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和挫折,應該積極面對、發憤向上

困難和挫折是一所育人學校,既可以豐富人生的閱歷,又能積累實踐經驗,使人學會能動地駕馭人生。人生好比旅行,滿眼都是風景:既有鶯歌燕舞、鮮花掌聲,也有風霜雨雪、坎坷泥濘。只要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在生活不該憤世嫉俗,應積極面對。因為困難和挫折普遍地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之中。人們在與困難和挫折的鬥爭中品味人生,認識人生,見人生之全貌,得人生之真諦。在我們的生活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多一點快樂,少一些痛苦,多一些順利,少一些挫折。可是一部分人總是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更多的失落、痛苦。在這個世界上,有陽光,就必定有烏雲;有晴天,就必定有風雨。那麼作為年輕一代應該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

遇到困難和挫折,應該積極面對、發憤向上

弟子規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鄭 板 橋

一、古典餘香傳千古,今朝吮吸沁脾肺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為了繼承家學,向父親王羲之學習書法。學了一段時間後,他覺得差不多了,就寫了一篇字,拿去給父親看。王羲之看後,什麼話也沒說,在他所寫字中的一個“大”字下面點了一個點。王獻之看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就拿去讓自己的母親看。王獻之的母親也是書法家,看了王獻之所寫的字後,指著王羲之在上面的那一點,對他說:“這一點寫得不錯。”王獻之聽了,才知道自己和父親的書法還相差很遠,從此一心練字,後來也成了書法名家。

可見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也不必憤世嫉俗,應該發憤向上努力學習,聖賢境界雖高,循序漸進,也是可以達到的。

遇到困難和挫折,應該積極面對、發憤向上

王獻之學習書法

困難是欺軟怕硬的。你越畏懼它,它愈威嚇你。你愈不將它放在眼裡,它愈對你表示恭順。——宣永光

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憤世嫉俗和痛苦不能解決問題

作為我們年輕人在挫折與困難面前痛哭、悔恨、怨天尤人這不是我們血氣方剛的健兒的做法;沉著、冷靜、臨危不亂,發憤向上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從失敗與挫折中接受教訓,為以後的路鋪墊。 我們應該認識到人生就像一個攀山的過程,在你到達山頂前,前方的路有多麼艱險。我們無從知曉,但我們應該擁有一顆熱血沸騰、勇於嘗試的心;我們擁有的是一份不怕失敗,勇於面對痛苦的勇氣。當你踏著一路的坎坷,一路的泥濘走上山頂的那一刻,往昔的痛又算什麼?面對困難,用百分百的勇氣與智慧戰勝它。用樂觀與不服輸的精神壓倒它,努力向上,到達屬於你的輝煌頂點,用努力與汗水去澆開一路鮮花,憤世嫉俗和痛苦不能解決問題。

遇到困難和挫折,應該積極面對、發憤向上

強者會越挫越勇

我以為挫折、磨難是鍛鍊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鄒韜奮

三、遇到困難挫折時,總是會不停的抱怨,抱怨再多也是於事無補的

很多人一遇到挫折或者不如意時,往往都會表現的很衝動和急躁,甚至對身邊的人發脾氣怨天尤人,再多的抱怨是於事無補的,還不如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靜下心來,想想問題結症所在,重視挫折及時總結經驗想出更好的改進辦法。知道下一次怎麼樣可以做得更 好一點,然後把這個教訓牢牢地記在心中,並且永遠不要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如果必要的話 ,你還要把 這個教訓用一個專門的本子記下, 並時常溫習。只要你耐心地去總結,不斷地去找出改進的方法,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聰明。一個人如果不能勇敢地面對 問題憤世嫉俗,她就永遠活在了過去,而無法去面對明天和未來。

遇到困難和挫折,應該積極面對、發憤向上

中國芯片

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想的惟一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迅速跨過。——伏爾泰

四、困難和挫折雖然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煩惱和痛苦,但強者會越挫越勇

一個人如果總不經歷挫折總是躲著困難。那就會如溫室裡的花經不住暴風雪的摧殘,稍微經受一點挫折就哀嘆命運對自己不公自暴自棄,那樣我們會難以成才。 一個人如果不經歷磨難和挫折,是難以成才的。就當今世界上的偉人哪一個沒有經歷過挫折。比如: 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居里夫人瑪麗經歷了很多挫折。高中畢業的瑪麗不能上大學,面對挫折,她沒有像別人一樣灰心喪氣,她到處做家教賺到了路費便去法國去留學。幾年後她和比埃爾·居里走到了一起一起研究科學發現了鐳——放射性元素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鍊。——夏衍

五、遇到困難和挫折,要從挫折背後找到戰勝挫折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面對挫折不能害怕要從挫折背後找到戰勝挫折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記得有這麼一個故事 胡蘿蔔 雞蛋和咖啡豆同時面臨共同的逆境----沸騰的開水。面對開水各自的反應不同。胡蘿蔔是結實的但經過開水煮過後它變軟了變弱了雞蛋是脆弱的易碎的但經過開水一煮它的內部變硬了咖啡豆很獨特經過開水的煮後它反到改變了開水。 在現實生活中你要做哪種人啊。

遇到困難和挫折,應該積極面對、發憤向上

李白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李白

總之,一個人在挫折面前絕對不能退縮面對挫折要敢於與挫折作鬥爭。面對挫折不能害怕要從挫折背後找到戰勝挫折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