幻化成“套”。但我不能為他慶幸,他前面的路還長著呢,曾看到一個英語老師的演講視頻,他說現在的中學生每晚只能睡五個來小時,因為每天帶回來的各科家庭作業至少要做五個半小時,十二點以後才能做完。

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我們的童年有過苦難,但苦難裡也有童年的味道,所以我們能自豪地唱起“時刻準備著”的歌謠。眼前這哭聲會產生怎樣的歌謠呢,在起跑線上就開始被壓抑被扭曲被汙染的童心裡,會對接明天的陽光、承受明天的風雨嗎?

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剛想結束這篇文章,手機上又跳出一個鏈接:日本培養狼娃,我們培養娘娃!未來戰爭我們拿什麼打贏?從裡邊的視頻裡看到,日本幼兒園的主打是身體素質課,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進行著翻滾、下腰、倒立、跳箱等各種項目,甚至只穿個短褲衩赤身露體參加“冬季持久走大會”。而我們的孩子每天都被困在書本之間,上課聽講、學習,下課輔導班、興趣班,回到家課後作業,於是近視率極高,孩子要麼胖的不行要麼瘦的不行,大大小小的兒童醫院一個個爆滿。“我們還在比誰的學習好,人家卻說,我們可以活得更長更健康更好。”

中國的教育,能讓孩子不哭嗎?

中國的教育,能讓這娃不哭嗎?

我只能陪著你哭,孩子。其實,每個把孩子推向起跑線的家長也在哭。微博上就有過一條消息——《三萬元月薪撐不起一個孩子的暑假》,這說的是家長面對中國式教育的無奈,痛定思痛再想想,這不是用錢在砸自己的孩子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