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表璀璨星空,贫瘠荒凉无人涉足的禁地


约旦南部「月亮谷」,于2011年被 UNESCO 登录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瓦地伦保护区的自然价值包含一系列形态各异的沙漠景观,代表了数百万年来持续的地貌演变。

保护区内的岩画、碑文和考古遗迹证明了人类过去12,000年来在这里的活动,提供了阿拉伯半岛的牧区,农业和人类活动的演变以及该地区的环境史。

科学家也认为这是地球上地貌最像月球的地方,所以又叫「月亮谷」。

这里由广袤的橘红色荒漠、奇峻的悬崖和峡谷组成,贫瘠荒凉的像无人涉足的禁地。瓦迪拉姆沙漠也是中东最迷人壮观的沙漠。

提到沙漠,就会想到知名的阿拉伯沙漠游牧民族Bedouin贝都因人。阿拉伯语中的「Bedu」一词是指在沙漠中开放的环境中生活的人。

阿拉伯语「Badawiyin」则是沙漠居民的通用名称,而英文「Bedouin」就是从中衍生而来的。

在早期时代,大多数人类选择定居在河流附近,建立村落畜牧耕种形成稳定生活。

而贝都因人却喜欢生活在广大的沙漠,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与气候移动。贝都因人主要生活在阿拉伯和叙利亚沙漠,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在许多国家都有贝都因部落,包括中东的埃及,叙利亚,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也门和伊拉克,以及北非的摩洛哥,苏丹,阿尔及利亚,突尼西亚和利比亚。

贝都因人有丰富的文化和自己的阿拉伯语,根据他们居住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

历经许多朝代的变迁,当地贝都因人还保有游牧民族的习性与文化。

为了保护月亮谷的自然环境,

约旦政府禁止在沙漠和谷地里修建酒店,

不过沙漠里有不少可拆卸式的贝都因人游牧帐篷,

不仅可以让你度过一个浪漫的阿拉伯沙漠之夜,还能体验,周围黑暗宁静搭配耀眼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