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交22年社保,退休金卻比別人少領了很多是怎麼回事?問題出在哪裡?

菜鳥學理財


一位網友說交22年社保,退休金比別人少很多,自己拿900元,別人拿2000元。

我們可以從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來分析。

繳費22年,可不可以拿900元呢?有這種可能。

目前我們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等於本人的實際繳費基數÷社會平均繳費基數的所有歷年平均值。

雖然全國多數地區是按照要求60%基數交費,但是像四川、北京等地,靈活就業人員等特困群體還是可以按照40%社會平均繳費基數繳費的。這樣繳費指數只有0.4%,每交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7%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社保繳費22年可以領取15.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我們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只有4500元左右,基礎養老金每月只能領取693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60歲退休是139個月,50歲退休是195個月。

如果我們按40%繳費,個人賬戶累積餘額也不會高,可能只有兩三萬元左右。假設是3萬元,50歲退休每月只能領取150元左右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兩項合計只有850元左右。所以參保繳費22年,如果按較低基數繳費退休待遇可能只能每月拿到八九百元。

為什麼同樣22年,其他人社保繳費可以領取2000多元?

同樣以四川省為例,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之前,我們國家推行的是視同繳費年限政策,由於缺少個人賬戶,國家規定給予過渡性養老金給予補償。

個人賬戶養老金建立之前的退休待遇是基礎養老金及過渡性養老金。而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相關文件確定,多數情況下是1,也就是國家認定視同為按照社平基數進行繳費。

這樣如果是視同繳費年限22年,我們可以領取2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還有28.6%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過渡性養老金。合計大約是50%社平工資,這樣4500元十瓶工資的情況下,每月能領取2250元。

可以說我們繳費基數非常重要,再一個參加工作的時間也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退休之後,我們每年養老金還會增長,如果退休的時間比較早,前些年每年都增長一兩百元。所以,也有可能造成退休待遇差距。

總之,退休待遇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們只要核實好自己的繳費年限,是否被全部計算為養老金就可以了。自己可以仔細審核一下退休待遇審批表。


暖心人社


根據題主的介紹,自己同樣繳了22年的養老保險費,退休時卻只有900多元的養老金,而別人卻有2000多元。為此你感到很鬱悶,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從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到,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好幾個,包括退休時所在地的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金額等。在繳費年限相同甚至更長的情況下,由於受退休地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金額的影響,最後領取的養老金卻會比別人更少。

題主和別人一樣繳費22年,你的養老金每月只有900元,而別人卻拿2000元,肯定是由於你所在地的社平工資比別人低,繳費基數比別人低造成的。就目前來說,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社平工資有高有低; 由於所在行業不同,繳費基數有高有低,這種現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舉例說明:

A:王先生的退休地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某省。假設繳費22年,退休時的社平工資6200元、繳費基數100%、個人賬戶儲存額為90000元、退休年齡60週歲。

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6200+6200)÷2x22x1%=1364元;

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90000÷139=647.5元;

他的基本養老金=1364+647.5=2011.5元。

B:李先生的退休地在某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某地。假設,也是繳費22年,退休時所在地的社平工資為5600元、繳費基數60%、個人賬戶儲存額25000元、退休年齡60週歲。

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4000x(1+0.6)]÷2x22x1%=704元;

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25000÷139=179.8元;

他的基本養老金=704+179.8=883.8元。

通過計算,王先生和李先生在都是繳費22年的情況下,由於退休地的社平工資以及各自繳費基數的不同,退休時王先生領取的養老金為2011.5元,而李先生的領取的退休金卻只有883.8元,兩人的退休金相差1127.7元。


葉公來幫忙


樓主你好計算養老金的方式。並不是單單取決於一個繳費年限來決定的,當然繳費年限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

計算養老金的公式,它是嗯,根據自己的繳費年限,還有就是平均繳費指數,還有就是你退休之前你所在地區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還包括你個人賬戶當中的餘額,還有就是你的退休年齡,因為退休年齡的不同,他的計發月數是不相同的。

所以說以上這些因素,都可以決定你的這個退休金的多少。22年的繳納費用實際上並不是很長,因為國家規定最低年限是15週年。所以你僅僅比最低年限多了七年,那麼你交了22年,僅僅只領到900塊錢,也就意味著你這22年以來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去繳納的這個社保的費用。

而別人按著22年的話,如果能拿到2000塊錢,那麼基本上都是150%以上的繳費基數去繳納的社保費用,所以說你們二人之間在這個繳費基數上應該是有很大的區別


社保小達人


在武漢月交社保1046。醫保354,交滿20年,按現在的能領多少養老金


李芳6086


社保繳費年限並不是退休金計算的唯一依據,還有,繳費基數是否相同,繳費水平是否一樣,連續22年還是累計22年,兩人是否同一年開始,是否同一年退休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退休金的計算。


開元53


工齡在退休金計算中作用不大,繳費標準才是絕對養老金高低的決定因素。


俗不可耐151798807


別談什麼公平,都是上學,別人為什麼考清華你考藍翔,😁😁😁


66站住小子


差距大的呢,生活環境不一樣,差距就是不一樣


長風無影


一是出在繳費工資比別人低很多。二是不同地方工資不一樣。


鈺鈴20180710


還有繳費基數,領的時間,等其他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