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賒店古鎮怎麼樣?

手機用戶ZZH1968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憑藉商業而名聞天下的古鎮不在少數,然而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戰亂的破壞,昔日的繁華重鎮也逐漸沒落,畢竟不是所有的小鎮都如烏鎮、景德鎮一般,憑藉特色,即使在今日尚有立足之地,就如朱仙鎮的沒落一樣,河南賒店甚至更鮮為人知。

賒店鎮隸屬於河南南陽,南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老家,賒店這個名字也和劉秀有關,劉秀賒此地店家印有“劉記”字樣的店旗起義,建立東漢王朝後,劉秀將他當年賒旗的店改名賒旗店,民間俗稱賒店。

在古代,水運便利的地方,一定繁榮富貴,例如揚州、漢口,賒店位於潘河、趙河交匯處,三面環水,明初,10餘萬人從山西洪洞遷至全國各地,其中有一批就來到了賒店,山西人善於經商,從萬曆年間至清末,賒店日漸繁榮,與朱仙鎮、佛山鎮、景德鎮並稱全國四大商業重鎮。

乾隆時期,賒店商業達到鼎盛,鎮內流動人口達十三萬,各地商人云集此地,建立同鄉會館,其中以山陝會館最為壯觀,從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光緒十八年(1892年),歷經6帝136年方完工,被譽為“天下第一會館”。商業繁榮的地方自是少不了銀行,道光年間,山西“蔚盛長”票號在賒店設立了河南第一家分號。賒店有茶莊、茶社二十餘家,是中俄萬里茶道的中轉站,南船北馬,晝夜不息,民間稱“拉不完的賒旗店,填不滿的北舞渡”。

咸豐七年,捻軍火燒賒店,為保衛家園,第二年,全鎮商民集資建造了環城16裡、高達3丈有餘的城牆,這是全國唯一具有皇家規制9座城門的古寨牆。光緒末年平漢鐵路通車,水運蕭條,賒店鎮也逐漸失去了貿易中心的地位,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為何賒店鎮的沒落比之朱仙鎮、揚州更加嚴重?從民國到日軍侵華期間,賒店屢遭轟炸,盤據此地的各種“雜牌軍”,橫徵暴斂,市民不斷外逃,商鋪歇業,十三萬之眾的繁華巨鎮僅餘萬餘人。

1947年11月13日,陳賡兵團解放賒旗鎮,這座豫南巨鎮方再次獲得新生。千年的時光給這座商業巨鎮留下了濃重的商業痕跡,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行業的廟宇,例如火神廟(鞭炮行)、馬神廟(馬車行)、大王廟(船運行)等,國內僅存的清代最完整的稅務衙署厘金局,全國保存完好的水陸碼頭古遺址,現在我們熟知的“賒店老酒,天長地久”的賒店老酒,在明清時期就隨著賒店的名號而譽滿天下。

2014年,賒店古城入選全國十大“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鎮”,僅次於浙江烏鎮。“賒店古鎮千年傳,三河四水圍中間。七十二街有規劃,三十六行行佔先。”關於這座昔日的商業重鎮,你有什麼要分享的嗎?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夢與視界



今生緣94140211


小編現在叫社旗縣 昨天還在社旗 怎麼說呢 現在的社旗只是一個縣城 但是酒廠效益還不錯 造了一座有三公里左右 高百米左右的人造山做酒窖 城區 還有一處仿古建築群做商業區 比十幾年前強太多了


我的明豪


若是靠門票活著估計是沒有靈魂的,最好是能夠打造成免費景點,通過收取門面費或者什麼的,畢竟內地沒多少人,只是看個廟而已,全國幾乎哪裡都有,吸引力並不大,並且是個不咋出名的小縣城,最主要是要形成一個商業圈


劉一手


賒店古鎮歷史悠久,山陝會館是古典建築的典範,值得旅遊觀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