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攻伐!華為智選、宜家、東易日盛、羅萊、水星的擴張

大材鷹眼(第10期):大材研究旗下要聞整合頻道,

泛家居要聞,專注建材、家居、裝修等泛家居行業的情報;每天10分鐘,放眼看同行,給思想加油,讓自己的決策多一點科學!


大攻伐!華為智選、宜家、東易日盛、羅萊、水星的擴張





壹 | 建材板塊


大家可知道,大名鼎鼎的華為,專門搞了一個智能家居品牌,名叫“華為智選”,跟小米的“米家”有點像。

從技術實力上講,可能華為智選給人的感覺很強。但從引流獲客能力來講,華為智選搭的平臺沒有小米那麼強,畢竟小米自有的媒體與米家平臺,運營得相當牛。

據公開資料,截止2017年底,小米智能家居平臺米家APP聯網設備量已超過8500萬臺。而接入華為HiLink協議的WiFi類智能家電設備已達300萬-400萬臺。用戶體量差距還非常大。


不過,華為智選的模式也在發力,他們引進合作廠家的速度很快,預計2018年要覆蓋1000款產品。

首批智能單品,跟歐普照明、上海三思合作,推了三款燈:智清讀寫檯燈、悅活香薰燈和上海三思彩色球泡燈。

前幾天,華為Mate 20系列新品中國區發佈會現場,華為智選又露臉了,發佈華為智選智能指紋鎖等,這個指紋鎖,是跟匯泰龍聯手做的。

大材研究給一個建議是,那些想做智能家居單品或者設計、方案的公司,有必要考慮選一個聯盟加入,華為智選、小米的米家等,至少得加入一個,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貳 | 賣場板塊


10月底的時候,宜家網上商城開始試運營,開放149個服務城市,線下大多數商品都可以網購,小件9.9元包郵,大件69元包郵。

我們都知道,宜家在中國的大多數賣場,生意都非常好,有些賣場在節假日甚至需要限流。但一直沒有專門做電商,小步試探而已。

2016年9月,宜家中國才上線網店,僅對上海地區開放。同年在溫州開了一個訂貨中心。2017年底,新加坡的電商服務上線。

2018年8月底,宜家推出“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小程序,計劃在9個月時間裡,不定期推出不同主題的限量概念套裝。

據公開報道,從8月27日上午10點到8月28日下午3點,10天左右,一共有226萬訪問量,共有2895個訂單,售出2952個套裝。其中45%訂單來自沒有宜家商場的城市和地區,55%訂單來自有宜家商場的城市和地區。

其中,“一吻上牆和“FIKA時刻”兩個套裝賣得更快,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全部售完。

這份成績得益於宜家公眾號的影響力,以及事先展開的多渠道宣傳,據瞭解,宜家官方公眾號共有1500萬粉絲。

小程序預售之前的8月25日,宜家就推送了頭條文章予以告知,並提醒粉絲預約“開售提醒”,並於8月27日宜家家居快閃店上線當日,又一次公眾號推文提示。

2個月後的10月18日,宜家官網首期開放35個城市的電商服務,以江浙滬為主。半個多月時間,就聲稱149個城市的電商業務落地,效率還算非常高的。

有人在問,為什麼宜家一直對電商不感冒,今年卻著急全面鋪開?大材研究創始人、首席研究官鄧超明分析認為,背後至少有三點原因:

一是宜家商場的到訪顧客數量、會員量與官網訪問量,雖然連年保持增長,但是增速卻明顯下降,說不準某一天負增長,畢竟線上分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宜家必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二是在未開店的經濟較發達城市裡,宜家找到合適的地點開賣場,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都在大搞開發,很多企業都在盯這些城市,導致開店成本很高,可供選擇的合適位置不多。

2017財年的情況是,宜家在國內開了24家門店,分佈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瀋陽等地區,還有2家訂貨中心,濟南商場開始營業。後續開店計劃還沒有公開。

三是宜家官網的訪問量非常大,以前訪問者也就只能看看商品信息,大把流量都浪費了,如果把電商做起來,官網的流量向交易轉化,有潛力帶來可觀的銷售額,尤其是留住那些沒有到門店購物的顧客。

根據宜家的官方數據,2017年財年,宜家官網的訪問量高達21億次,其中,中國官網的訪問量超過7500萬次,會員量1800萬,很嚇人的,應該超過了絕大多數家居電商品牌,如果搭上了網上銷售業務,轉化率應該不會差。

叄 | 裝修板塊


說起家裝,繞不開東易日盛,我們來看看他們今年的業績表現。

2018上半年,營收18.1億元,同比增長21.47%,淨利潤1097萬元,同比增長242.86%。比起定製家居、家居賣場來講,這淨利潤確實有點小寒磣。


淨利同比增長242.86%,意味著去年上半年的淨利更糟糕。

畢竟都是增長了,東易日盛應該落實了一些有效的策略,首先是家裝業務,營收16.05億元,現比增長19.99%,放了一些大招,跟鏈家合作,圍繞鏈家購房客戶,制定專門的轉化策略。

