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華佗勸君須記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老農民說事


我用三個層次回答這個問題。第一,俗語的本義是什麼?第二,它揭示了中藥材採收的什麼規律。第三,它對今天的中藥事業有什麼警示作用?

第一,本義。

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華佗勸君須記牢”,還有一個版本可以和它相輔相成: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茵陳蒿這種植物,在陰曆三月採摘的時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藥茵陳。到了四月份採藥的話,它就是普通的白蒿。過了這兩個月,茵陳蒿就沒有任何藥用或者食用價值,只能當做柴禾燒掉了。

第二,揭示的植物草藥的採摘規律。

採摘地道草藥,必須遵循藥草生長的規律。比如茵陳,只有陰曆三月,植物剛剛發芽,枝葉鮮嫩,藥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時候採摘,才能最大程度保留藥物成分。如果過了最佳季節,藥草枝幹都會慢慢纖維化,裡面含有的藥物成分迅速下降,直到成為廢柴。

不僅茵陳如此,其他的草藥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你比如說經常用來治療鼻炎的辛夷花,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玉蘭花,必須要含苞待放的時候採摘,曬乾了就是這樣的小毛球。這個時候藥物成分還舒服在花苞裡面,如果等到完全開放了,那麼藥物成分早已經發散的一乾二淨,哪裡能有治療效果呢。這個道理有一點像茶農採集茶葉,為什麼清明前或者穀雨前的茶葉,價格高昂呢?不就因為它們都是茶葉的嫩芽,飽含汁水嗎。等到炒青就已經很粗糙,再過一個月,那就是柴禾棒子了。

此外像採集根莖的中藥,你要等到秋天落葉之後,藥物營養成分全部蓄積到根莖部位才採集,否則的話也會讓藥效大打折扣。

第三,這句俗語,對今天中藥事業的中藥警示作用。

今天不少人看了中醫,吃了中藥之後舉得效果不好,中醫也舉得很委屈,自己是按照規範操作,診脈開方都沒有問題,為什麼沒有效果呢?

有時候不是方子不行,是中藥藥材出了問題!專家曾痛心疾首的預言:醫藥不分家。現在傳統中藥已經不復存在,醫也完了!

駱老家裡保存著一種罕見的中藥,叫做伏龍肝。其實就是農村土灶臺裡面的灶心土,黃泥天天被柴禾火燻烤之後,成為治療腸炎,腹瀉等消化道疾病的特效中藥。這樣的中藥,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已經越來越少。

京城名醫施今墨的孫女婿周醫生,他配製的中藥效果奇好,和中醫院的有天壤之別,那麼他用藥有何高明?駱老說,重點是他每一味藥都經過自己精心炮製。而現在的醫院大多不炮製、或者亂炮製。

在福建的枇杷產區,人們把原來落到地上隨其腐爛的枇杷葉,隨便撿來就賣到中藥材市場,而地道的枇杷葉製作方法是:今年用的枇杷葉必須是去年從樹上摘下來的老葉,樹齡至少三五年。用鬃刷把枇杷葉背面的毛刷得乾乾淨淨,放在竹墊上晾到八九成幹,以一公斤為單位,一葉一葉碼好用繩子紮起來,再立起讓它徹底乾燥。做藥的時候,拿出來,用藥刀切成0.5釐米厚的絲,鍋里加煉熟的蜂蜜和適量開水,放入枇杷絲拌勻,用文火炒到枇杷絲既能很均勻地沾上蜜,又不黏手,取出放涼即可。

現在哪家中醫能做到。 我是鐵錘,歡迎你關注點贊和轉發。


鐵錘歷史


答:茵陳是一種多年生菊科植物,又名:牛至、絨蒿、青蒿、白蒿。具有藥用和食用價值。

藥用功效:清熱利溼、退黃利膽、是治療小兒黃疸的良藥。

著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明的治療瘧疾的“青蒿素”,就是從這草藥中提取的。 隨著中醫藥的發展,人們還發現茵陳能夠提升“免疫力”,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三月茵陳四月蒿,華佗勸君須記牢”!無論是食用還是入藥。都需要在陰曆的三月份採收,到了四月份,茵陳就成為“蒿子”了,也就是變成“草”了,因此民間彥語也有這麼說的:“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拔了當柴燒

