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竹ZLZ
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像《泰坦尼克號》和類似這樣的大片,沒有吹捧只說事實。
首先從場景的調度上來看,傑克登船的一幕,卡梅隆用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在那樣一個場景如此之大,人數規模如此之多的情況下,一幀一幀的往前推進,沒有浪費掉一個鏡頭。每一個鏡頭都是為了能夠真實還原出當時的場景,和為往後的劇情作鋪墊,用看似一閃而過的鏡頭交代主要,和次要的人物,甚至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用細節交代了角色的人物性格,最重要的是還能夠讓觀眾瞭解到每個人物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像國內的許多導演一樣,在吵鬧的人群中,只用背景喧鬧的聲音來替代和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有時候會讓人顯得過於單調。
就像電影《教父》中開頭的一幕,也是在短短的十幾分鍾內,在一場盛大的婚禮現場上,向觀眾交代清楚了柯里昂家族裡的每一個成員和他們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強大場景調度能力,是導演讓影片,名留青史必不可少的要素。
中國當下的大導演很多,但如果說誰能夠拍出像《泰坦尼克號》這樣的大片,或者說如果硬要他拍一部類似這樣風格的作品。筆者認為非姜文莫屬,但也只能說是接近,因為他和卡梅隆的創作路線和風格不同。
陳凱歌的《妖貓傳》場景廣袤,陣容宏大,且拋開新奇的故事內容不說,在場景的調度上,看似很宏大,展現了一個萬國來朝,繁榮昌盛的大唐,但是缺少了一些,通俗接地氣的感覺,整個畫面看上去只有屬於皇家的華麗,忽略了個體的展現,只用華麗撐起了內容,缺少了一些靈氣,或許這也正是評分低,讓很多觀眾大呼看不懂的原因。
不知道這是不是古裝歷史劇的通病,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和《滿城盡帶黃金甲》,又或是吳宇森的《赤壁》,跟類似《泰坦尼克號》這樣的陣容的影片比起來,總感覺少了些什麼,只描繪了當時的人物對時代產生了什麼影響,卻很少說時代背景對人產生的影響。 馮小剛更不用說了,他的風格就是語言的喜劇。這種類型的片子不適合他。
姜文就不一樣了,雖然他沒有拍過什麼超級商業大片,但因為他的多變和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造就他能夠發揮的空間很大。對於他在場景的調度的能力上,能夠從《一步之遙》中看出,儘管很多人說這部電影爛,但在我看來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比如影片中選舉花魁的那段舞臺戲,拍出了百老匯現場的感覺,以致於很多人都說,姜文的心中有一個百老匯。還有從舞臺、音樂,舞蹈,燈光、和現場的觀眾,整個場景的調度上處處都體現了用心的細節。彷彿真的讓觀眾就是置身於百老匯的現場。
可能讓我們中國電影導演們拍出像《泰坦尼克號》這樣的電影確實難了點。但是隻要我們不忘初心,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真正會有這樣一個導演。
麥克瘋說電影
中國電影在拍攝大製作,大投資,國際巨星的大片的道路上還是走了一段路程了。
一部新千年的電影《英雄》,當時投資是3000萬美元,最終在內地票房達2.5億元人民幣,是2002年華語電影票房冠軍,全球票房共計1.77億美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雖然當初也廣受詬病,認為是“華而不實的爛片”,“垃圾”之類……可最近幾年,也還是昭雪平反。該片的導演就是國人在熟悉不過的知名導演,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
張導作為國內第五代導演,先後也拍出了諸多膾炙人口的電影,文藝晚會,宣傳片等類型的藝術作品。當下中國誰能拍出題主提出類型的大片,哪位導演能擔此重擔?我想他是符合的,是能夠擔此重任的最佳。從名字當中不難看出,我也認為他是一個搞藝術的。
有一年張導在成都宣傳新片《金陵十三釵》見過一次面,帶著標誌性的鴨舌帽,從其談吐,交流都給我留下了不錯的映象。雖然09年也拍了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徹頭徹尾的爛片,我想這是有諸多原因導致的。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諸位也會提出不同見解。我也表示接受,你說的也是很有道理。好了,還是那句話,言盡於此。
Ai克智Tony
個人覺得,要拍這樣的大片,姜文合適。
首先,姜文不缺投資。憑藉姜文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說服力,投資預算妥妥到位。就保證了質量無後顧之憂。
第二,演員會選的好。姜文自己是演員,也是導演,文字功底更是不弱。所以,知道劇本該怎麼潤色,演員誰勝任,該怎麼拍大片。
第三,他不向資本低頭。姜文是導演裡骨頭最硬的。資本從來左右不了他。所以,他的電影只奔著講東西,有時候甚至是等一個明白他的觀眾,也不遷就大眾賣票房。這就保證了大片的藝術含金量。
第四,他會認真到底。有些導演忙名利和掙錢,片子會各個取景地同拍,副導演拍完直接扔給剪輯湊一起。姜文是個認真的人,會負責到底把關到底。而且,也會講好故事,不會像歐美某些導演為了圈大陸票房而故意弄些大陸觀眾喜歡的東西。姜文會保持統一性。
所以說,如果要拍泰坦尼克號這樣的大片,姜文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