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代”父母養老:向左走 向右走

“獨一代”父母養老:向左走 向右走

“獨一代”父母養老:向左走 向右走

幸福的家庭在一起

孫叔和老伴是我在長途火車上遇到的一對東北老農民,他們從吉林千里迢迢地去江蘇無錫女兒那兒看病。

孫叔和老伴年輕的時候生養了兩個女兒,小女兒早年夭折,大女兒大學畢業後留在無錫工作,成家立業,就成了80後的“獨一代”子女。

起先,孫叔和老伴在東北老家的日子過得還算滋潤,隨著年齡漸長,老伴的身體狀況頻出,高血壓、心臟病、耳聾、小腦萎縮。

老伴的血壓和心臟需要常年服藥;耳朵配備了高檔助聽器,卻一點兒效果都沒有,大夫說是遺傳性神經耳聾,無法根治;小腦萎縮也是常年服藥,有向阿爾茨海默病發展的傾向。

孫叔帶著老伴在吉林走訪了大大小小的醫院,看了不少大夫,吃了不少中藥西藥,老伴的精氣神卻愈發不如從前,病情愈發嚴重。

原本愛說愛笑的老伴,現在見了人也不愛說話,還總躲著人。

老兩口的溝通漸漸地從語言化為手勢,老伴耳聾,孫叔和她說兩句話,老伴聽不懂,孫叔就急了,他一生氣,老伴就難過、委屈。用語言溝通倒不如用手勢比劃,簡單明瞭。

“獨一代”父母養老:向左走 向右走

Handicapped elder man with one leg amputated

60歲那年,孫叔做糧食生意,原打算賺個養老錢,沒想到賠了十幾萬。從那以後,孫叔再也不敢折騰了,窮就窮過,富就富過,一家人平安健康就好。

自從老伴的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女兒就成了老兩口的經濟支柱。

鄉下的收入少,老兩口那點養老金,加上幾畝口糧地的流轉費用,滿打滿算一年也沒有五千元收入。好在女兒孝順,一年孝敬父母五六千。

孫叔和老伴的著裝打扮不像鄉下人,孫叔自豪地說:我和老伴身上穿的衣服、腳上穿的鞋子都是女兒買的,每到換季,女兒就把我們倆老疙瘩從裡到外,從頭到腳的衣服、鞋子、襪子、內褲從南方快遞到北方。老伴吃的藥,也都是女兒不遠千里快遞到家。

“獨一代”父母養老:向左走 向右走

Elderly couple taking a self portrait on a compact

女兒女婿工作忙,每年也就是春節期間能夠回家探親。女兒女婿邀請孫叔和老伴去南方和他們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並給他們準備出一間向陽的帶獨立衛浴的房間。

可是老兩口有自己的考慮,三代同堂有諸多不便,孫叔和老伴習慣早起早睡,年輕人週末喜歡睡懶覺,孫叔和老伴口味重,喜歡吃鹹吃辣,雞鴨魚肉喜歡紅燒,女兒一家口味輕,飲食清淡,雞鴨魚肉喜歡清蒸。

孫叔在老家一天一包煙,一天三頓酒,到了女兒家,就得收斂一些,女婿不抽菸不喝酒,身為長輩,他不能給晚輩做壞榜樣。

孫叔和老伴不肯和女兒一家生活在一起的原因除了生活習慣,最重要的原因是擔心天長日久讓女婿,讓親家嫌棄。

親家公親家婆和女兒一家同城而居,身體還算壯實。雖說女兒當家,可這個一家之主不好當,需要平衡孃家、婆家、小家三個家庭的關係。

孫叔說搬到同一座城市,和女兒分開住,他和老伴勉強可以接受,住到同一個屋簷下,他們心裡發怵,怎麼也行不通。女兒女婿沒有表態,也許孩子們有他們的考慮。

老伴和孫叔商量:到了女兒家,我這病是實話實說還是瞞著點?

老伴護病,又心疼花錢,她總是瞎尋思:我怎麼整宿整宿地睡不了個囫圇覺?我的耳朵怎麼聽不見別人說話?我怎麼會得這麼奇怪的病?越想心思越重,越想病得越嚴重。

孫叔的身體相比老伴還算健康,可是他不會煮飯燒菜,老伴的病情一嚴重,他連口熱乎飯菜都吃不上,彷彿平白少了一隻手。

從女兒大學畢業找工作到成家立業,孫叔和老伴就沒幫上女兒,老了病了反而拖累女兒。孫叔說他特別自卑,感覺特別對不住女兒。

作者簡介: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海風講故事(ID:haishangfeng2016)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與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氣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