力推速美超級家,定位互聯網家裝,已經開了45家直營店,同時吸納了25家服務商門店。

同時,東易日盛推行“無毒定製家裝”,用起了水性漆工藝,他們有一個技術創新,就是靜電粉末噴塗技術,抑制有害物。

整裝板塊的A6業務,也有起色。這個整裝就是將設計、工程施工、主材、自產的木作產品配套、軟裝設計、家居產品等全部包了。

在東易日盛旗下,做家裝的還有一個高端品牌,做高端別墅裝修的睿築。還有做家裝套餐的創域家居。

精工裝業務是東易日盛單獨打造的一個板塊,去年上半年不到40萬元,2018上半年砍下1068萬元,增長將近26倍。

它有專門的品牌在做,名字就叫“精裝”,切入了裝配式住宅、長租公寓等市場。

公裝收入也有29.64%的增長,2018上半年拿下1.63億元,主要由東易日盛旗下的集艾、邱德光設計等負責。

除上述業務外,東易日盛還有一個項目,叫易日通供應鏈,一個倉儲、配送與安裝平臺,上半年自營倉儲面積8萬多平方米,合作入倉運營的泛家居行業品牌已有50多家。

前幾天看到信息,東易日盛第三季度財報出來了,前三季度總的營收是29.4億元,同比增長23.53%。淨利潤已經上升到0.84億元,同比增長99.54%,形勢看來一片大好。

大材研究分析認為,東易日盛的佈局比較周密,初步完成了從家裝、公裝、供應鏈,到整裝的裝修全產業鏈部署。家裝市場,面向不同層次的客戶與裝修項目,形成多個子品牌服務,有利於提高目標客戶的認可度,然後再借東易日盛做品牌實力背書,可打消客戶的顧慮。

肆 | 家居板塊


多品牌、多品類,已成為眾多家居品牌的戰略選擇。

就說家紡板塊吧,羅萊生活早就全面擴張了,而水星也沒有閒著。

據大材研究瞭解,水星家紡同樣落下多枚棋子,關聯品牌至少有簡色生活、水星婚慶館、水星寶貝、水星KIDS、百麗絲家紡、Hello Kitty等。

去年的時候,水星家紡提出了新零售的計劃,切入點有幾個,比如:

門店推智能終端,監測終端銷售;推進第8代形象店;鼓勵終端開大店、開集合店,配備成套軟裝,向場景體的購物場所升級。


據財報透露,200平米以上的集合店,佔比正在提升。水星的電商也有調整,推出了前端小組制,並且專門成立社交電商中心,研究社交電商的做法。

服務也有提升,傳統的“家有喜事,上門鋪床”、“清潔家居,上門除蟎”等項目保留,增加“遠程視頻輔導”和“家居洗護中心”水星大管家等項目。

其中的遠程視頻輔導,是針對經銷商的,幫助經銷商掌握門店裡的銷售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也可以藉助這個系統,向廠家尋求幫助。

水星大管家主要做VIP客戶,聯手海爾的卡薩帝,給高客單值客戶提供洗護支持。

2018上半年,水星家紡的營收11.6億元,同比增長16.52%;淨利潤1.1967億元,同比增長20.86%。前三季度營收18.03億元,同比增長13.62%。

整個來看,經營比較穩定。就業務範圍看,水星旗下子品牌雖然多,但還是沒有跳出家紡板塊,比較專注,還沒有明顯的全品類家居動作。

即使專注家紡業務,在家紡或床上用品這個品類裡,水星還無法超越羅萊、夢潔、富安娜等同行的認可度,如果想憑藉自身的專注將規模做得更大,難度預計會越來越大。

羅萊生活的營收規模繼續領先,2018前三季度已經斬獲34.5億元,同比增長8.45%。淨利潤2.77億元,同比增長21.44%。

再看上半年,羅萊營收21.97億元,同比增長10.87%;淨利潤2.18億元,同比增長35.14%。

營收增速不太醒目,給外界的想像空間不算特別大,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速甚至跌出了兩位數的行列,但淨利潤一直表現比較穩健。

而且上半年的時候,羅萊做了很多事情,繼續佈局全品類家居模式,做大旗下的多個品牌,包括:羅萊、LOVO、羅萊KIDS、LAVIE HOME廊灣家居、YOLANNA歐戀納、LEXINTON萊剋星頓等。

其中的廊灣家居,就是家居集合店,不光是賣床上用品,還有衛浴、餐瓷器具、香氛等。萊剋星頓是羅萊生活2017年收購的,主要業務是做傢俱的。收購之後,羅萊就開了萊剋星頓家居館,從家紡到傢俱、軟裝一站式配齊。


就2018年的情況看,營銷力度並不小,比如請了高圓圓做代言人;品牌定位向“超柔床品”轉型;明星聯名款套件;推行“線上引爆—線下店承接”、“線下活動—線上直播“的引流玩法。

婚慶子品類推“故宮紅”概念,並與與故宮出版社合作的《皇帝大婚》書,藉此影響婚慶消費市場。

跟水星家紡一樣,建大店,上半年新增65個旗艦店,面積都在300平以上,這個比水星主推的200平又擴大了一點。

獨立了LOVO品牌,定位也換成了”互聯網直賣床品,沒有中間環節“。

給員工的激勵也跟上了,2017年向48名骨幹授予309萬限制性股票,2018年又向11名骨幹員工授予74萬限制性股票。

對羅萊生活來講,本身的底子厚,全家居品類已經完成了第一輪擴張,業務架構浮出水面,關鍵是還需要在床品之外,將LAVIE HOME廊灣家居、萊剋星頓做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