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兵權的孔代親王是救世主,他和安娜太后就像多爾袞和孝莊

有兵權的孔代親王是救世主,他和安娜太后就像多爾袞和孝莊。1648年至1653年,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投石黨運動”時期,也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動亂時期。1648年,是依然弱小的路易十四登基的第五年,路易十四十歲。此前的五年中,安娜太后寵信的馬紮然繼承了當年黎世留的職位和政策,他著力和西班牙——這個法國身邊的封建專制強國作對,爭奪西班牙的勢力範圍,但隨著1648年與西班牙戰爭的結束,國內矛盾也隨著戰爭進入尾聲而走向高潮,此時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首相馬紮然,然後是信任馬紮然的安娜太后和路易十四。

有兵權的孔代親王是救世主,他和安娜太后就像多爾袞和孝莊

最先開始攻擊馬紮然的是巴黎高等法院的各位主教法官們,很快這些主教的同盟者便有了在法國地位顯赫的貴族身影。貴族們尤其痛恨馬紮然,許多人與馬紮然好似有不共戴天之仇,國家的精英們對政府的不滿和激烈情緒讓巴黎市民對政治和自身權益一下子熱情高漲起來,他們也對自己可能並不甚瞭解的馬紮然刻骨銘心的憤恨起來。於是在打著反對馬紮然的旗號中,巴黎出現了暴動。

有兵權的孔代親王是救世主,他和安娜太后就像多爾袞和孝莊

應該說,這場暴動,參與者十分廣泛,相信事實上得到好處的新教徒公民也在其中。因為馬紮然當時給人的印象是人神共憤,天怒人怨。天主教勢力——大多數貴族、大多數主教和天主教信徒反對馬紮然很好理解,但新教徒為何也要蹚這渾水令人感到奇怪。

有兵權的孔代親王是救世主,他和安娜太后就像多爾袞和孝莊

馬紮然與黎世留一樣,並沒有正式處理在法國已經存在很久的宗教問題,但是也沒有如後來的路易十四一樣,幾乎是無情的迫害新教徒,他只是集中精力在外交上,從歐洲競爭者手中牟取法國和他自己的利益。但這樣做不僅是天主教勢力不能理解的,也是新教勢力不會認可的,因為馬紮然對待新教的態度比起亨利四世時代來說還是差的太遠,這也許是新教徒也參與反對馬紮然運動的理由。

有兵權的孔代親王是救世主,他和安娜太后就像多爾袞和孝莊

馬紮然帶著安娜太后、路易十四和法國宮廷,在少有的支持王室的實力派貴族孔代親王和奧爾良公爵加斯東,路易十三的弟弟,路易十四的叔叔保護下,匆匆逃離巴黎。巴黎成了巴黎市民的狂歡地,也成了煽動動亂的主教和貴族階級的狂歡地,趕走國王的偉大業績讓鼓動和領導巴黎市民暴動的貴族和主教得意洋洋,但他們太忽略孔代親王了。

有兵權的孔代親王是救世主,他和安娜太后就像多爾袞和孝莊

逃跑之中,馬紮然無能為力,掌握兵權的孔代親王就是救世主。安娜太后向孔代親王泣求請他保護好年幼的路易十四,畢竟也是波旁王朝一份子的孔代責無旁貸,並憑藉自己的傑出軍事能力,很快使得王室重返巴黎。但孔代親王同樣屬於反對新教的波旁貴族,他保護路易十四源於王朝血緣的義務,對馬紮然,孔代親王則沒有這樣的使命。

有兵權的孔代親王是救世主,他和安娜太后就像多爾袞和孝莊

孔代親王勤王有功,與歷史上經常見到的一樣,在孤兒寡母的安娜太后和路易十四面前非常傲慢,且會出言不遜,譏諷太后和馬紮然。孔代親王甚至傲慢地慫恿一位侯爵向安娜太后求愛,並非難太后因此而生氣,無論這些是否屬實,很容易讓人懷疑這是事後對孔代親王誇大或捏造的詆譭之詞,這有點像多爾袞和孝莊時期的情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