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監測年長者活動的警報系統、根據人流量調節明暗的電燈、天氣太熱時就會自動開啟的風扇……這些智能設施都將出現在新加坡未來的組屋區裡。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推出“智慧市鎮框架”,將更多智能科技引進組屋區,打造更加宜居、高效、永續發展的市鎮。
新加坡建屋局局長蔡君炫博士11日在該局的專業交流和知識分享(Professional Engagement and Knowledge-sharing,簡稱PEAK)研討會上宣佈,新加坡當局將從智慧規劃、智慧環境、智慧住宅區和智慧生活四大方面著手,通過應用資訊與通信技術,改善市鎮規劃、提高服務效率、提升居民生活。
蔡君炫在會後受訪時說,新加坡正朝智慧國的方向邁進,將科技融入市鎮建設是一個必然過程,“但科技只是協助我們打造宜居和永續市鎮的工具,我們要決定如何在不同層面有效運用科技。為此,我們制定了這一框架。”
以智慧規劃為例,決策者可以在綜合系統建模技術(complex systems modelling tool)的幫助下,模擬各種情境,篩選出最具成本效益的市鎮規劃方案。
在智慧環境層面,新加坡當局可以通過在社區裡裝置的感應器監測溫度、溼度、噪音等環境狀況,及時制定相關應對措施。
通過感應人流自動調節明暗的智能電燈,則會是智慧住宅區裡的配備,這些能夠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設施,可以有效提升服務效率。
在談及居民最關心的“智慧生活”時,蔡君炫表示,新加坡建屋局將與其他機構合作,為居民的家配備數碼基礎設施,私人業者可以在這一基礎上研發智能應用程序,解決居民的不同需求。
她以“居家老人警報系統”為例指出,業者可為有年長者的家庭開發一套感應設備,監測年長者的日常活動。譬如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檢測到活動跡象,系統就會發出警報通知看護者。年長者也可以通過緊急按鈕,及時通知家人和看護人員。
智慧市鎮框架中的多個發展項目,譬如智能停車場、家用能源管理系統、居家老人警報系統等,會率先在榜鵝北岸住宅區的四個鄰里推行。
這個明年推出的瀕海組屋區,將成為新加坡首個智慧住宅區。
閱讀更多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