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生活最有效的調劑品是什麼?很多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我相信音樂一定在其中佔據很大比例,人類對於動聽旋律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大把的花錢買一部自己喜歡的耳機。可是現在耳機圈哪裡都是坑,大坑套小坑,到底該知道哪些基本知識呢?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首先你要知道下面兩件事,雖然結論有點武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耳機圈的事實就是這樣。

1、高價大牌耳機=暴利

很多人都喜歡買耳機的時候選擇國際大牌,動輒花個千兒八百的,甚至三四千買個耳機,其實這種消費心理我很理解,畢竟品牌效應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普遍認為貴的就是好的,大品牌就是高質量,再加上想要獲得旁人豔羨的目光,所以咬咬牙也就買了。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但是在這裡我要遺憾的通知大家,你們買的那些產品絕大多數是國內珠三角地區的廠家代工生產的,下了流水線之後貼個牌子,藉助這個有國際知名度(不論真假)的品牌,成本價200塊的耳機,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售價1600元的頂級大牌,毛利高達7倍,你敢信?其實仔細說起來,用料和工藝並不比國內的一些產品好多少,但是價格卻是國內產品的好幾倍。畢竟有品牌作為價格擔當,從來不會擔心銷量。所以個人建議,除非有特別需求的同學,否則沒有必要花上千塊買所謂的奢侈耳機。(如果你有錢,就當我沒說)

當然,我們還是要承認一點,那些高價耳機的線材、發聲單元等材料配置肯定比很多國產品牌好,但並沒有什麼巨大的決定性差距,至少這個差距是絕對不值五倍以上的價格的,他們賣得更多的,其實就是面子和品牌溢價。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2、廉價耳機=詐騙

相比較奢侈耳機,更讓人覺得討厭的是市面上還有一大批幾十塊、百來塊的耳機,仗著便宜的價格,酷炫的外觀設計,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但是當你拿到手的時候就會發現,這類產品的質量十分堪憂,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的經歷,花了幾十塊買了一部耳機,結果用了沒多久就出現各種問題,藍牙斷連、鏈接不穩定、電流聲強、線材斷裂等等,這是因為產品所用的材料非常差,各種小作坊配件甚至二手回收材料,無論是使用壽命還是音質都讓人捉急。

除了產品質量的問題之外,劣質耳機還存在各種安全隱患,耳朵是十分脆弱的器官,輕微的爆炸和漏電都會造成終身的殘疾無法治癒,而無論是有線耳機的發聲單元還是藍牙耳機的電池存儲區域,一旦出現問題,都有足夠的殺傷力對我們的耳朵造成傷害。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貪圖小便宜,購買不知名品牌的廉價耳機。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這種六塊錢的耳機也敢號稱5D音效,震撼重低音

當有一天你購買的耳機出現了問題,甚至造成了人身和財產損失的時候,想維權?門也沒有啊~你連廠商都找不到的~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很多人看完前面的兩段都迷茫了,貴的不值得,便宜的不能買,那我到底應該買什麼樣的耳機呢?

我們來簡單的用價格對市面上的大部分耳機做一個劃分吧,也方便大家根據自己的錢包厚度進行選擇。

1、50元以下:恕我直言,大部分都是垃圾。

2、50元~200元:入門級耳機,有很多不錯的產品,值得購買。

3、200元~500元:平價耳機,這個價位的耳機相對來說性價比最高,也很推薦購買,當然,也要注意品牌選擇。

4、500元~800元:輕奢級耳機,十分注重音樂享受,或者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可以購買,性價比也不錯。

5、800元~2000元:奢侈級耳機,emmm~這個價格說實話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有點不實用了。

6、2000元以上:專業及發燒耳機,矮油,你有錢我啥也不說了行麼?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我比較推薦大家購買的是200元~500元這個價位的平價耳機,可能也就是相當於一頓聚餐的飯錢,但是你能夠獲得一部性能優異,性價比極高的耳機產品,獲得最舒適的聽覺體驗,這個價位有很多優秀的品牌,帶出去也是倍兒有面兒的,對大眾消費者來說完全足夠了。

很多人做過實驗,其實上千元的奢侈級耳機和數百元的平價耳機單論音質數據而言,並沒有非常驚人的差距,就線性數據而言,可能只有7%或者8%的差距,實話說這個差距人耳是聽不出什麼的,而如果非要追求這點差距,你可能就要額外花費近千元,值與不值,其實全在個人。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舉個例子,做一個簡單的對比,JBL和Beats,都是美國的品牌,國際一線,產品和做工都很好,JBL算是稍高價位,Beats是出了名的性價比低,同樣的藍牙無線耳機,JBL的T280BT售價499元,Beats 的Powerbeats3 Wireless 售價1198元,當你同時拿到兩款耳機作對比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任何差別,就我個人而言,我甚至更喜歡價格相對便宜的JBL,因為它的聲線調教更符合我的聽力習慣。而價格呢?JBL的這款甚至只有Beats的不到一半,當然,JBL也有自己的高端產品,價格上千也是常有的事,這個例子只是告訴大家,選的貴不如選的好,選的好不如選的合適。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圈裡著名的笑話:

Beats粉絲:“Beats出身好,魔聲是我大哥”

其他粉絲:“你音質賊兒差”

Beats粉絲:“Beats備受青睞,Dr. Dre都喜歡我”

其他粉絲:“你音質賊兒差”

Beats粉絲:“Beats前途大好,現在蘋果是我爸爸”

其他粉絲:“你音質賊兒差”

Beats粉絲:“Beats外觀特好看,妹子都喜歡”

其他粉絲:“你音質賊兒差”

Beats粉絲退出了群聊。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最後來總結一下耳機圈現在的幾大蒙人套路,希望大家在選擇心怡產品的時候擦亮眼睛,避免上當~

1、虛假宣傳:這個算是業內的普遍現象了,很多小廠家在宣傳時都會各種吹噓,將自己的配置吹的天上有地上無,其實產品的真實配置很差,用料和做工都不過關,甚至有用二手配件翻新制作的,因為藍牙耳機太小,很難拆卸,無法鑑別內部配置,所以往往被矇混過關,這些無良廠家就以此來謀取暴利。

2、誇大宣傳:這個也很常見了,在廣告中使用各種看起來非常高大上的名詞,宣傳詞也極盡誇張之能事,讓你感覺這個產品不買都對不起自己,其實沒有什麼實際內容,真正對消費者有用的信息很少,忽悠消費者。

3、刷單:這個就不只是藍牙耳機圈的現象了,很多品牌的線上銷量很好,評價也很高,其實都是背後專門找的刷單團隊,實際銷量寥寥無幾。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4、貴就是好:這個就是某些國際大牌宣傳時慣用的手段了,告訴廣大消費者貴的耳機才是好的耳機,才能真正展現音樂的魅力,千元以下的耳機其實聽個響,關鍵是很多用戶還就信了,其實要是按照他們的理論,普通用戶可以不用耳機了,直接手機外放多好啊~

5、技術營銷:在廣告中一再強調我們的耳機支持多種傳輸協議,像LDAC、APTX等等,看起來非常高端,但是其實這些協議並不是獨立存在的,需要使用終端——手機支持才行,否則也只是個擺設。

6、浮誇包裝:浮誇的包裝、風騷的設計、豔麗的色彩,加上普通的耳機配置,一下子就變成了所謂的潮牌,比同配置耳機貴個好幾百,看起來非常好看,但是就耳機的實際功能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是一個包裝十分耀眼的毒蘋果。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祝大家都能找到合心合意又便宜的耳機咯~撒花~

黑幕重重:耳機到底該怎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