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蒙冤”入獄23年,獲賠275萬元,卻沉迷發財夢一小時被騙40萬


其實每一個人內心都有著“發財夢”,然而不切實際的投入和不瞭解內情做出的抉擇,無異於自殺。尤其是那些錢來之不易的人,更不要心存僥倖。“蒙冤”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情,但“清白之後”獲得的鉅額也容易讓人真正迷失,走上一條無法彌補之路。來自四川綿竹的陳滿就是如此,因為一場“冤殺案”被判入獄長達23年,釋放後獲得275萬元的賠償,然而他卻沒有好好的運用這筆錢,沉迷發財夢,一個小時被騙近40萬。

這起關於陳滿的故事我們還得從1988年說起,那時的陳家可以說是無限風光。陳滿家有三兄弟,他是老三。大哥陳憶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曾在一家國營企業做宣傳工作,後來國企改制,他和妻子都下崗了。辦了一個美術培訓班,教幾名孩子畫畫,也做考前培訓,賺取收入養家。二哥陳抒畢業於重慶師範大學中文系,在南軒中學教高中語文,而他也是公職人員,但生性好“折騰”的他卻不滿足。

於是25歲的陳滿在下海潮中辭去公職,與與朋友結伴到海南。1992年6月,他開辦了“冬雨裝修公司”,僱了幾名工人,承包工程。陳滿整天忙於採購材料、收賬、談項目,對“錢途”充滿信心。哪知才過半年,一場噩夢襲來。這一天接到報警之後,群眾及消防隊員在救火時,發現屋內有一具屍體,屍體大面積燒傷,頸部和身上有刀殺痕跡,屋內有大量血跡。在現場屍體口袋裡,警方發現了陳滿的工作證。


起初,以為陳滿就是死者,隨即找到與陳滿一起闖蕩海南的老鄉王洋,王洋隨即捎信給陳滿父母陳元成夫婦。收到這一消息,陳元成夫婦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他們一邊埋怨兒子不聽話,放著“鐵飯碗”不要去闖海南,最後命都沒了,一方面也準備買火車票,去海南料理兒子後事。“死的不是陳滿,是物業管理員鍾作寬。”兩天後,王洋又給陳元成帶來了新消息。得知兒子“死而復活”的時候,母親王眾一又大哭了一場。

可是當王洋再次看到陳滿時,陳滿已從“死者”變成“殺人放火的嫌疑人”,隨即被羈押。在審判的過程中“陳滿的喊冤”讓父母聽了痛心不已。而父母也堅信他是被冤枉的。於是,陳滿父母陳元成、王眾一夫婦和家人,開始了“兒子無罪”的申訴路。這一走,就是21年。這對老人的堅持和信念,引來法律界高度關注。入獄至今20多年,陳滿也從獄中寄出了數十封申訴狀。他稱自己不服判決,堅稱“沒有作案時間”。

終於這兩位老人的堅持贏來了“回報”,2016年2月1日,被判無罪,當庭釋放,賠付了275萬元,大喜之後的陳滿剛回到家與父母團聚才半年,父親便因病去世。陳滿還沒來得及好好盡孝,遺憾終生。和其他的同學相比,陳滿顯得有些“落後”,陳滿的同學有的入仕途、有的做建築生意,如今都是成功人士,陳滿曾說“我要是不出事還是跟你們一樣,兒孫滿堂,事業有成,什麼都有”。


漸漸的隨著錢的越花越少,陳滿心裡有了落差,再加上國家賠償的錢越用越少,便想盡快找些事情做一做,因為有著“前車之鑑”趙作海陷入傳銷,所以陳滿堅信自己不會走那條路,所以陳滿買了劉強東的《創京東》、王健林的《萬達哲學》、馬雲的《我的世界永不言敗》、《馬雲的局》、《企業家雜誌》等書,他將這些書放在床頭,隨時可以閱讀,並在筆記本上做記錄。

然而一切都沒有陳滿想的那麼美好,因為過於“自信”和急於證實自己,所以在2016年陳滿開始了投資行為,當時陳滿到廣安去參加了一個針對所謂的成功人士、老闆的座談會。旁邊一個女的向陳滿介紹有關維卡幣的信息。陳滿被說動心了,最開始投了20多萬。第二次又投了20多萬。

其實早在之前,就有人報道過維卡幣的假投資,但是陳滿仍然堅信自己是正確的。即使有著很多人的規勸,但他仍然過於自信,直到此公司人去樓空,才慢慢的瞭解內情。就這樣,陳滿漸漸的被騙去了100多萬,陳滿可能被騙的消息剛一傳開,陳滿的命運頓時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陳滿平冤路上的重要助力者,2016CCTV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程世蓉也曾對陳滿表達過擔憂:“他坐了那麼多年牢,和現在的世界是完全脫節的。而陳滿由於光陰被耽擱,有一種急於求成的心理。”

縱觀陳滿出獄和坐牢之前的故事,我們不難看出這一行為的原因,不僅僅是陳滿性格太為“自信”導致的,還有著就是常年的與社會脫節所致。當然還有一種獲得“鉅款”而無從之心,所以說作為一個不常在“商場”混跡的人,還是不要輕易的插入一腳,這隻會導致失敗的越慘烈。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