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水·问》算是我看过最多的演出,从排练到红砖美术馆直到冬夜的剧场版。

编导高艳津子请我去看排练还是夏天,她给我讲缘起就是因为埃利亚松在红砖美术馆的展览,有吴选辉书记和闫士杰馆长的支持得以排练,排练结束紧接着的演出都是在红砖美术馆埃利亚松的作品里完成的,那是一次在精神层面上两个艺术家的对话。

由于红砖美术馆场地的原因,我看到的演出都是近距离的,近距离的观演每个演员的肌理、水痕和表情我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一个的个体挣扎、纠缠和期盼都看的清清楚楚。今天在剧场观看我刻意挑选了后面的座位,台上的每一个人细微的展现我看不见了,我看到了一个扑面而来的整体,就是因为整体,我看到了四个字叫:人间、万界。

作家李碧华说过,人间是洗去胭脂的脸。

一个一个的生命在纠缠中追问、抗争、努力、坠落、重生和祈盼。

水是我们来之处地,我们从母体的羊水中来又在世上走一遭回到异世界里去,个中对每个生命灵魂的拷问答案都不一样。

马克思主义定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佛家定义人是没有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人,林林总总的定义都指向了人这个万界的灵物。

有人就有了人间,有间就有了关系两个字,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关系里展开的。

人跟他人的关系,人跟自然万界的关系、到了最后就是人跟自我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最后的自我关系,这个关系融洽了跟万界就和谐很多。

所以,我们在水问里可以看到男男、女女、男女、人神和神佛之间各种纠缠和诉说,这是编导高艳津子自我探寻的心理路程,可谓艰辛。

演后谈环节导演、制作人和各位演员都谈到了当下的自我感受,有演员说这个季节在水里演出不亚于在北极裸体舞蹈,我特别理解这次演出的不易,就像我大学读过的一本书《中国人在苦难中的审美历程》,场下的观众和台上的演员的感受都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一个逗号,人间充斥着无数的逗号,但生命还有顿号、省略号、句号和感叹号,一定都在每个人的心里驻守,不尽相同又特别不同,因为生命是每个人坚守的画板,色彩自知,挥洒自选,呈现各异。

因《水·问》又一次敬畏生命!

感谢舞团!

感谢高艳津子!

感谢每一位卓越的演员!

谢升浩观《水·问》有感:我看到的是人间、万界

在演后谈的环节,剧场下班时间到了,突然断电,所有观众自发打开手机照明,温馨感动。

照亮的不是剧场,是每个人探寻自我生命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