”!由於茵陳為多年生植物,春天三月份發出的嫩苗,積蓄了一冬的養分,藥力就足。

舊苗發出更新鮮,黃疸茵陳主用專。

散配五苓功不小,葉尋八角力方全。

傷寒可令淫黃退,犯火難教溼熱損。

曾見淮揚二月二,採將作餅俗相傳。

——《本草詩》.清.趙瑾叔

從古人詩中,得知勞動人民很早就懂得茵陳的藥用和食用價值,以及新鮮的嫩苗是最好的。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鮮嫩的茵陳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並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20多種氨基酸。具有較好的養生保健作用,是難得的天然綠色保健食品。

蘇東坡在《元日過丹陽明日立春寄魯元翰》中曾有“堆盤紅樓細茵陳,巧與花椒兩鬥新。”的詩句。想一想當時蘇東坡喝著美酒,吃著鮮嫩的茵陳,在早春三月享受著春的氣息,該是多麼清閒自在啊。


茵陳的食用方法很多。涼拌:焯水後拌上蒜泥,加鹽,淋上芝麻油。蒸食:將茵陳拌上面粉,蒸熟後即可食用。還可以與玉米麵和在一起蒸窩頭。等等。

但一定記住:三月的茵陳最嫩最好吃,四月就老了全是“草筋”,很難下嚥。


bj山那邊是海


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華佗勸君須記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我國農村地區流傳著許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影響著人們在生活中的很多選擇,俗語也大多是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在古代農村,人們的經濟水平普遍都是比較差的,得了病也很少有人去花錢就醫,所以人們便口口相傳下來很多和身體健康有關的俗語。小時候家裡必不可少的兩樣東西,就是艾草和白蒿,艾草可以治療痢疾、風溼等疾病,有益於睡眠,白蒿有很好的驅蚊除蟲效果,尤其是夏天白蒿更是驅蚊神器。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了當柴燒,華佗勸君須記牢”,其實講的都是一種東西,那就是白蒿。白蒿在三月的時候人們會叫它茵陳,這個時候的白蒿具有利尿、解毒、清熱的功效,對黃痘的治療也有一定作用。到了四月份,白蒿的醫用功效就大大減弱,人們主要把它當成驅蚊和食用的蔬菜。白蒿具有很大的醫用功能,在前幾年屠呦呦女士就因為成功發現了青蒿素對治療瘧疾具有很大作用,而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足以證明老祖宗說的話不無道理。

當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於俗語的認知水平越來越低,醫療水平的進步,人們已經不需要記住各種植物的藥用功能了。但需要記住的是俗語是中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得到我們的傳承發揚。“三月茵陳四月蒿,華佗勸君須記牢”,記得在每年四月月份,利用好白蒿的各種功效。


老農民說事


茵陳又稱為茵陳蒿,民間俗稱為綿綿蒿,是一種野菜也是一味良藥,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並被列為上品。其最著名的方劑就是張仲景的“茵陳蒿湯”,歷來都被作為保肝利膽的首選藥方。

大鄉家就有采食茵陳的習慣,母親經常過了春節就開始採摘地頭上發芽的茵陳,這時的茵陳最為鮮嫩。母親常說“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砍了當柴燒”,跟題主說的“三月茵陳四月蒿,華佗勸君須記牢”似乎有出入。在農村還有一種說法是“二月茵陳三月蒿,到了四月當柴燒”。到底如何區分這些說法,確實有必要捋一捋了。

用月份來區分茵陳及蒿的名稱,主要是因為茵陳的藥性會時間發生變化,不過這種區分標準歷來都有爭議。漢末的《名醫別錄》中記載:“茵陳五月、立秋採”,這種說法一直延續到明朝的《本草綱目》,最早記錄茵陳春季入藥的是清代的藥典,但具體時間也有不同,大多集中於正月、二月或三月。

題主說的“三月茵陳四月蒿,華佗勸君須記牢”,似乎意在強調春季入藥的重要性,但現代藥理學的結論是茵陳的主要藥性成分香豆精、香豆酸在秋季的開花前後含量最高。《中國藥典(2010版)》則採用了折衷的方式來記錄:“春季幼苗高 6 - 10cm 時採收或秋季花蕾長成至花初開時採割... ...春季稱‘綿茵陳’,秋季稱‘花茵陳’。”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致的結論,茵陳在春季作為野菜應越早採集越好,但若入藥最好在秋季的花期前後。

大鄉,民俗文化愛好者,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鄉土、鄉村和鄉情,歡迎大家點贊、評論!

