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話不多,因為多言有這三個壞處!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一個人,話太多,熟讀老祖宗的這三句箴言,勝讀十年書!

俗語云:“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而氣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所以一個精氣神十足的人、一個真正聰明的人首先要做到寡言!“寡言”並不是看起來顯得傻,實則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真正聰明的人,話不多,因為多言有這三個壞處!如果一個人話太多,熟讀了老祖宗的這三句箴言後,勝讀十年書!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真正聰明的人,話不多,因為多言有這三個壞處!

★1、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經》

【釋義】:一個人的話太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俗話說“吃飯七分飽,說話說七分”,世間萬物若過了一定的度量就會適得其反。說話本是人類的本能,是人類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但話太多就會讓人感覺你說話沒有分量,甚至最後還討人嫌。

道德經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是老子的著作,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奉為創始典籍。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德經”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後“道經”是謂以身心精進,在體悟道之所傳。“道德經”是我國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系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為“萬經之王”。

老子道家類

現在很多父母都喜歡對孩子喋喋不休地批判,最後發現孩子對批判也麻木了,只好無計可施,為什麼?就是因為父母的話太多了!若父母平時多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保留自己的看法,而是在關鍵時刻提出言簡意賅的指導性意見,孩子會更加珍視,父母也樹立了威嚴,最後孩子也會努力改正錯誤。所以說,真正聰明的家長,話不多,因為話多了就會失去威嚴!

真正聰明的人,話不多,因為多言有這三個壞處!

★2、言多必有數短之處——鬼谷子《鬼谷子·中經》

【釋義】:一個人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之處。

俗話說“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哪怕是聖人,如果說話說多了,也會有失誤的地方;所以我們普通人就應該戒掉多言的習慣,做到少說話,少犯錯。

真正聰明的人,話不多,只有那些膚淺的人往往喜歡自我表現,繼而喋喋不休,譁眾取寵;他們熟不知,說話越多,暴露自己的短處越多,帶來的壞處也越多!真正聰明的人,話不多,一旦開口說話,必是擲地有聲,說話有分量,這樣才能樹立自己的威嚴,展示出語言的魅力和威力。

與人相處時候,與其多言多語,還不如沉默是金,讓別人看起來你是“大智若愚”,因為你說話越多,就將自己暴露越多,繼而找別人找到了你的弱點,使自己陷入不利局面。這也是曾國藩如此強調“群居守口,獨居守心”的原因!

真正聰明的人,話不多,因為多言有這三個壞處!

★3、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兩端:曰長傲,曰多言。——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釋義】:自古以來,普通人招致失敗的凶德有兩種,一是驕傲自滿,而是多言。

曾國藩的這句話是在咸豐八年寫給九弟曾國荃的信中說道的,因為他九弟就有驕傲和多言的凶德,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同僚,所以曾國藩力勸九弟改掉驕傲和多言的惡習。曾國藩還舉例說,古代很多達官貴人都是因為這兩個凶德最後身敗名裂的。

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儘管曾氏留傳下來的著作太少,但僅就一部家書中可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併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架空歷史

由此可見,多言還是一個人身敗的禍根,不可不除!三國謀士許攸本為曹操打贏官渡之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他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竟然當眾直呼曹操小名“阿瞞”,最後因徹底觸怒曹操而被殺。歷史上還有許多因為多言而招致禍患的例子,所以我們為了明哲保身,也要戒掉多言的惡習!

真正聰明的人,話不多,因為多言有這三個壞處!

綜上所述,我們從這三位聖人老子、鬼谷子、曾國藩的口中,都可以看出真正聰明的人,話不多!因為多言有以上所說的三個壞處!一個人,如果話太多,熟讀老祖宗的這三句箴言,勝讀十年書!

朋友們,您是個多言的人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持續觀看更多經典國學謀略(曾國藩、鬼谷子、左宗棠、胡雪巖、菜根譚、朱子家訓),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