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梅——一個用行動詮釋“孝”和“愛”的好兒媳

呂亞梅,前雙井鎮王家村一位普通的農民,但她一家卻是左鄰右舍羨慕的對象,103歲高齡的婆婆身體康健,精神矍鑠;兒子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優異;年近六十的大姐雖然呆傻,卻被他們夫妻倆伺候的乾淨整潔,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呂亞梅結婚二十七年來,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與兄弟姊妹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家庭成員,用真心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1990年,呂亞梅和王朝榮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婚後,夫妻二人關係和睦,用心經營著這個溫馨的小家。王朝榮兄弟姐妹多,而他是最小的孩子,結婚時二老均已年過八十。結婚後,呂亞梅生育了一對兒女,他們夫婦二人一直跟公婆生活在一起。公公體弱多病,呂亞梅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顧著公公、婆婆,悉心照料著一家老小,一日三餐,都是熱湯熱水地伺候,生活條件雖然不是很好,她還是盡最大努力,把生活調劑得好一些,讓公婆和孩子們吃飽吃好。公公婆婆對於這個樸實的兒媳也是相當滿意,時刻告誡兒子要好好跟人家過日子。王朝榮雖然忙於地裡的活計,但只要有空在家,都會主動地幫呂亞梅,承擔起丈夫在家應承擔的責任,對於孝敬老人、教育孩子等大事小事,他總會主動與呂亞梅商量,互相配合,很少因生活瑣事而吵架,兩人相處得非常融洽。

結婚幾年後,公公生活失去自理能力,所有飲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雖然王朝榮兄弟姐妹多,但他們夫妻二人從沒因為贍養老人和其他兄弟姐妹攀比過,也很少牽累其他人。王朝榮身體不是很好,忙完了外面還要照顧父親生活起居。呂亞梅就經常伺候公公。冬天,為了不使老人吃涼飯,她用一個小盆倒半盆開水,將飯、菜放入盆內溫熱,慢慢地喂老人。家裡每次買了肉和稀罕東西,王朝榮和妻子都捨不得吃,讓父親母親和孩子多吃點。就這樣,呂亞梅既要照顧兩個孩子,又熱心侍奉老人,但她從沒叫過一聲苦,也沒說過一聲累。

公公去世後,婆婆一時半會過不來,呂亞梅和丈夫對婆婆的生活起居更加體貼入微。呂亞梅經常買吃的買衣服像哄小孩似的哄著婆婆,把更多的愛獻給了婆婆。多年來,附近有啥熱鬧事,看個戲、看個電影,都要揹著婆婆去,怕婆婆一個人在家發悶,心情不好。如果婆婆身體不舒服、不愛動,夫妻倆不管多忙,每天早上都要服侍母親穿戴、洗漱、吃飯。母親年齡大了,有時候像個小孩似的,因為一點小事也會發火,一發起火來就控制不住情緒,見誰罵誰,連兒媳婦也不例外。呂亞梅每次被婆婆罵時,總是找個沒人的地方,任由委屈的淚水浸溼她的衣裳,也決不還口頂撞老人。別人為她鳴不平,她卻說:“俺公公沒了,婆婆感到孤獨,才會這樣,頂撞她,只會讓她火氣更大,弄不好還會氣傷身體。那樣,不只她受罪,俺們也操心,還不如讓她把窩在心裡的火發出來,心裡舒服些。”婆婆氣消後,她還滿臉帶笑地勸說婆婆:“以後年紀大了,有什麼事慢慢說,我們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您老人家儘管說,我們一定改,這樣發火會傷身體的。”

呂亞梅一做就是二十七年。在他們夫妻二人的精心照料下,母親活得有滋有味,雖然103歲了,仍然精神矍鑠,容光煥發。老人逢人便說,“我是個有福氣的人,不僅有個好兒子,還有個好媳婦,都是他們照顧得好,讓我多在世上多活了這麼多年。”

王朝榮還有一個呆傻的姐。六年前,姐夫去世了。按政策要求,村上打算把大姐送到敬老院去生活。但呂亞梅捨不得大姑姐,把呆傻的大姐接到了自己家中,一直照顧到現在。雖然女兒已結婚了,但兒子還在上學,家裡的生活負擔依然很重。大姐來了之後,呂亞梅不僅要照顧婆婆和家裡的事情,還要照顧呆傻的大姑姐。由於大姐年輕時精神受過刺激,有時候就會不自覺喊叫,甚至一喊就是一夜。王朝榮和妻子常常被大姐喊得睡不好覺,吃不好飯,雖然有時也想發火,但一想到大姐傻,就不忍心呵斥她了。無論再忙再累,呂亞梅都及時為婆婆和大姐把衣服洗乾淨,還定期帶婆婆和大姑姐去理髮,婆婆和大姐穿的衣服總是乾乾淨淨的,頭髮理得整整齊齊的。鄰居們都說:“她這樣每天從天明忙到天黑,實在是太累了”。可她卻說:“既然自己是這個家中的一員,就有義務照顧好每位親人,這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

作為父母,呂亞梅深知知識和做人的重要性,因為每個人都有老了的時候,只有我們為下一代兒女樹好尊老、愛老的標尺,讓他們從小在愛的氛圍中接受薰陶,才能讓他們明白,愛心、孝心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責任和品質。只要愛心無涯,孝心永駐,就能使每個家庭和社會獲得雙贏。因此,從兩個孩子懂事起,即使再忙再累,夫妻倆也從不放鬆對女兒和兒子的教育。他們時常教育兩個孩子學習要踏踏實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並在很多方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現在女兒已經出嫁了,在外地的她總是常打電話回來提醒父母注意身體,每次回家時總帶些好吃好用的禮物回來孝敬奶奶、姑姑和父母。今年15歲的兒子,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大姑,無論吃什麼都先給長輩吃……小小年紀就充滿了孝心、愛心、上進心,在學校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在家裡是家人眼中的好孩子。看到孩子如此孝順,她們夫妻心裡總是美滋滋的。鄉鄰們有時會問起他們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王朝榮認為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非常重要,與其說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認認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我們當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資格要求孩子。

平日裡,呂亞梅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能儉則儉,樸素勤儉為本。走進王朝榮呂亞梅的家,你會感覺到農民質樸的氣息,物品的擺放井井有條,環境整潔舒適。在對待鄰里關係上,一直堅持著“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他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大家,為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多年來,孝老愛親成了這個家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他們實際行動實踐著孝道,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國寧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