大鄉


食用當菜蒸成饃,還能下鍋熬湯喝。



三月採摘有奇效,退黃利膽是良藥。

適時採摘收藏好,三月發出的嫩苗。

積蓄一冬養分高,藥力充足最見效。

四月已經有點老,餵豬餵羊變成草。

五月更沒有價值,收割曬乾當材燒。


三月菌陳四月篙,華佗勸君需記牢。

三月採收是個寶,四月採收是棵草,

五月採收它已老,六月只能當材燒。



鐵臂詩哥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在農村茵陳也叫白蒿,每年春季採收做中藥用。在老家都這樣說“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了當柴燒”,在三月的時候叫茵陳,四月的時候就叫白蒿了,等到了五月就等成木材燒鍋做飯了。

看到華佗就想起妙手回春,藥到病除,起死回生等一些美好的成語,作為外科鼻祖的華佗在醫術上絕對排的上前三名。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被華佗一說,確實值得我們來看看了。

三月的茵陳

茵陳味苦,具有良好的清熱利溼,解毒利尿的功效,對於治療黃疸尿少、溼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病症有明顯療效。

四月的茵陳

四月的茵陳,藥用價值就慢慢退化了,大都長成了白蒿。這個時候可以當做蔬菜來食用,是最好的時節。

五月的茵陳

五月的茵陳,可謂是沒有任何藥用和食用的價值了,就像一棵樹一樣也成材了,都被當地的農民砍去當燒鍋做飯的材活了。

所以中草藥在食用的時候要注意時辰節氣,否則的話失去了藥性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最三農


中醫又可稱為“漢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有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已經開始形成)。它是中國幾千年來智慧、勤勞的中國勞動人民在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積累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更有像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中國最具代表力的古代名中醫。他們還有很多著有作品,例如《扁鵲內經》、《外經》、《後漢書.華佗傳》、《傷寒雜病論》、《千金方》、《本草綱目》、《奇經八脈考》等。除此之外中醫對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影響巨大,也可以說它們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也不為過。“望聞問切“是中醫的診療方法,但用到最多的還要數中藥材。發展到當下,”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的看法還被很多人認同,畢竟講究養生的人都知道”藥補不如食補“!

“三月茵陳四月蒿”說的就是一味中藥材——茵陳,又名牛至安呂草,菊科、牛至屬植物,蒿過冬而不死,春天又則因陳根而生,故名因陳或茵陳。但是到了農曆4月至夏時,其苗則變為蒿,故亦稱茵陳蒿。茵陳和蒿是因其不同時期,性狀不同而命名之。而且不同時期的植物,藥性、藥效、甚至可否入藥、毒性等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別,非普通人所能完全掌握,所以“藥補不如食補”也不是隨便補的。

每年春天挖菜季一到,很多城市居民就會利用踏青的機會,順便挖一些婆婆丁、薺薺菜、苦碟子、苣蕒菜等野菜(有些也可稱為中藥材),或生食葉片,或焯水做餡,又或是取其根莖煮水,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誤食長相相似卻不是能食用的野菜,食用這些野菜也要因個人體質(寒熱過敏否等)而異,否則再適得其反就得不償失了!

中醫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需要我們新一代的人們(因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將其發揚光大!進一步用其特色和優勢,在服務百姓健康、建設健康中國方面,發揮中醫藥的作用!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們,你們有信心嗎?


駿景農業



半部春秋173


我聽老人說,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拔了當柴燒。還說的是農曆,現在用公曆的話,應是二月苗陳三月蒿,四月拔了當柴燒。這是種植物,根生,籽也出苗。在出苗後,拔節前它是一種中藥才,藥名叫茵陳。過了這一節段,它就不能當藥用了,叫白蒿。到後來拔節長老了就能編引火繩了。現在沒有人編引火繩了。現在的人沒見過什麼是引火繩。所以說,四月的茵陳、白蒿當柴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