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唐僧偏愛悟空轉移到八戒,這是一個領導者的智慧

西遊記中,唐僧偏愛悟空轉移到八戒,這是一個領導者的智慧

文|歷史青櫻

中國的古代的歷史能夠綿延數千年,靠的就是一個合理有序的統治,而一個統治離不開的就是一個秩序。而在西遊路上,師徒四人前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經,人數不多,但是能夠堅持一十四年,靠的就是一個秩序。作為最高領導者的唐僧,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屬下呢?

西遊記中,唐僧偏愛悟空轉移到八戒,這是一個領導者的智慧

在古代帝王統治中,開國皇帝和他的後世統治皇帝的領導方略是不同的。開國皇帝是需要能臣干將為他殺敵,為他創立統治而服務,他會給他封官進爵,一旦統治穩定後,他的態度是會有所轉變,因為一個穩定的統治是不需要那麼多能打善戰的武將,他有可能會危及帝王的統治。

西遊記中,唐僧偏愛悟空轉移到八戒,這是一個領導者的智慧

唐僧是兩者的結合體,他白手起家,獨身一人,拉起了西去的大旗,這就好比需要建立統治的帝王,需要拉攏勢力。這時候唐僧是最需要的就是孫悟空這樣的人,從原著裡你能看出當唐僧把孫悟空從五行山下救出時,唐僧是很高興的,之後他們二人遇見一隻猛虎,孫悟空一棒子敲死後,唐僧把虎皮留下來,說要給悟空做個衣服。

出家的唐僧,是以慈悲為懷的,愛惜沙娥飛罩燈,掃地恐傷螻蟻命,唐僧選擇了用虎皮做衣服,做為出家人的是不可以這麼做的,但是唐僧卻做了。在農夫家中,晚間挑燈為悟空製作虎皮背心,對於出家人來說,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也是很難,但是唐僧卻做到了,這期間無不體現著唐僧是疼愛的悟空的。

西遊記中,唐僧偏愛悟空轉移到八戒,這是一個領導者的智慧

唐僧在收復八戒沙沙僧後,取經的隊伍也就基本完善了。這就好比開國皇帝已經建立了統治。接下來就是如何經營這個自己建立的朝廷。這時候,他會把重心偏離那些有能力的武將,轉而重視那些文臣,像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朱元璋把自己很多功臣治罪,這是很現實的一件事,因為自己的統治要保證穩定有序的統治下去,就必須這麼做。

西遊記中,唐僧偏愛悟空轉移到八戒,這是一個領導者的智慧

自然,作為小組組長的唐僧也不能對有能力的孫悟空一直偏愛。他唐僧的隊伍建設完畢後,他要選擇一個人來制衡孫悟空,避免其太囂張。尤其是三打白骨精,悟空雖然行的是正義之舉,但是卻沒把唐僧的的話放在眼裡,這自然是不行的。

在唐僧看來,老二八戒看來可行,總是和老大悟空拌嘴,而且八戒在受了欺負後,總是來找自己,讓給主持公道,老三輩分最小,是個老好人,而且時常說的一句話惹自己生氣,那就是“大師兄說得對”,一點也不給自己留面子,這個人只能排除掉了。最後選擇也就是八戒了。

西遊記中,唐僧偏愛悟空轉移到八戒,這是一個領導者的智慧

在西遊記以後取經道路上,八戒的毛病始終沒有改,多次吵鬧著要回高老莊,唐僧面對八戒總是勸導,也不曾下過重的懲罰。孫悟空就不一樣了,多次讓他經歷最痛苦的緊箍咒,八戒借巡山睡大覺,還編出一套謊話欺矇人。被揭穿後,悟空氣得要打他“五棍記心”。在八戒巡山時,時常偷懶睡大覺,悟空知道後,拿著棍子就上前敲打,八戒慌得扯住唐僧說:“師父你替我說個方便兒。”唐僧果然就為八戒說情打了圓場。

師徒四人人數不多,但是卻能堅持14年到達天竺,靠的就是唐僧的高超領導智慧,他從悟空的偏愛到對八戒的偏愛,是對自己團隊的認識到位,這多少跟古代的帝王心術有點相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