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鑿閩贛運河是瓦解臺獨最有效的戰略途徑! 眾所周知,臺灣南部是臺獨活動最猖獗地區,其中高雄無疑是臺獨勢力大本營。而高雄同時也是臺灣第二大經濟中心和世界著名集裝箱樞紐港,2016年在世界20大集裝箱港口排名第13,其年吞吐量大約是1050萬箱左右,與福建廈門港(960萬箱,2016年世界排名

開鑿閩贛運河是瓦解臺獨最有效的戰略途徑! 眾所周知,臺灣南部是臺獨活動最猖獗地區,其中高雄無疑是臺獨勢力大本營。而高雄同時也是臺灣第二大經濟中心和世界著名集裝箱樞紐港,2016年在世界20大集裝箱港口排名第13,其年吞吐量大約是1050萬箱左右,與福建廈門港(960萬箱,2016年世界排名第16)相當。  如果能夠通過改變臺灣海峽的地緣戰略格局,尤其改變高雄港在國際集裝箱大港的地位,那麼對臺灣經濟,尤其臺南(臺灣南部地區)的經濟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臺獨勢力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也相應地受到明顯削弱。沒有經濟基礎支撐的臺獨,就必然成為兔子尾巴。  目前廈門和高雄兩港總和集裝箱吞吐量大約2000多萬箱,如果加上福州港,整個環臺灣海峽地區總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寧波-舟山港,接近深圳港(2016年2450萬箱,世界排名第3)。也就是說在臺灣海峽兩岸,自身就已經具備世界級集裝箱大港的建港條件(大於2000萬箱/年)。如果大陸有辦法把臺灣海峽地區的大部分集裝箱吸引到一個港口進行週轉,比如把高雄港的50%集裝箱吸引過來,那麼高雄就會被完全邊緣化,臺南經濟必然不攻自破。  當然前提是如何把臺灣海峽地區的大部分集裝箱就近吸引到一個大陸港口。我們知道福建目前最大集裝箱港沒有這個自然條件,根本不可能對高雄港形成泰山壓頂的競爭態勢。  那麼從我國東南沿海地形圖不難看出,福州完全具備天然的地理條件,擁有多個我國最好天然避風深水良港(興化灣,羅源灣和三都澳),因此福州不僅具備比高雄和廈門更好的港口航道和岸線條件,可建20--50萬噸級碼頭(高雄和廈門港都必須減載才能通航15萬噸級集裝箱船舶),完全能夠適應國際集裝箱船舶大型化(20—30萬噸級)發展的需要,而且比高雄更靠近臺灣經濟中心臺北。更為重要的是,福建第一大河流閩江和江西撫河的天然走向,非常有利於開鑿一條從臺灣海峽直達長江的人工運河,即閩贛運河(應該規劃可通航3萬噸級海輪到武漢,1萬噸級江海直達船到重慶,類似於北美的聖羅倫斯河。且運河最高海拔應不超240米,而德國的萊茵-多瑙運河最高海拔達406米),其腹地縱深超3000公里,可達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和四川等長江中上游地區,覆蓋人口範圍近3億,與美國人口規模相當,遠超日韓總人口。  也就是說,如果有閩贛運河,擁有優越的深水航道的福州港在閩贛運河巨大腹地空間的支持下,完全有潛力發展成世界級前5的大港,年吞吐量超過2000萬箱,在規模效益的帶動下,高雄就成為福州港的支線港了,其經濟競爭力也會受到嚴重削弱,臺獨勢力對這樣的地緣大變局不僅無回天之力, 更沒有猖獗的底氣。那麼瓦解臺獨勢力就是順水推舟之舉,何需大費其它周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