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加入工業互聯網研習社,構建工業互聯網認知體系】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是一個“以內容為鏈接”的新物種,它因新媒體角色兼具了媒體屬性、因內容而具備了知識屬性,因社群功能又延伸出社交屬性。研習社將持續推動業界下沉和沉澱,推動行業人士認知升級和新技術落地生根。(詳情:重磅 | 國內第一家工業互聯網研習社誕生了,歡迎來玩 #以趨勢之名#)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加入研習社,可閱讀365天精彩內容,下載100+份行業報告

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這已成為所有企業CIO的共識。但在現實中,很多數字化轉型計劃還是陷入重重困難,其原因大多在於企業內部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還不夠透徹。尤其是對於那些業務正處於發展和上升期的公司,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往往認為:我的業務很好,為什麼要變?直到現在,同樣的問題依舊在困擾著不少CIO。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目標是對外提升客戶滿意度,對內提升效率和效益。對於華為,數字化轉型並不是簡單地使用數字技術,更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邏輯設計、一次企業的戰略轉變。為了實現這一轉變,華為進行了三大改革。

1、管理層面達成共識

數字化轉型絕不是簡單的技術驅動,一定是技術和業務的雙輪驅動。所以數字化轉型想要順利進行就一定要讓業務主管明白其重要性和必然性,也就是要回答業務主管“為何要變”的問題。華為之所以能夠在業務上取得飛速的發展,是因為華為的產品和服務在當下的環境中屬於行業標杆。

但基於舊有IT系統,華為是無法保持這一領先地位的,因此,數字化轉型才是華為發展的必經之路。既然讓用戶滿意度和生產效率成為行業標杆是業務主管的責任,那麼推動數字化轉型也同樣是業務主管的職責。

2、調整組織架構

在一個組織裡推進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就是人和組織。過去,華為的流程IT部門並沒有真正介入到業務流程當中,他們僅僅是在開發和安裝各種工具。而當工具越來越多,必然的結果就是有的工具沒人用,但有的工具一天要用幾十次。要解決這個問題、推進數字化轉型,調整組織隊形,轉換服務心態必不可少。

3、構建公共的服務平臺

從企業的整體視角出發,單一技術是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的。作為信息系統的建設者,華為需要的是一個公共的服務平臺。這個平臺要提供安全數據和公共服務以及統一的基礎設施架構,讓華為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來平等地選擇各類產品和服務。

數字化轉型成就今日華為數字化轉型不僅提升了華為自身的IT能力,更幫助華為實現了自身管理和運營能力的升級。數字化轉型需要順勢而為。華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就是以業務和技術雙輪驅動,以客戶和用戶為中心,廣泛引用先進技術改造流程。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多種IT系統之間的層層壁壘使得公司內外部的各種信息無法有效流通,眾多高價值數據也只能在自身系統的小圈子裡轉,無法在更大的格局與鏈條上發揮價值。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華為CIO陶景文: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PPT版)

歡迎報名參加研習社知識沙龍,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報名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造奇智能新媒體】:國內較早成立並開展運營的智能製造產業新媒體及內容服務、社群運營機構,聚焦新工業革命與智能時代的價值創造,以“深度影響智能製造進程,守望智能製造產業成長”為使命,聚焦

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工業4.0、數字化轉型及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憑藉有洞見的思考觀點,在產業界獨樹一幟。

聯接產業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政府、資本等產業核心力量,通過創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觀察、行業洞見、豐富資訊於一體的原創型、產業新媒體平臺,憑藉有洞見的思考觀點,在產業界獨樹一幟。

2018年1月1日,[造奇智能]新媒體獨家推出、業界首份聚焦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高質量實名付費社群——工業互聯網研習社。致力於打通工業互聯網從資訊→信息→知識→認知→見識的鏈式通路,助力您的職業發展和機遇把握。

“研習社社友”遍佈上海、北京、深圳蘇州、杭州、武漢、蕪湖等工業重鎮,初步構建起覆蓋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軟件、底層數據採集、工業數據分析、系統集成商、大學及產業資金、產業聯盟在內的全國價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